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血泪仇》
秦腔现代剧目。马健翎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文协民众剧团首演。今存版本 1943年延安新华书店出版单行本,并被选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之一。1962年被收入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198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单行本。剧情简介 河南农民王仁厚在国民党统治下无法生活,一家六口逃难陕西,途中儿子王东才被抓丁。儿媳被国民党兵杀害,老妻愤而碰死。王仁厚看清了世道的黑暗,毅然携女儿桂花、孙子狗娃投奔解放区,受到边区政府和乡亲们的关怀帮助,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王东才被迫到解放区进行破坏活动,受害者竟是自己的父亲和儿子。他痛悔之极,决意参加人民军队杀敌报仇。边区民众剧团张云饰《血泪仇》之王仁厚(戏曲研究院提供)演出情况 1943年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次演出。导演、唱腔设计马健翎;主要演员张云、黄俊耀、王志义、党培英、廖春花、冯开岭、张克勤、米成义。该剧演出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王震等多次观看,并给予肯定、高度赞扬和嘉奖,并授予民众剧团“特等模范”奖旗一面,授予马健翎奖状和“人民艺术家”称号。贠宗翰饰《血泪仇》之王仁厚、任哲中饰王东才、李兆钫饰王桂花(戏曲研究院提供)艺术特色《血泪仇》创作于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的第二年,此剧在运用传统的秦腔音乐、唱腔、念白及表演等手段表现观代革命题材、塑造英雄形象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富于创新。全剧冲突尖锐,情节曲折,风格凝重而壮烈。有些场面震撼人心,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代表唱段 该剧有两段唱腔较为流行。一段为王仁厚所唱“遭兵荒遭水灾天又大旱”[苦音慢板]。唱词为:遭兵荒遭水灾天又大旱,河南人一个个叫苦连天。这样粮那样款摊个不断,眼看着老百姓就要死完。一段为王桂花所唱“王桂花在院中转轮纺线”[欢音慢板]转[二六板]。唱词为:王桂花在院中转轮纺线,只觉得一阵阵好不喜欢。来边区还不到六月半载,我一家三口人有了吃穿。老爹爹开荒地三十亩半,又种谷又种豆又种花棉。我每日能纺五两线,交到工厂能变钱。狗娃年幼也能干,拦羊放牛照庄田。我三人劳动不偷懒,多生产多贡献抗曰支前。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唱腔选·西安易俗社专辑》
秦腔唱腔集锦。西安市文联创作指导部1979年编印。郝振易记录。收录了易俗社演员刘毓中、孟遏云、肖若兰、陈妙华、张咏华、宁秀云、全巧民、杨天易等13人的各类唱腔39段,其中出自易俗社传统剧目《三滴血》《双锦衣》《夺锦楼》《庚娘传》《绿绮记》15段,秦腔传统剧目《游龟山》《祭灵》《劈山救母》9段,现代戏15段。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60多年易俗社唱腔资料。 -
82019-10
[ 词条 ]平安县古城业余秦腔班
青海秦腔演出团体。1908年由一位姓陈的裁缝组建。该陈姓裁缝从河南来到古城定居,带头组织了几位戏曲爱好者成立了一个眉户演出队,排练了《小放牛》《小姑贤》等十余出小戏。1939年,古城乡在张玉山等人组织下成立了秦剧团。1976年后,该团修建了戏台,培养了一批青年女演员,积累了40多个本戏剧目,20多个折子戏剧目。常演剧目有《三哭殿》《三世仇》《下河东》《开国图》《五岳图》等。 -
82019-10
[ 词条 ]《汩罗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别名《屈子遗恨》。薛寿山编剧。须生、正旦、大净唱做戏。事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明袁于令《汩罗记》传奇。甘肃省秦剧实验社首演。本剧讲述了公元前313年,秦国使臣张仪至楚,劝怀王亲秦绝齐,割商于之地700里于楚。屈原识其诈,力谏怀王不可。张仪贿赂南后郑袖,大夫靳尚怂恿怀王答约。怀王派人随张仪去秦交割土地,张仪只与七里,怀王悔恨不已。后秦国约楚怀王入秦武关会盟,屈原又谏不可,怀王不听,入秦被囚。屈原反被逸毁流放江南。迨至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都郢,屈原伤感不已投汩罗江而亡。 -
82019-10
[ 词条 ]辛新民
辛新民(1942~ )秦腔演员。初习丑,后工净。新疆乌鲁木齐市人。11岁考入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初随雷新兰习丑,演过《小女婿过年》《柜中缘》《河湾洗衣》等戏中之丑角。1956年入西安易俗社深造,从此改弦更辙,开始以须生、净行应工。实践中,他把生腔的高亢激扬同净腔的凝重浑厚加以融合,使其演唱刚柔相济而别具一格。擅演《黄河阵》之赵公明、《反徐州》之完颜龙、《铡美案》之包拯、《金沙滩》之杨继业等。 -
82019-10
[ 词条 ]《褒姒》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马骥家、王逊编剧。净、小旦唱做戏。事出《史记周纪》《东周列国志》第二至三回、元明杂剧《举烽取笑》。1989年陕西省汉中市秦剧团首演。黄维芬、刘小菊、樊花、刘建北、龚幼民等演出。本剧讲述了西周时,为救恩公免遭酷刑,褒姒含泪进宫伴驾。周幽王沉溺女色,褒姒不善奉迎,乃令褒垧教习。褒垧遵奉周礼,当发现其子与褒姒有真情时,不惜以杀子儆戒,效忠幽王。褒姒心灵横遭摧残,终日愁眉不展。为博褒拟一笑,幽王令宫人裂锦,笑面人献艺,最后竟以烽火戏诸侯,以讨褒姒欢心。 -
82019-10
[ 词条 ]《函谷关》
《函谷关》秦腔传统本戏。生净唱做打并重。事出《左传僖公三十八年》《东周列国志》第四十至五十一回。现存版本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扰扰》第七集收录孙太正、马忠福口述本。本剧讲述了楚昭王时,成得臣、斗越椒结党专权,昭王欲除之,遂命成得臣之子讨伐界牌关。引起晋楚两国交兵。函谷关守将息侯打败楚君,夏衍宙献计于昭王,命成、斗出兵函谷关,被息侯之子先轸打败,成得臣至连谷城,被守将养由基箭射而死。 -
82019-10
[ 词条 ]革命样板戏
特指出现在“文化大革命”特定历史条件下,以革命题材编演的8个现代京剧剧目:《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杜鹃山》《龙江颂》《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这8部作品,原本都是广大京剧工作者的艺术创造成果,后被“四人帮”所窃取,变成实现其政治野心的舆论工具之一。特别是江青一伙将其奉为戏曲的最高典范,以极“左”的政治手段作为“样板”在全国强行推广,使之走向极端也陷入僵化,并与观众审美意念日趋对立。尤其要求各地方剧种僵化地模仿、移植、搬演,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艺术创作规律,也造成“八亿人民八台戏”的万马齐喑局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腔剧种也对其进行了移植和演出,对于唱腔音乐的创作,秦腔音乐工作者在当时严遭禁锢的羁绊中,也在创新和发展上做出不小的努力,有些成功的唱段或片段,依然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听奶奶说红灯英勇悲壮”“八年前风雪夜”“今日同饮一杯酒”以及“说红灯”等,至今仍活跃于秦腔舞台上。贠宗汉饰《红灯记》之李玉和、闫佟贤饰李奶奶、马友仙饰李铁梅(戏曲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