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五鸣驹》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万夫山》《斩杨继盛》《三拿严嵩》。须生、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杀寺》。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西府秦腔》第一集书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魏青山口述秦腔抄录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另有上党梆子抄存本、中路梆子及北路梆子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时,严嵩专权,任杀忠良。大臣杨继盛面斥严嵩及羽党赵文华,严、赵矫诏,斩继盛,义仆杨桐保其女玉英乘五鸣驹逃走,被青桐寺僧人党伯雄所救。党与万子刚聚众兴师锄奸,时海瑞奏明真相,遂惩严嵩。 -
302019-09
[ 词条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二队
戏曲教育机构,以教习秦腔为主,兼学眉户。1947年3月,在中共西北局的支持下成立。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共西北局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的第一个革命的秦腔男女科班。1947年与1948年先后三次招收了胡正有、槐保顺、袁安学、艾万寿、苏少峰、吕兴旺、高云龙、李应真、马蓝鱼、杨娥、高前等40多名小学员(其中女学员10多名),组建成民众剧团第二队。由马健翎领导,史雷任队长,毕雨任指导员,陈兴民、张明人、陈秦祥、魏秦中、白天成、任应凯等任专业课教师;杜芬苑、杨逢年任文化课教师。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两次转移到山西兴县圪麻塔进行培训。除了开设形体、唱腔等基本功训练与语音、学戏等专业课外,还开设了识字、写字、语文、政治、算术等文化课。排出了《游龟山》《鱼腹山》《独木关》《镇台念书》《打渔杀家》《芦花荡》《大家喜欢》等剧目,边学艺边演出。1949年9月进入西安,1950年2月更名为西北民众剧团,马健翎兼任团长,史雷任副团长,毕雨任秘书,隶属西北文化部领导。接着又新招收了李继祖、蔡志诚、边宝珊、张全仁等一批新学员。为了对学员加强全面、正规的培训,先后请来了韩盛岫、胡文藻、杨作汉、仇万祥、张茂亭、裴世亭、张富有、郭昆山、门学周、李宏霞等秦腔和京剧的专业教师;并调进关春梅、王世昌、温昭、石清淑、邵炜、刘静波、马凌波等任文化教师。相继排演了《四进士》《八大锤》《白水滩》《太平庄》《摩天岭》等传统戏,以及《血泪仇》《一家人》等现代戏。1952年西北戏曲研究院成立,民众剧团并入,改为实验剧团。1954年4月又改为院属第一队。1955年5月西北戏曲研究院改为陕西省戏曲剧院,一队又改为院属二团。 -
302019-09
[ 词条 ]党小黄
党小黄(1952~)戏剧作家、一级编剧。陕西黄陵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专业编剧、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1975年以来创作有《十个鸡蛋》《柳家新规》《美猴王嫁女》《三套框》《打梆子》《第99发枪声》《黄河浪》《好年好月》《花开时节》《追轿》《揽月》《祥云谷》等剧目30多部,及陕北歌剧《乡医刘义》。其中,《杜甫》获2007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党小黄 -
302019-09
[ 词条 ]《美人图》
以《美人图》命名的秦腔剧目有两出。其一是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昭君和番》《王昭君》。须生、正旦、二净、方巾丑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和番》。事出《史记匈奴传》《后汉书》《西京杂记》。唐有《敦煌遗书王昭君变文》、六朝有《明妃曲》、元有马致远《汉宫秋》和关汉卿《哭昭君》杂剧、明有《和番记》传奇、清有《双凤奇缘》小说等。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李增彦清光绪元年抄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也藏其抄录本,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山西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均有同目,名为《白阳河》,情节与秦腔略异。本剧讲述了汉元帝后宫美女王昭君,才貌双绝。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被其画辱奇丑,人宫多年,元帝不曾召见。昭君弹琵琶抒发伤感,使得元帝发现其美,册立为妃子,欲斩毛延寿。毛逃往匈奴,献上昭君画像,匈奴发兵索要昭君。昭君与匈奴约定三事方肯结姻,毛延寿被斩。另一剧目是范紫东编剧。别名《晋文公》《重耳游列国》《飞云塔》《重耳走国》《醉遣重耳》等。事出《战国策三晋》《史记晋世家》等。陕西易俗社首演。本剧讲述了晋献公宠骊姬,害死太子申生,逼走重耳。献帝死,大将军里克专权,继杀奚齐、卓子二帝。重耳弟夷吾即位,又杀里克。重耳逃至齐国,齐王许女齐姜与之婚配,从此,溺于酒色,不思回国。齐姜以酒醉遣之回国,时夷吾死,重耳即位,谓晋文公。七一秦剧团演出《昭君和番》,范红饰王昭君、陈大红饰马童(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第一个浪头》
现代本戏。王志毅、毛云霄、李鸿儒、边宇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咸阳市大众剧团首演。伍韵琴、卢九苓、刘宏琴、周向荣、杨桂琴、解培元、马金仙演出。本剧讲述了高庄第六生产队斗争复杂,刘红云受党委托,到六队任队长。敌人企图利用高俊发的自发势力和迷信思想将其搞垮。刘红云依靠贫下中农,与之展开斗争,教育了高俊发夫妇及其父亲,掀起胜利的第一个浪头。 -
302019-09
[ 词条 ]兴汉图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经堂》《吴汉杀妻》《收吴汉》《散潼关》《出潼关》。武生、正旦、老旦、须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吴汉杀妻》。事出《后汉书吴汉列传》。现存版本有民国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同名改良本;民国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同名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强堆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河北梆子存抄本,中路梆子本,蒲州梆子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王莽篡位,命三齐王苏显追杀刘秀。刘秀得讯,逃往潼关吴汉处隐藏。吴汉欲解刘秀往洛阳献功,其母不允,向吴说明家仇,劝吴汉反莽复汉。又教吴汉杀莽必先杀其妻。吴为莽之驸马,妻桂英甚贤,吴不忍,吴母责吴不孝,吴妻桂英闻知自刎尽孝。吴母见桂英死,乃自缢。吴汉与马成、姚期打败苏显,反出潼关。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甘肃省清水县秦剧团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谷县秦剧团演出《吴汉杀妻》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戏曲改革运动
简称“戏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民族戏曲(包括曲艺、杂技等)所进行的群众性革新运动。目的在于剔除戏曲中的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以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和人民的需要。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开始了初步的改革工作,演出了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秦腔《血泪仇》等新剧目,为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推陈出新”的方针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又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工作方针。1951年5月的内容和政策,把这一运动有计划、有领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5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具体阐释了在戏曲改革工作中取辱巨大胜利,对传统戏曲剧目进行了整理、改编和艺术革新工作,并创作演出了一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从而使中国的戏曲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局面。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抗曰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皮革和发展中国戏曲艺术,在陕甘宁边区曾提出“推陈出新”的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确立为改革发展中国戏曲艺术的方针。主张不同的剧种、流派、形式和风格通过自由竞争而共同发展;对待遗产的继承必须采取批判的态度,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并积极创造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生活的作品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造历史题材的作品。使全国许多剧种恢复了青春,许多民间艺术辱到记录、整理、加工和流传;鼓励新的创造,推动了各种形式、体裁和题材的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也促进了新文艺进一步的民族化、群众化,以及少数民族文艺的迅速发展。②“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和精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立为党的文艺政策予以贯彻执行,简称“二为”方向。随着我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也作过几次大的修正,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为”方向修正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八十年代,又修正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改革和发展中国戏曲艺术而提出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促进了戏曲以及各种民族、民间文艺的革新和发展。 -
302019-09
[ 词条 ]秦腔改良运动
见秦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