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诚益社
宁夏秦腔班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班主为城隍庙住持黄和尚。演员由他出面雇请,社址在中卫县城内。主要参加庙会助兴演出。演出地点为高庙、太庙、城隍亭小庙、衙神庙、牛王寺,东岳庙等地。主要艺人有老猪头(真名不详)、刘玉贵等。演出剧目有《四郎探母》《五雷阵》等。1924年,黄和尚去世,诚益社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双灵牌》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抱灵牌》。小生、小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双灵牌》。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好友高镇、梅仲,同时得官,梅约高镇一同赴任,高之家仆杜智达,慢怠梅仲被逐,怀恨于梅,谋计盗梅“红蝠”宝剑,并以高妻月娘之名留情诗于梅。高镇中计逐出月娘。杜又欲奸民女丁香,以梅剑杀伤其母,丁香持剑告于高衙,高判梅仲死罪,为家人解进替之。高镇升迁赴任,途遇杜智达卖“红蝠”宝剑,方知梅仲、月英被冤,遂抱双灵牌哭往京城求罪。 -
302019-09
[ 词条 ]《斩于吉》
秦腔传统本戏。须生、净角唱做戏。含折子戏《斩许贡》《斩于吉》。事出《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关中、西府、甘肃秦腔班社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汪树存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孙策有称霸江东之心,吴郡太守许贡,修书朝廷,建议召回除之。密书为黄盖截获,告孙,孙立斩许贡。许贡之弟许周,为兄报仇,暗箭伤孙。有僧道于吉,为众人所虔信,孙策恐乱军心,不听其母与大臣劝阻,亦斩之。于吉显魂索命,孙受惊,箭伤复发而亡。 -
302019-09
[ 词条 ]孟云
孟云(1974~)戏曲影视导演。女。湖南永顺县人。曾在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班、企业管理专业班学习,后又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1998年,成立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兼导演,以“发掘和宏扬西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为宗旨,创“秦腔宝典”和“西北风情”品牌。先后录制、出版和发行的秦腔本戏、折戏及“花儿”CD、DVD光盘2000余张。其中与陕、甘、宁诸省百余个专业秦腔剧团携手合作,录制出版各类秦腔光盘400余本(折),且大部分剧目都是她从几近濒临失传的绝境中挖掘抢救得来的稀有剧目。2009年出版发行的《百部秦腔大系》,连续入选“农家书屋”惠民工程,还执导拍摄了秦腔数字电影《忠保国》。 -
302019-09
[ 词条 ]古城训弟
秦腔传统小戏。别名《跪墀》。红生、净角唱做戏。事出《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元明杂剧有《关云长古城聚义》《关云长义勇辞金》《关云长千里独行》及明传奇《古城记》等。关中、西府、甘肃秦腔班社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十二集中路梆子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四集书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蒲州梆子及中路梆子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汪树存口述秦腔抄录本;山东艺术研究所藏王会春口述山东梆子本;山西忻州戏剧研究所藏北路梆子抄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芜梆子》第五集收录胡庆云口述本。本剧讲述了美羽行至古城,张飞疑共降曹,将二皇嫂迎进城去,拒关羽于城外。秦琪之阳率兵追至,张飞擂鼓助阵,关羽虽人困马乏,仍用拖刀计力斩葬阳。张飞将关迎进古域,跪地请罪,关欲杀之,刘备哭劝,兄弟和好。杨安民(左)饰《古城训弟》之关羽(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于家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道光十年(1830)由宁远县于家庄(今武山县清池峪村)于氏兄弟组建。于家先袓曾系明代进士,任鸿胪寺鸣赞,为当地首富。于氏四兄弟喜好唱戏,从成都购置戏箱一副。组班后,于老大任班长,主工花脸,兼演生、旦、丑行,其演技在当地及兰州等地颇有盛名;其徒傅邦工须生,红极一时。主要剧目有《花田错》《蛟龙驹》《宁武关》《下南唐》《出五关》等。于老大死后,傅邦继领戏班。主要演员有旦角张麻子、须生王保同、净角潘进喜等。经常演出于县城、洛门等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七月,该班在高楼大大沟演出,山洪突发,将其戏箱、道具冲毁殆尽,被迫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义兴班
义兴班亦称田家班、成顺班。陕西秦腔班社,是西府历史最悠久的秦腔班社之一。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宝鸡虢镇西堡田家创办。至光绪年间,箱主田德成与同期三大班华庆班、永顺班、聚顺班相互竞争,大量投资,聘请名伶,一时名声大振,跃居西府秦腔四大班行列。光绪初年,曾与三大班、二十四小班集资在凤翔县城修建庄王庙一座。主要领班为李仓(工旦,李嘉宝之祖父)。主要演员有:欧林林,小名根娃,工净;兰州娃、王缠虎、夏娃,工旦;李冬冬,工丑;梁络儿、张太,工生;还有名噪陕、甘两省的名旦碎鸡娃等。所演剧目有《下河东》《蜜蜂计》《串龙珠》《打淮安》《白帝城》《进妲己》《春秋配》《乾坤带》《太和城》《草坡面理》《黄河阵》《文王回西岐》《大郑宫》《游地狱》《十王庙》《蛟龙驹》《绝龙岭》《七星剑》《炮烙柱》《出汤邑》《灭方腊》《甘露寺》《豫让剁袍》《郑元和》等,还独创出展示表演绝技的《跑马》《打秋》《骑骆驼》等剧。1952年并人眉县群众剧团。 -
302019-09
[ 词条 ]德胜班
陕西和新疆都曾有以德胜班为名的秦腔班社。①陕西德胜班。前身为光绪初年成立于长安县的双翠班,主要艺人有须生李云亭、十八红;小生党金良、茂盛儿、晋公子;净角姜科儿、张寿全、张庆林、一声雷等。光绪末年被西安西大街商号德胜堂接收并改建,命名为德胜班。聘请当时著名艺人李云亭、晋公子、姜科儿等为教练,并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开始招收学生,随班进行培养。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第一期学生出科,学生均以“德”字命名。著名的有旦角李德印,须生郗德育(兰州麻子红),小生王德孝、贾德善,净角安德功、田德年、王德成等。该班旦角训练注重跷工,李德印跷工尤好,演《双合印》的水牢救人、《渔家乐》的邬飞霞刺梁、《黄河阵》的琼霄败阵等,都扎跷,并有“倒提”背翻的绝活。1913年白朗起义进攻西安时班社被迫解散。②新疆德胜班。清嘉庆年间已存在镇西县(今巴里坤县)。以庙会酬神演出为主,著名艺人有吴麻子(净角)、杨天寿(旦角)等。清末民初逐渐败落,吴、杨及主要艺人相继病故后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