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柳林会》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安安送米》。正旦、须生、娃娃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安安送米》。事出《后汉书烈女传》、汉刘向《孝子传》,另有宋元南戏《姜诗得鲤》、明陈罴斋《姜诗跃鲤记》、陈鹤《孝泉记》传奇及昆曲本《芦林会》等。中路、西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1916年西安泉省堂刊行秦腔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四集书录本。另有山西临汾蒲剧院藏蒲州梆子存抄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山东梆子抄本,河北省张家口市戏剧研究室藏《蔚县梆子剧目选》等。剧情简介生员姜诗之妻庞三春,事公婆孝道。邻妇秋香,生性狡诈,庞氏不喜。秋香以计害庞氏,被姜母逐出家门,为姜诗姑妈收留。姑妈贫寒,难维生计,事为其子安安所知,遂缩食进米奉母。三春误为安安窃家米面而责之。后经对证冤白,婆媳和好,合家团聚。代表唱段《安安送米》一折庞三春(正旦洧段[苦音慢板]转[二六板]唱腔,甚流行。唱词为:庞三娘每日里以泪洗面,想一日坐不宁寂食不安。虽然说老姑母问寒问暖,想起了蒙冤事心似油煎。是何人在其间暗中放箭,拆散我亲骨肉地北天南。辜负了老婆婆多年教管,和姜郎生分手好不心酸。不孝妇难免得被人轻贱,倒不如寻自尽闭目了然。那夜晚出门来蒙下死念,怎舍得7岁子亲生安安。无娘儿饥和渴谁人照管,到晚来谁与儿脱换衣衫。明知晓母与子难以见面,每日里柴门外偷看几番。想我儿想得我肝肠寸断,想我儿只觉得心情不安。我这里开柴门向外观看,且喜得大路上无人往还。看东庄隔白云望穿双眼,昏沉沉倚柴门心怨苍天。音像资料1986年甘肃音像出版社录制余巧云演唱《安安送米》录音并出版盒带发行。杨金凤饰《安安送米》之庞三娘、许天成饰安安(戏曲研究院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史雨泯
史雨泯(1944~)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华县人。原名史育民。曾任陕西省渭南市艺术研究所业务副所长、渭南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有《广阔天地》《渭华起义》《白痴状元》《杨柳依依》《梨花似雪》《闹社火》《长城歌》《伤神赋》《小夜曲》《千树万树梨花开》《荒唐天子》《华山圣母》等大小戏20余部。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宁夏戏剧委员会
宁夏戏剧委员会1935年3月成立于宁夏银川市。隶属宁夏政府管理。魏鸿发任主任。委员有李翰园、刘水石、杨作荣、车玉秀、孟宝珊、罗雪樵以及著名秦腔艺人沈和中、何振中、王庚寅、刘逸民、康正中、席子才等。成立初期,旨在改革戏剧并指导觉民学社的工作。1941年后,为推动秦腔改革,从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入手,设立剧本编著、主任、编辑、书记等职务,并登报向社会广泛征集抗日题材和社会家庭为内容的剧本。 -
302019-09
[ 词条 ]《法门寺》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双玉镯》《宋巧娇告状》《双娇奇缘》《提赵廉》。小生、须生、小旦、媒旦、丑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拾玉镯》。各路秦腔常演。乔新贤、姜能易、阎更平、杨金凤、李桂芳、马振华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 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姜炳泰改编同名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拾玉镯》秦腔折戏本、敦煌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秦腔传统剧目选粹》舞台演出本。另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同州梆子》第一集收录清代道光元年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清光绪十三年(1887)抄存本及沈德福口述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四十八集《法门寺》《拾玉镯》书录本;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上党梆子抄存本。段林菊饰《法门寺》之孙玉娇、王慧芳饰宋巧娇(戏曲研究院提供)剧情简介 世袭指挥傅朋,偶至孙家庄,遇孙玉娇,互生爱慕,傅将玉镯置于地上,使玉娇拾去。事被刘媒婆看见,刘诱玉娇道出真情,并索取绣鞋一只,允为撮合。刘回家后,将绣鞋事告之其子刘彪,刘彪持绣鞋讹诈傅朋,地保刘公道从中劝解,刘彪心中怀恨。是夜,刘彪越墙闯入玉娇家中,却误将玉娇之舅父、母杀死,并将人头投入刘公道家之朱砂井中。公道畏罪,打死长工宋兴灭口。此事告至县衙,郿坞县令赵廉,竟将傅朋当成杀人凶手,屈打成招,押入狱中。宋兴之父宋国士,有女名巧娇,乘刘瑾 后至法门寺降香时,鸣冤告状刘瑾命赵廉复审,终于查出实情,斩刘彪与刘公道,并按太后旨意,将孙玉娇和宋巧娇婚配傅朋。音像资料 2004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陕西省咸阳市大众剧团排演的该剧光碟并出版发行。 -
302019-09
[ 词条 ]《看场》
现代小戏1963年金行健编剧事出魏礼培同名小说。本剧讲述了王大爷被选为看场人以后,一心扑在场里,顾不上家里的事,引起王大娘的不满。一日,王大爷误了吃饭,王大娘又大发牢骚,李大叔解劝无效,王大爷只好到家取饭。为了儿女的婚事,老两口又拌起嘴来。王大娘给老伴送烟袋,王大爷又诓大娘代为看场,自己却跑去开会,大娘又急又气,却又不敢离开。李大叔来顶替王大娘,二人又误以对方为盗。恰王大爷赶到,误会始得解除。 -
302019-09
[ 词条 ]杀鸡问向
秦腔演出习俗。一种占卜预测来年是否吉利的仪式。戏班在大年初一开箱演戏之前,先由“跑班长”扮作“灵官”,手执钢鞭端坐舞台正中高台之上,再请班社德高望重艺人焚香代表,问神卜卦,另一艺人则提大红公鸡一只,于台口正中一刀砍下鸡头,并让无头公鸡在台上任其挣扎乱蹦直至死去,最后鸡头所停方向,即被视为吉利方位,戏班将在当年沿此方向巡回演出,称“杀鸡问向”。有的戏班则是班主与艺人汇聚于“四札头”(即靠衣箱)、“七星箱”(即头帽箱)前,由净行演员当着众人斩杀一只大红公鸡,将鸡血滴在大红纸上,再依纸上鸡血流布方向,占卜来年应去何方唱戏才能吉祥如意。然后由“七星箱”管家打开帽箱,若有纱帽壳从箱中流出,便意味着开锣大吉,来年兴旺之兆。 -
302019-09
[ 词条 ]昆阳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马援投汉》。须生、武生、武旦、大净唱做念打并重。事出《后汉书光武帝本纪》。甘肃各路、陕西西府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存抄本。本剧讲述了王莽命马援父子镇守昆阳关,刘秀攻关,不克。刘秀再攻,被马援战败而落马,现出一条真龙。马援方知刘秀乃真龙天子,遂献关投降。 -
302019-09
[ 词条 ]《木匠迎亲》
现代本戏。鱼闻诗根据王汶石小说《大木匠》编剧。唱做并重。1960年西安易俗社首演。杨令俗、张健等主演。本剧讲述了农村技术革新热潮中,大木匠为创造拔棉机,潜心钻研。在女婿上门订亲的那一天,老伴让他去镇上割肉、买菜,他带着图纸,边走边思考,坐下休息时竟然睡着。未见过面的女婿上前问路,发现图纸,被吸引住。两个革新迷碰在一起,相互启发,制成拔棉机。女儿回来,真相大白,翁婿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