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戎马梢山》
现代本戏。别名《刘志丹》。余振东编剧。唱做并重。1979年甘肃省庆阳文工团首演。导演杨俊清,音乐设计向国权。杨清俊、袁正民、郭警钟、刘毓刚等演出。本剧讲述了1935年,渭华暴动失败后,刘志丹返回陇东。时驻防庆城国民党保安司令谭世麟,早闻刘善于练兵,遂招之,任其为陇东民团骑兵六营营长。时当地有以郭宝珊为首的为了反官府压迫,组织饥民在子午林拉杆举事,刘将谭之一营人马带走,又收编了郭的武装,从而扩大了红军队伍,建立了陇东南梁革命根据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302019-09
[ 词条 ]《白衣姐妹》
现代本戏。王海容、王霖编剧。唱做并重。1979年甘肃省张掖地区七一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护士白玉洁和白玉瑕,虽是同胞姐妹,却恋爱观完全不同。姐姐选定受极“左”路线迫害的工人郭良为偶,妹妹偏爱上造反派头目黄风。“文化大革命”中,两人得到的都是爱情悲剧。郭良被打成“反革命”关入监牢,玉瑕因受黄风玩弄欺骗,悔恨难忍而跳河自杀。 -
302019-09
[ 词条 ]净行
又称花脸。传统秦腔四大行当之一。戏曲中勾脸的男性角色,除丑以外,均称为净或花脸。净角之“净”,有人解释为由“不净”一词的反义而生。因戏曲中的净行,都要用各种颜色来勾画脸谱,故取“净”而忌“脏”。秦腔剧种在净行范围内,根据戏中净角人物性格、身份、品质、相貌等特异,分为大净、毛净等角色类型,在表演上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大净又称大花脸、铜锤花脸、黑头。多指地位较高、举止稳重和特别注重唱工的净行角色。重唱工、重身段,举止庄重,性格刚直。根据性格和行为,大净又细分为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和净脸。如《铡美案》之包拯、《忠保国》之徐彦昭、《打金枝》之郭子仪、《苟家滩》之王彦章等均为大净。此外,对个别不勾脸而又特别注重念白的老年男性角色,如《锦绣图》之乔玄、《琵琶记》之王彦龄等,秦腔剧种也将其归于大净一行,或称“生扮净角”。毛净又称二花脸、二净、架子花脸。多指性格暴鲁、举止毛躁和专以复杂动作、身段表演取胜的净行角色。其种类繁多,有勇猛豪放的,也有强悍凶恶的;有正直善良的,也有歹残奸诈的,但者P重工架,重摔打。妆扮上除脸谱繁杂夕卜,多带白、红、黑扎,并插耳毛。如《取长沙》之魏延、《玉虎坠》之马武、《芦花荡》之张飞、《淤泥河》之盖苏文等皆是。副净又称把把花脸、娃娃花脸。多指性情刚烈、脾气暴猛的青壮年净角人物。妆扮上不挂须或挂楂楂须,并多插耳毛。如《乾坤带》之秦英、《下河东》之呼延赞、《游西湖》之廖寅等。此外,秦腔将武老旦也归于“副净”一行,如《串龙珠》之花云妈。常小军饰《姜维》之姜维(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斩颜良》
秦腔传统小戏。别名《白马坡》。红生、二净唱做打并重。事出《三国志》《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西路、中路、东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王会春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山西临汾蒲剧院藏董银午蒲州梆子演出本。剧情简介 刘、关、张三兄弟徐州兵败失散,刘备投袁绍,闻知关羽在曹营,遣颜良下书。颜良恐曹操不允,发兵攻曹,围白马坡,连斩曹营数将。曹操约请关羽同登土山观战,并用激将法促关羽出战颜良。关羽立斩颜良人头落地。代表唱段 关羽(红生)出场所唱[欢音尖板]转[慢板]再转[二六板]大段演唱较著名。唱词为:曹丞相命张辽把某来请,思想起大哥翼德张。我弟兄徐州曾失散,将关某围困在土山。曹差来故友张文远,顺说关某归中原。上马金下马宴,十美女进膳曹问安。买不下某的心一片,日每思念三桃园。适才间某把春秋看,来了小卒跪面前。言说二爷不好了,颜良领兵犯中原。曹杀颜良除外患,颜良杀曹除内奸。心中思想口中念,何一曰才会三桃园。音像资料 1984年中国唱片社为甘肃秦剧团演员刘茂森、景乐民、黄新闵演唱的该剧灌制唱片。晁红勃饰《斩颜良》之颜良(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营武班与六合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创建于敦煌。初为军营戏班,由兵士演唱曲子戏在庙会演出,后改唱秦腔,并从外地招聘演员,起名营武班。光绪年间交地方接管。当时敦煌行政区划辖管四方六隅,由六隅农民捐资添置戏箱,聘来演员重新组班后,遂取六隅含力兴立之意,故名六含班。首任班主姓党,艺名烂宪书。其生活来源靠四方六隅百姓供给,戏班也依次到各方各隅唱戏。1919年废除公锅饭,改为演出收入分成制。1927年当地福生永商号购置戏箱赊租该班使用,并由杨生禄(文武须生)任箱主兼班主。主要剧目有《十万金》等。1948年,由于演员老化,戏箱破烂,被观众戏称“六十生,七十旦,叫花子打架满台转”。当年秋,并入塞光学社。 -
302019-09
[ 词条 ]马家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同治元年(1862)于清水县创办,班主马玉堂,由于马名显望重,资财雄厚,且无世俗之见,很多名演员乐于到马家戏班参加演出。如德元儿(旦)、周旦儿(生)、傅班长(须生)、吴天赐(净)和王德彪(司鼓)等。上演主要剧目有《重台别》《黄桂英哭杀场》《回荆州》《八件衣》《卖油郎》《秦琼卖儿》《七人贤》等。光绪二年(1876)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小车新春》
现代本戏。高仲选编剧。事出甘肃省合水县离休老干部吕建洲事迹。唱做并重。1975年甘肃省合水县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1973年春,陇东山区深入开展平田整地,退休老干部周永俭与其妻周大妈就给未婚儿媳、新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春梅送辆飞鸽自行车还是送一辆整地适用的当年支前用小土车,展开了思想冲突。周永俭通过对春梅进行传统教育,和送给春梅小土车的行动,使周大妈提高了认识,也使下一代受到了启发。 -
302019-09
[ 词条 ]一汪水
一汪水(1870~ ?)秦腔演员。工花旦。陕西关中人。真名不详。因善于以目传神,观众称“一汪水”。幼好秦腔。12岁始登台演出。16岁经咏霓园主人招进京。仪容俊美,举止温柔,“好为妇女装束,及既业伶”。擅长《卖胭脂》《战宛城》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