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秦俑魂》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冀福记编剧。 生、净唱做戏。本剧讲述了赢政灭六国,大业已 定,遂筑长城,扩建皇陵,大肆抓夫拉兵以役其 北。秦安闻得以活人陪葬始皇,乃谏上以兵马俑 代陪,始皇许之,遂令天下窑匠铸烧兵马俑。秦王驾崩,二世心变,欲将众窑匠陪葬。秦安抗之, 也被刺戳,扔进俑坑,与武士俑相伴千古。 -
82019-10
[ 词条 ]掏水泉子
掏水泉子又称“掏八卦”。秦腔表演特技。道家、佛家及神仙交战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演程式。戏中两军对垒,双方各带兵将,按一定线路,即八卦图形行进布阵。如《群仙阵》中孙膑带领众门徒,与寿星南极子带领群仙初次对阵时即走此图形。孙膑从上场口、寿星从下场口同时出场亮相,“双进门”各向左右走圆场,至台口互相对面后,在“擂锤”中各率门徒行“龙摆尾”,双方再相遇并怒目而视。再在“擂锤”中寿星漫孙膑头“过合”,孙膑走到上场口,众门徒“龙摆尾”式靠前台口,龙尾在台左侧;寿星走到戏台口,群仙“龙摆尾”式靠台后,龙尾在台右侧。击乐起“乱砸”,孙膑与寿星同时走“二龙出水”到舞台正中,双手举起沉、香二拐,众门徒围绕周围;同时寿星转身率群仙将孙膑围圈跑三个圆场,至舞台右侧用拐杖与孙膑二拐相撞,右转半圆场后在舞台正中站定,群仙在周围围绕;然后以同式孙膑左转身率众门徒在寿星周围跑三个圆场,二拐相撞后,双方“二龙出水”,孙膑右转,寿星左转,各转半个圆场,群仙一溜站在台左侧,众门徒一溜站在台右侧,孙膑与寿星“双过合”后,二人用兵器架起,群仙与众门徒同时由里向外从孙膑与寿星中间冲出分门下场后,孙膑与寿星开打。此外,《太湖城》中的孙武子与殷夫人、《黄花山》中的子牙与闻仲等在交战时均以此表演以示布阵。 -
82019-10
[ 词条 ]《豫让剁袍》
《豫让剁袍》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国士桥》《水灌晋阳》《豫让桥》等。生、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個士桥》《剁袍》。事出《史记刺客列传》《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元人杨梓有《忠义士豫让吞炭》杂剧。各路秦腔常演。刘立杰、李可易、田德年、申正昆、温警学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水灌晋阳》抄录本。另有蒲州梆子本、中路梆子本、河北梆子本等。本剧讲述了晋国荀智伯,欲谋反篡位,晋王命赵无恤除之。事泄,智伯杀晋王,无恤逃至晋阳,智伯领兵追至,无恤诈降,开城迎进,决水灌城,擒杀智伯。智伯部将豫让,以漆涂面,吞炭哑音,蓄志10年,伏于国士桥下,谋刺无恤,被擒。豫让求无恤脱袍以剁之,无恤感其忠心,允之。豫让剁袍,碧血飞溅,无恤倒地而死,豫让亦自刎而亡。 -
82019-10
[ 词条 ]《郑国渠》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屈智臣编剧。2001年咸阳市人民剧团首演,主要演员有王辉、藏小峰、税小玲等。该剧介绍了主持为秦国修渠的古代科学家郑国,亦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塑造了郑国这位怀抱造福黎民的理想抱负,并忍辱负重为之顽强坚持的舞台艺术形象。先后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戏曲金三角调演、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等赛事活动等,获多项综合奖及单项奖。 -
82019-10
[ 词条 ]旦角制
也称“一旦挑八角”。秦腔戏班组建体二十世纪初期,长期窜山窝、赶庙会、跑台口的秦腔戏班,逐渐进入城市,并成为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为迎合市民观剧口味,以表现才子佳人的生、旦、丑“三小”题材剧目日趋增多,而以须生独挑大梁的悲剧、正剧传统题材剧目逐渐减少,旦行演员也由原先屈居于生行名下一跃成为各班的领衔主演,由此形成“要吃饭,一窝旦”的局面。“一旦八角”正是形容当时秦腔戏班,一个好旦能抵八个其他行当演员的重大作用。被誉为“秦腔正宗”的西安正俗社台柱李正敏,是“一旦挑八角”旦角制的典型。 -
82019-10
[ 词条 ]《出棠邑》
《出棠邑》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伍员逃国》《伍员杀府》《战樊城》《破樊城》《伍奢骂殿》等。须生为主,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拆书》《杀府》《逃国》。事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史记伍子胥列传》《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等。李云亭、刘立杰、徐明德、罗树德、郗德育、高俊、刘毓中、刘易平、和家彦、刘化鹏等代表剧目之一。其中有“推盔”“弹剑”“上马”表演特技,观众称为“三绝”。甘肃秦腔演出中,《拆书》一场,还有“三墩子”绝技。今存版本 现存多种版本,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伍员逃国》秦腔改良本,西安同兴书局刊行《伍员拆书》秦腔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鲁扬、和盛旭《拆书》秦腔改良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程海清口述抄录本《破樊城》;甘肃省图书馆藏鲁生门口述抄录本《伍奢骂殿》。另有山西人民出版设刊行李星五蒲剧改编本,山西省临汾蒲剧院存阎逢春口述蒲州梆子抄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集收录刘和山口述本戏及《杀府逃国》折戏本。剧情简介 春秋时,楚平王无道,父纳子妻,太宰伍奢上本浄谏,反被下狱。时伍奢二子伍尚、伍员镇守棠邑,平王恐其造反,逼令伍奢立修调子书信,伍员识破内情,劝兄不可轻动,伍尚却因父命难违,只身回京,结果与父一同被害。伍尚走后,伍员遣散帐下军士,其妻贾氏为不连累其夫拔剑自刎。伍员将子托与丫鬟,只身逃出棠邑,投奔吴国而去。人物扮相 主要人物伍员以武须生应行,俊扮,挂黑三绺;《拆书》一场扎黄靠,背靠旗,《杀府》着箭衣,系大带,披梢子;《逃国》则着黑箭,右衣襟系于大带,戴毡帽,披剑。代表唱段 《杀府》一场,伍员有唱。唱词为:伍子胥离辕堂悲声大放,帅旗倒将士散怨恨满腔。十八国临潼会楚国为上,全凭着我伍员举鼎安邦。老爹爹为太宰辅佐圣上,我弟兄守棠邑威镇边疆。数十年秉忠心社稷兴旺,谁料想楚平王大败纲常。父纳了子的媳伦理尽丧,拒忠谏将我父绑赴法场。逼我父修书信暗使伎俩,巧提拿我弟兄要绝祸殃。匣中剑逼钦差实言吐讲,明真情群情怒痛骂昏王。众将官怀激愤请缨造反,率兵马奔京都除却昏王。兵微将寡我又缺粮饷,烽烟起必累害百姓遭殃。稳昏君大兄长单身前往,全忠孝尽节义万古名扬。命伍员逃他国搬兵求将,待来日报冤仇讨伐平王。兄与弟生死别血泪流淌,将与帅两分手满目惨伤。官兵到围棠邑张罗布网,保妻子出险境梦幻一场。为大业绝情义掌剑前往,怀激愤心滴血闯进二堂。《逃国》一场伍员所唱[苦音慢板]大段唱腔最为有名。唱词为:我不敢高声哭暗把泪掉,伍子胥在马上思念先朝。想先朝殷纣王昏君无道,宠费仲和尤浑妲己乱朝。把一个比干相剜心丧了,姜娘娘抱火斗梅伯烙炮。摘星楼贾夫人坠楼丧了,立逼得黄父子反出纣朝。到西岐与武王从头细表,姜子牙挂了帅来伐纣朝。甲子年兵行在孟津河道,戊午日朝歌城动起枪刀。火化了摘星楼民把天叫,周武王登了基百鸟来朝。音像资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过定西地区秦剧团孔新晟演唱录音,甘肃电视台也为其录像。另有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的咸阳大众剧团李养民为主角的全剧音像光碟并出版发行。 -
82019-10
[ 词条 ]《汩罗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别名《屈子遗恨》。薛寿山编剧。须生、正旦、大净唱做戏。事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明袁于令《汩罗记》传奇。甘肃省秦剧实验社首演。本剧讲述了公元前313年,秦国使臣张仪至楚,劝怀王亲秦绝齐,割商于之地700里于楚。屈原识其诈,力谏怀王不可。张仪贿赂南后郑袖,大夫靳尚怂恿怀王答约。怀王派人随张仪去秦交割土地,张仪只与七里,怀王悔恨不已。后秦国约楚怀王入秦武关会盟,屈原又谏不可,怀王不听,入秦被囚。屈原反被逸毁流放江南。迨至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都郢,屈原伤感不已投汩罗江而亡。 -
82019-10
[ 词条 ]翎子功
翎子功又称“雉尾功”“耍翎子”。秦腔借助服饰表演技艺的一种。“翎子”即雉尾(野鸡尾毛),是插在英俊生旦、武将及番邦男女将领所戴头盔上的装饰性道具。一般为两只,长80~100厘米,用于帮助演员表演各种优美的舞蹈,加强感情的表达,由此形成一套繁难的表演技巧。饰演秦腔《黄鹤楼》中周瑜、《白门楼》中吕布,及《穆柯寨》中穆桂英、《下南唐》中刘金定等角色的演员,都须具备高超的“翎子功”技艺。其演技大致可概括为“摆、绕、拉、按、抖、噙、竖、颤,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