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塞光学社科班
甘肃秦腔科班。1948年敦煌名医白文卿及王琳、李谞、严显、王寅卿等商界名家创办。白文卿任主任委员,聘张兴三(猫娃子)为社长兼总教练,又聘六合班老艺人宋学成、李文轩、张云亭、阎正光为教师,设嗓、声、唱、身架功、毯子功五门课。招收25名学员,均按“光”字起名。一年后演出,一鸣惊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建成敦煌人民剧团。 -
302019-09
[ 词条 ]天仙配
《天仙配》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天河配》《百日缘》《槐荫会》《卖身葬父》。小旦、贫生反串武生唱做并重。事出汉刘向《孝子传》,另有曹植《灵芝篇》、干宝《捜神记》及唐叙事赋《董永行孝》、宋元《董永遇仙记》话本等。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刘兆元清光绪二十年及王万种清光绪三十二年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董永卖身葬父,孝心感动玉帝。玉帝命七女下凡,经槐荫老树撮合,与董永结为百日夫妻。玉帝又授董永武艺,边关立功,得胜还朝,七女产得一子,取名董仲舒。 -
302019-09
[ 词条 ]四大班长
在庆阳已故秦腔演员中,成就最大、声誉最高者为杨改民、白忠孝、常俊德、任国栋四人,广大观众尊称他们为庆阳“四大班长”,又称为“梨园四杰”。“四大班长”的艺术活动跨越两个时代,1949年前曾活跃于民间戏班,颇具盛名,是董志塬秦腔表演群体的中坚,为董志塬秦腔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1949年后,他们进入了地县专业剧团,坚持演出,培育新人,技艺上更加炉火纯青,成为后代演员效仿的楷模。①杨改民(1890~1952)。主工须生、花脸。甘肃泾川县人。又名如林,号称“杨大班长”。出身梨园世家,祖孙六代从艺。始习旦行,后改工须生和花脸。少随父杨洪升在常腾甲戏班跟班学艺,师从梁春娃。20岁便已载誉陇东。擅长变脸,演《葫芦峪》之诸葛亮临终之时,面色瞬间蜡黄,并慢慢流出两股鼻涕,以示身僵魂散。晚年牙齿所剩无几,但饰演《虎头桥》之魏延时依然能使牙齿咯咯作响。擅演剧目有《白帝城》《金沙滩》《玉凤亭》《葫芦峪》《出五关》《墩台挡将》等。一生培养出许多优秀演员,其中的任国栋、白忠孝、常俊德三人皆成为甘肃董志塬“四大班长”之一。②常俊德(1897-1979)。工须生。陕西凤翔县人。又名喜娃子。自幼从父学艺。光绪二十七年(1901)逃荒到西峰,后拜畅金山为师,擅长鞭子戏。先后在大顺舞台、振风社、何家班、田家班、朱家班任领班长及演员,活动于庆阳、平凉两地。1956年12月,调甘肃省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参与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后调甘肃省戏校任教。其表演艺术受汉调二黄影响较深;造型上,广采民间人物壁画雕塑的威武气度,具有刚健利落的东路特有风格。擅演剧目有《敬德洗马》《太湖城》《文王回西岐》《村头会》《斩韩信》《逃国》等。③任国栋(1898~1966)。工须生。甘肃省西峰市人。又名任月月。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父亲三代都是唱戏出身,为董志塬四大班长之一。1912年随父任争(工正旦)学旦,后拜杨改民为师,在任义杰、任争主办的任兴社跟班学艺,出师后到镇原县张家戏班、何家戏班、西峰振风社、任家戏班等江湖班社主演黑、白须生。天资聪明,学习专心。18岁出名,成为任兴社台柱。其艺术功底厚实,做工细腻,还善于创新,能以慧眼看准汉调二黄做功细腻、大方浑厚之优长,努力融合在自己的表演之中;革除了秦腔古老唱腔中的生、硬、板的拖腔,创造了许多技巧独特、婉转动听的唱段,嗓音条件好,悠扬悦耳,从不塌调。白口干脆利落,推字真切,根据剧中人物性格,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演戏严肃认真。唱念做打,一丝不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与张占山老艺人打赌,谁如果在一年之内滥一次词,不得贱份。代表剧目有《庄子三探妻》之庄周、《醉写黑蛮》之李白、《三换衣》之杨延景、《白帝城》之刘备、《击鼓骂曹》之弥衡等。 -
302019-09
[ 词条 ]《说书阵地》
现代本戏。王海容、孙耕夫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甘肃省张掖地区七一剧团首演。导演王定乾、乔正斌,音乐设计柴森林、焦志忠,舞美李铃。阎秀英、王定乾、刘伯荣、左新易、张玉莲、赵文章、王秀娥等演出。本剧讲述了祁连生产队女青年腊梅由故事员训练班归来,欲开展讲说新故事活动,遭到舅父说书老艺人老王和丈夫永刚反对,由此展开了一场农村文化阵地争夺战。后经老队长、腊梅耐已劝导,老五和永刚终被说服。“旧庙宇变成俱乐部,对台人变成同台人。”抵制了封建文化对社员群众的腐蚀。 -
302019-09
[ 词条 ]《上天台》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姚期》《马武打朝》《二十八宿归位》。须生、武生、大净唱做戏。含折子戏《斩有元明《云台门聚二十八将》杂剧、《刘阮误入桃源洞》杂剧,明清《群星辅》传奇、《刘晨阮肇误入天台》,明杨之洞《天台奇遇》、清袁于令《长生乐》传奇等。任炳汉、谭建勋等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收录有李天良口述抄录本。另有《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东路梆子》收录房源成口述本,山西省临汾蒲剧院藏蒲州梆子抄录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八集收录孙福祥口述本。剧情简介东汉刘秀时,姚期之子姚刚打死太师郭荣,姚期绑子上殿。刘秀念其父子有功,赦姚刚死罪,将他发配。姚期请求告老还乡,刘秀对其进行慰留。后于酒醉中斩了姚期。一日刘秀至太庙,姚期、马武等阴魂前来索命,刘秀惊倒。代表唱段《斩姚期》一折刘秀有唱。唱词为:马皇兄你也要将孤宽容,宽容孤犯下了般般罪行。想当年你立志灭莽扶汉,反科场奔太行聚义招兵。东西杀南北伐赤胆忠勇,酉阳关定巧计智收岑彭。取洛阳苦肉计你强忍疼痛,为社稷为黎民虽死犹生。老陈俊和邳彤素来英勇,为汉室立下了盖世之功。把这些开国元臣保国忠良一个一个都丧命,都怪我贪酒色大祸酿成。面对先皇把罪请,抬头又见邓先生。众家元臣俱都在,莫非相逢在梦中。音像资料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甘肃省秦剧团谭建勋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张掖市七一秦剧团《上天台》演出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阴阳镜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正旦、老旦唱做戏。现版本由甘肃省图书馆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曹公成夫妻事亲至孝,求神拜佛,生一子。神赐阴阳宝镜护身。因家遭活焚,又逢大旱,穷困万分。老母病笃,切思肉食,公成杀子烹肉奉母。母怒告官,正欲施刑,其子显圣,言父至孝,自己已归仙班。官府申奏朝廷,汉文帝降旨封赏。 -
302019-09
[ 词条 ]侯红琴
侯红琴(1971~"秦腔演员。女。主工正、小旦。陕西周至县人。1985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毕业后入西安市青年秦腔艺术团(原三意社),师从肖玉玲。后任西安秦腔剧院畐1J院长兼三意社社长。曾演《火焰驹》之黄桂英、《三滴血》之李晚春、《慈母泪》之孙淑林、《玉堂春》之苏三,现代眉户剧《谷雨》之女主人公谷雨、《曲江情》之王宝钏、《少帝轶事》之玉措公主、《法门寺》之宋巧娇、《狸猫换太子》之李妃、《周仁回府》之胡秀英、《杨门女将》之柴郡主、《三娘教子》之王春娥、《窦娥冤》之窦娥,现代剧《祝福》之祥林嫂,以及四集电视剧碗碗腔《金琬钗》之丽娘,折子戏《河湾洗衣》之田赛花、《新别窑》之王宝钏和《昭君出塞》之昭君等角色。获奖甚丰,并被评为陕西西安市“德艺双馨”先进个人;西安市劳动模范;西安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
302019-09
[ 词条 ]丁金龙
丁金龙(1942~)秦腔剧作家、一级编剧。袓籍河南信阳,云南人。曾任西安市秦腔第一团书记兼团长、西安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西安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作品有《继承》《严峻的爱》《夜半钟声》《钱家风波》《市井民风》《走出大山》《村医》《白鹿原》等。其中,与其子丁爱军合作改编的大型秦腔现代戏《白鹿原》曾获第十五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