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弘光一年》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胡一民、方成、何其正编剧。须生为主唱做戏。银川市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清兵入关,明帝福王改元弘光。兵部尚书史可法率兵勤王,马士英独揽大权,史可法诤谏无效。史可法孤军守扬州,弘光一年城破,史殉国而亡。 -
82019-10
[ 词条 ]永昌县东会馆戏台
甘肃古戏楼。位于永昌县城。始建年代无考。《永昌县志》草本载:“东会馆原是明嘉靖乙未科赐进士户部尚书礼部天官胡知礼的府邸,清中叶由陕西商人合资购进建成会馆。”1941年9月,于右任路经永昌,题写“陕甘会馆”匾牌,故名陕甘会馆。会馆戏台位于牌坊仪门与大门之间,坐南向北,由主台和前檐卷棚组成,台口上方悬五凉名家陈元墉所书“声灵万载”匾额,卷棚下有李炽昌所书“点破混沌世界”匾额。1958年拆除。 -
82019-10
[ 词条 ]起调毕曲
出自南宋蔡元定之《律吕新书》,主要从唱调起音和结音的运动性质来阐明调式的基本逻辑。明代朱熹认为:“大凡压入音律,只以首尾二字。首一字是某调,章尾即以某调终之。”据此,凡首尾起音与结音为同一音的唱曲,便可认定建立在同一宫调之上。如秦腔《断桥》白素贞所唱“西湖山水还依旧”一段,起于徵音“5”而结束亦为徵音“5”,故可认定是以七声音阶为基础的徵调式唱腔无疑。但在秦腔欢音唱腔里,特别在净角唱腔中,还存在着大量起音与结音不相一致的情形。如《满床笏》郭子仪所唱“汾阳王绑劣子满腔生气”一段,起音“5”而结音则变为“1”,而且在其起始乃至全段行将结束之前,徵音之五级音“2”以及间奏过门中多有三级音“7”频频出现,并给徵音“5”以有力支持,但在全段最后两句,宫音“1”不仅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所属五级音“5”与三级音“3”几乎构成旋律的全部,间奏过门也回避了变宫“7”,最后水到渠成地使全段结束在宫音“1”上,并形成稳定终止。这种“头、身为徵尾为宫”的“起调毕曲”相异局面,显系“以徵犯宫”转调始然。 -
82019-10
[ 词条 ]兰州陕西会馆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贡元巷陕西会馆院内。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6)。坐南向北,台口可南北两开,北开可对馆内唱戏,南开可对街道游人演出。为四柱亭式砖木结构,重檐歇山,琉璃盖瓦,雕梁画栋。台口内宽6米、外宽4米,台基高2米,总高9米。1998年在原址建造居民楼时拆除。现由居民分割居住。 -
82019-10
[ 词条 ]《升迁图》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樊立英编剧。小生、武旦唱做打并重。本剧讲述了明嘉庆时,秀才贾忠上京应试,三载未归。未婚妻武侠进京寻夫,在京都卖艺,遭严嵩之孙严效忠戏拿,被邹应龙救出,得与贾忠完婚。严效忠与贾忠酒店相遇,贾卖妻投靠换来状元,武侠身陷严府,得丫鬟祁梅相救脱身。贾忠与严妹结亲,武侠洞房行刺,得严嵩通敌密书,为邹应龙弹劾严嵩提供铁证。贾忠丢失密信,严嵩欲斩,适值严嵩被抄,贾忠杀严女,再施骗局,在其庆贺荣升之时,武侠、祁梅当众揭其真貌,邹应龙斩除贾忠。 -
82019-10
[ 词条 ]正工调
亦称“正调”“正宫调”“五字调”“三眼调”。戏曲音乐术语。民间工尺七调之一,亦即以笛孔为序翻出的七种笛色之一。清康熙时方苞《通雅》有述,“以笛列七,则尺上乙五六凡工是也。”说明在清代以前,民间就已经有了这种翻七调的技术。方氏所据明代之“太常笛”,即是近世所传之曲笛,秦腔等剧种均将其作为定调乐器,而且以“小工调”(即开启曲笛第五孔,吹高音,为工“3音”)作为各调工尺字音位置和确定调名的基准。“正工调”相当于今之G调。因“正工调”中之工“3音”(即曲笛启开第一孔所发出的音)相当于“小工调”之五“6音”,故得“五字调”之名。秦腔剧种则称“三眼调”,原因在于秦腔吹笛手在定弦时,均抬右手食指所按之第三眼,故称“三眼调”,系秦腔常定调门之一。 -
82019-10
[ 词条 ]韩鸭子
韩鸭子(生卒年不详)演员。工丑。山西大同人。原为晋班名丑,因与某富室结怨,逃匿陇上,暂寓甘肃静宁某村。足有疾,行走微跛,乡人以“鸭子”称之。韩不以为忤,反以之为艺名,盖不愿以真名示人。初,只在陇南各县演戏,后渐至兰州登台,名噪一时。能戏颇多,著名者有《法门寺》之刘媒婆,出场时手持一特长之旱烟袋,十指搦弄花样百出;至押解一场,行至途中,忽然坐地不起,点火吸烟,赵廉催之,刘即向赵敬烟,赵答以不吸,刘曰:“老爷不吸旱烟,莫非喜食洋烟。洋烟之害大矣,吸食者必为贪官无疑。”韩每演至此,观众必为此等滑稽突戾语言而捧腹。演《春秋配》之乳母,却与刘媒婆迥然有别,其对秋莲处处显出怜爱呵护之意,《捡柴》一场,一生一旦,两相眷慕,乳母则为两人穿针引线,说尽儿女风情。尤擅演“混混戏”如《纺棉花》《祭灶王》《花子拾金》等。每演出,南腔北调,弹词俚曲,无穷无尽。同时又好讥讽时事,常对为富不仁者,千诅万咒,极尽刻薄,甚至对当地会东之招待,也常编成戏词多加评论。 -
82019-10
[ 词条 ]水泅子
水泅子(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秦腔演员。工丑。在渭河南北极负盛名,人称一时之滑稽大王。少时亦习武功,后因西路秦腔不大重武,故演出不肯卖力。他饰演《玉虎坠》之贺其卷时,表演角色身份恰到好处;演《杀四门》尤为拿手;演《盗扇》一剧时,能于两张桌椅脚上举鼎。王绍猷《秦腔记闻》评赞曰:“登场献笑,深涵精义,俗不伤雅,动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