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旦角制也称“一旦挑八角”。秦腔戏班组建体二十世纪初期,长期窜山窝、赶庙会、跑台口的秦腔戏班,逐渐进入城市,并成为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为迎合市民观剧...
-
名角制秦腔戏班组建体制。以技艺超群、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演员为中心,组成搭配整齐的班底进行演出的体制。旧时,戏班根据演员专工行当及其所具备的艺技实力,...
-
演出场所专供观看演艺的建筑。汉代开始出现,多设在广场观赏的角抵、百戏的帐棚,称“看棚”表庳区建筑化,大约始于唐代,除乐棚外,还有歌台、舞台。宋、金、...
-
戏楼也称乐楼、戏台,前身是宫廷歌榭、舞榭,以及唐以前专供皇室和达官显贵观赏优伶表演的“锦筵”“舞筵”等娱乐性建筑。多建造于露天之地,观众站在露天...
-
城隍庙戏楼修建于城隍庙的戏楼。陕西与甘肃境内有多座。从唐代开始已有,之后历代皆有新建或修缮。两宋时期,宫廷十分重视商业都市建设,各种适观的杂技玩意儿从...
-
翠峰山砚峡寺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甘肃华亭县翠峰山砚峡寺内。该寺于元惠宗十四年(1354)重修时,将翠峰山望月楼改建为砚峡寺戏楼。戏楼高二丈二尺,大三间,砖木...
-
宁县宇村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宁县湘乐乡西北十余里。始建于北宋开宝元年(968),后毁于战乱。现存戏楼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坐南面北,两面坡砖...
-
庆阳市城花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庆阳城南街鹅池洞巷内。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经历数朝多次修繕。1933年,庆阳、山西、山东三省商帮集资翻...
-
合水县玉皇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合水县肖嘴乡翠峰山(一名西头山)麓。始建于宋绍圣五(1098),后庙与戏楼同毁。清乾隆十六年(1751)复建。坐南面北,砖木...
-
大荔县岱祠戏楼陕西古戏楼。位于大荔县朝邑镇大寨子村东岳行祠内。《朝邑县后志》载广:“东岳行祠,一名崇佑观,北宋政和八年(1118)敕建,有碑记祠。”古人曾...
-
兰州府城隍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兰州市张掖路城隍庙内。该庙始建于金代章宗七年(1197),元、明、清数代重修。戏楼为清乾隆三年(1738)由省府官绅捐资重修...
-
韩城市北营庙戏楼陕西古戏楼。位于韩城市北街北营庙内。始建于金,经历代重修,仍保持覆盆式柱础早期形体。戏楼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前台单檐歇山顶。后...
-
岐山县周公庙戏楼陕西古戏楼。位于岐山县城西北15千米周公庙前。始建年代不详,明王炜《渴周公庙记》碑文记载,至元十七年(1280)由李天乐真人重建,坐南向北,...
-
会宁县陇西川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会宁县杨集乡西川村。戏楼中梁烙印“明洪武二年”字样。1920年因地震毁塌,又原样复修。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式起脊凹角,飞檐斗...
-
东岳庙戏楼修建于东岳庙的戏楼,陕西和甘肃都有。东岳庙因建于东山,戏楼又凭东山而居,所供神祇各不相同,有供华佗者,有供武真大帝者,有供送子娘娘者,还有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