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掖市山西会馆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张掖城小南街。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乾、嘉、道、咸、同、光各朝均有修葺,1919年扩建山门、戏楼。坐东向西,上、下两...
-
紫阳县武昌会馆戏楼陕西古戏楼。位于紫阳县洞河镇西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冬由武昌商帮建成。坐北向南,正对武昌会馆。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灰色板瓦覆盖...
-
汉中市河南会馆戏楼陕西古戏楼。位于汉中市中学巷东段南侧。由清末河南商帮筹资所建。戏楼坐南向北,由主台和看台两部分组成。主台为干栏式建筑,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
-
兰州陕西会馆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贡元巷陕西会馆院内。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6)。坐南向北,台口可南北两开,北开可对馆内唱戏,南开可对街道游人演...
-
永昌县东会馆戏台甘肃古戏楼。位于永昌县城。始建年代无考。《永昌县志》草本载:“东会馆原是明嘉靖乙未科赐进士户部尚书礼部天官胡知礼的府邸,清中叶由陕西商人合资...
-
撂地摊又称地摊戏。秦腔最原始的演出形式。戏楼和秦腔剧种形成之前,民间各种演艺活动,都是就地敷衍作场,看客围成圈儿四面观赏,人称“撂地摊”。唐代以前...
-
大戏棚清代后期和民国初期出现在西安、兰州等商业都市的营业性秦腔演出场所。随着秦腔由庙会演出开始慢慢向城市渗透,城市里出现专业班社搭建的“大戏棚”。...
-
茶园子设在茶坊酒肆的秦腔演出场所。清咸同时期,遍及街市小巷的兰州茶馆酒肆,不只经营茶酒,还兼及秦腔、说书、鼓子弹唱等演出活动,是当地市民消遣娱乐的...
-
戏园子亦称“戏院”。即后来的剧场。清光绪后期,秦腔由庙会演出开始慢慢向城市渗透,城市里营业性的戏园子应运而生。辛亥革命以后,戏园子里的舞台形制,受...
-
易俗社戏院又称“易俗社剧场”。陕西秦腔演出场所。位于西安市关岳庙街(西一路)关岳庙对面。坐南朝北,呈长方形。1922年在原宜春园基础上重建。由陕西督军...
-
福建会馆戏院(山陕剧院)陕西秦腔演出场所。坐落于西安市南院门东段,原为“福建会馆”。因地处繁华商业区,1914年被“榛苓社”社长惠春波相中,修会馆旧戏台,带领剧社在...
-
三意社剧场陕西秦腔演出场所。地址在西安市骡马市街中段。原为药材会馆戏楼,正对药王殿,台前有一空地。1921年三意社租作固定演出场所,对舞台进行修理。台...
-
人民会堂宁夏秦腔演出场所。位于银川市老城区新华东街。清代为吕公祠。1927年改建为剧场,会堂坐南朝北,舞台高约1.3米,木板铺地,舞台前围有勾栏,尚...
-
振声舞台宁夏演出场所。位于银川市老城区新华街,为清初所建吕公祠旧址。1932年翻建为戏园,名振声舞台。1935年,成为觉民学社社±止。中华...
-
塔城老俱乐部新疆秦腔演出场所。位于塔城人民公园内。1937年建造,原属塔城秦腔戏班的专用演出场地,内地戏班也均在此演出。初建时条件简陋,后几经重修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