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4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谭老旦
(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工老旦兼演老生。陕西人。民国初年已与天水鸿盛社之李炳南、罗树德等同台演戏。其所扮老旦表演传神细腻,在当时很有名气。擅演《反杨府》之佘太君、《火焰驹》之李夫人、《钓金龟》之张义母、《三进士》之张淑玲等角色。 -
22019-10
[ 词条 ]樊天佑
樊天佑(1934~)戏曲舞美家。陕西渭南市人。先后在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担任舞台美术工作。以舞台道具设计和制作为主,先后创制出组合折叠的桌椅、灵活轻便的小舞台,并仿制战国玉器与铜器,为《司马迁》《兄行》《千古一帝》等设计制作各种道具。1985年全国戏曲调演中获“舞台布景制作设计奖”。 -
32019-10
[ 词条 ]高毛娃
(1868~?)清末秦腔旦角演员。陕西人。光绪四年(1879),因关中大饥,随父母及其姐乞食西行于陇上,途中父饥毙,母子蹒跚而前,入甘境,其饿晕于道途,母姊以为已死,舍之而去。适逢秦安戏班魏箱主偶遇相救,并教之以戏,专工旦行,数年后成名。光绪末年,魏箱主死,高遂继其业为班主。因自历患难,深知艰苦,故虽混迹梨园,布衣蔬菜,未染一般优伶积习。生平演戏,尤以《白玉楼》《清风亭》《二娘教子》《杀庙》《赶坡》等悲凉苦戏为最。特别每演《孝廉卷》,辄泪随声坠,涕不可抑,往往哽咽如塞,不复成调。 -
32019-10
[ 词条 ]李仓
(生卒年不详)清末秦腔旦角演员。陕西宝鸡人。名李双来。系清末民初著名艺人李嘉宝之父。光绪初年曾为“义兴班”(田家班)领班。为西府最为驰名的秦腔旦角演员之一。所演剧目甚多,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春秋配》《蜜蜂计》《双鸳鸯》《进妲己》等。 -
32019-10
[ 词条 ]刘生财
(1902~1955)秦腔演员。工正旦,兼演花衫。1949后改演须生。河南人。1915年刘生财跟随回民起义军到达秦安县,随江湖戏班学艺。其身材中等,扮相秀美,嗓音甜润,扮演女性人物能以假乱真,深受观众喜爱。表演细腻,步态轻盈,有“刘大旦”之称。擅演《贩马记》之李桂芝、《火焰驹》之黄桂英、《白玉楼》之白玉楼、《王莽篡位》之王娘娘等。1955年在演出《大辕门》时,猝然晕倒,溘然长逝。 -
22019-10
[ 词条 ]蔡鹤洲
蔡鹤洲(1911~1971)国画家、舞台美术家。福建福州市人,蔡鹤汀之弟。字学享,又名颐享、英,号荻芦盒二郎。自幼与哥哥一起拜师学画。18岁时开始与其兄在福州、上海的各大舞台,以及新赛乐剧社、影院等处设计并绘制布景和广告。因弟兄二人所画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皆很传神,人称“二蔡”。1937年始,与其兄蔡鹤汀、其妻林金秀先后在福州、上海、香港、天津等地举展,国内乃至个南洋。1951与其兄在济南大众京剧团同任舞美设计;同年与其兄和陶渠在西安创办光武布景公司,并出任副社长;1953年进入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后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舞美设计。在舞台布景的绘制上,善于中西结合,尤其擅于绘制复杂宏伟的古代建筑,其技法熟练,形态逼真,令人叫绝。为秦腔《烈火扬州》《屈原》《刘巧儿》《赵氏孤儿》《薛刚反唐》《铡美案》《法门寺》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戏设计绘制的布景,曾轰动整个西安古城。 -
32019-10
[ 词条 ]罗晓英
(1947~)秦腔演员。女。工小生。12岁考人宁夏固原地区秦腔剧团。常演剧目有《游龟山》《劈山救母》等,也曾在现代戏中扮演过盼水妈、沙奶奶、李奶奶等角色。 -
32019-10
[ 词条 ]陈乐山
(1943~)秦腔演员、导演。先习短打武生、武丑,后改演红生、花脸。陕西澄城县人。因长于武功,人称“身轻如燕”。15岁入澄城县剧团学艺,先后在澄城、白水等县剧团任演员。曾任陕西澄城县剧团团长兼导演。曾受京剧教练康建洲、夏俊亭指点,练就扎实的武功和正规身段,特别是“跟头功”在秦腔界颇有名气。主演过的剧目有《挡马》《武松打店》《三打白骨精》《悟空盗扇》《杀六贼》《斩黄袍》等数十本。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