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2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高唐州》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武生、大净唱做打并重。事出《水浒》第五十二至五十四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阎德寿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高生华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江命李逵搬请柴进梁山聚义,柴进推辞,留李逵在家小住。李逵得知殷尚书之子殷天锡与其姐丈高濂串通,强逼柴秀娥与之婚配,便假扮秀娥,杀死殷天锡。高濂领兵征讨,被徐宁、花荣打败,柴进与众同上梁山。 -
302019-09
[ 词条 ]《李逵探母》
秦腔原无此戏。二十世纪末由豫剧移植改编而普遍上演。事出《水浒》第四十二回。本剧讲述了李逵因打抱不平,闯下命案多年潜逃在外。其兄李大不孝,李母生活无依,更加盼念李逵而竟哭瞎双眼。李逵梁山落草多年,今归郡探母,李大怕受牵连欲告官,李逵发觉,背母离家。途经深山,母渴,李逵往涧边汲水,母被虎食,李逵怒劈五虎后,独身直奔梁山而去。马勇饰《李逵探母》之李逵、孟洁饰李母(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陈仁义
(1924~1994)秦腔演员。工须生,兼演红生。陕西泾阳县人。20岁搭班学艺,曾得焦武民指导帮助。后进入泾阳县剧团,师从白树来,同时又得袁克勤指点,结合自身条件形成自己的唱法。擅演剧目有《下河东》《斩李广》《泾阳之盟》《辕门斩子》等。尤以演《下河东》之赵匡胤最为享名,其唱腔慷慨悲壮,高音不炸,低音不空,一段“四十八哭”形象地再现了宋太袓赵匡胤河东被困的艺术形象,曾在西安连续演出四十余场,场场爆满。 -
302019-09
[ 词条 ]黄金花
(1923~1953)秦腔演员。女。工须生。陕西宝鸡人。10岁随兄与义姐黄金红逃荒至甘肃天水卖茶水度日,适逢刘毓中率秦中社在当地演出,姐妹二人遂投其门下,并拜孟志杰为师,姐工小旦,妹习小生。次年即登台演出,并以《断桥》之许仙、《藏舟》之田玉川二角才艺初露。不久回陕入宝鸡新民社,成了宝鸡有史以来首位女生角演员,一时名声大振。后在平凉、兰州、西安等地搭班演出,观众颇为称道。后又拜学刘易平的《辕门斩子》《赶坡》《打镇台》,苏育民的《激友》《三岔口》《游园逼宫》,沈和中的《黄鹤楼》《辕门射戟》《回荆州》等,功力演技趋大进,名声远播于关中陇上全境。其唱腔宽厚舒展,表演刚柔得体,最擅于耍帽翅、甩猜子,尤其是被称作“狗练蛋”的闪板唱法,优美而调皮,至今仍是同行争相仿唱的范本。擅演剧目有《辕门斩子》《周仁回府》《秋江月》《长坂坡》等。1953年加入西安市五一剧团后,同年10月病逝,年仅31岁。 -
302019-09
[ 词条 ]陈易平
(1922~1989)秦腔演员。主工须生,兼演红生。陕西蓝田县人。9岁入西安三意社学戏。4岁登台演出。出科后在平凉平乐学社、泾川永和社搭班。尤擅演关公戏,能吸收各剧种之长,将眼神、刀法、甩髯、抖马、台步、唱念诸方面融为一体,塑造不同时期的关羽形象。1958年参加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时,因成功塑造关羽而被称为“活关羽”。擅演《双背弓》之刘玉、《周仁回府》之周仁、《火焰驹》之艾千、《抱火斗》之梅伯,以及《古城会》《斩颜良》《出五关》等。 -
302019-09
[ 词条 ]贠安民
(1923~?)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大荔县人。中共党员。10岁入当地班社学艺,出师后在东府一带搭班演出。1964年加入渭南地区秦腔剧团。尤擅唱工戏,以嗓音饱满浑厚、行腔激情火识而颇能引起观众共鸣,以《金沙滩》一剧享有盛名。擅演剧目有《烈火杨州》之李庭芝、《金沙滩》之杨继业,以及《守江阴》《苏武牧羊》《打镇台》《赤胆忠心》《赵氏孤儿》《将相和》《九江口》《白兔记》《闯宫抱斗》《劈山救母》《三休樊梨花》《白毛女》《银光重放》《八一风暴》《两颗铃》《红岩》《红灯记》《铁流战士》《枣园沟》《炮烙柱》《破宁国》等。曾获1956年首届陕西省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木楠寺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风雪图》《寒窑记》《吕蒙正赶斋》。贫生、正旦唱做戏。含折子戏《坐窑》《赶斋》。事出《宋史吕蒙正传》《归田录》《避暑录话》《邵氏闻见录》《六一诗话》《默记》,金院本《破窑记》传奇,关汉卿、王德信《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杂剧及马致远《吕蒙正风雪斋后钟》杂剧。苏哲民、苏育民、靖正恭、杨令俗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长安书店刊行《吕蒙正赶斋》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朝丞相刘懋之女刘翠屏,飘彩择婿,打中书生吕蒙正,父嫌吕贫,逼女悔婚,女不从,父怒而赶出府门,与蒙正寒窑相栖。蒙正每日木楠寺赶斋,刘懋令寺僧改饭后斋,使蒙正不得其食,激其奋进,后果中状元。代表唱段《坐窑》中有两场较为著名。一场为吕蒙(贫生)所唱[苦音慢板]套[硬三滴水]。唱词为:吕蒙正回寒窑风雪当道,我可恼小和尚恶气怎消。我的妻在寒窑无依无靠,天杀我吕蒙正多受煎熬。窑门外有足迹何人来到,假若她有私情俺便不饶。一段为刘翠屏所唱[苦音慢板]。唱词为:刘翠屏寒窑泪满腮,思想起当初好伤怀。高楼择婿曾飘彩,我爱吕郎有文才。相府同把我父拜,谁知平白起祸灾。我的父嫌贫把富爱,[二六板]一怒之下乱安排。前门赶出吕蒙正,后门赶走女裙钗。我无处立来无处待,只有随夫寒窑来。虽然清贫倒安泰,胜居相府不自在。我这里举目望窑外,大雪铺路盖山崖。饭熟且把锅儿盖,单等相公回窑来。 -
302019-09
[ 词条 ]《五台会兄》
秦腔传统小戏。别名《兄弟会》《五香山》等。二净、须生唱做戏。事出《杨家将演义》第十九回。中路、西路秦腔常演。刘茂森、米新洪代表剧目之一,其中五郎有“十八罗汉势姿”表演特技。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曾刊行王喜中整理秦腔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刊行刘茂森演出本,河北、河南、山西北路梆子有同目,长安书店刊行本和书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抄录本等。剧情简介 杨继业碰死李陵碑前,六郎杨延景奉太娘之命前往北番搬请父骨,返回途中,借宿五台山寺院,偶遇兄长五郎杨延昭。长期的愤闷和积虑,促成他借酒消愁的僻性与孤傲,使他从英俊干练的小生变为暴猛刚烈的花脸人物。兄弟二人从相逢到相认,再到共叙别离之情,最后五郎跪拜父骨,遂分手告别。代表唱段 五郎杨延昭(二净)所唱[大起板慢板]唱腔较流行。唱词为:大宋朝有一个天波帅府,天波府住的是姓杨之人。那老儿令公金刀手,老太婆人称余太后。所生下七男并二女,杨八郎本是收来的。杨大郎身替宋皇上,杨二郎钢剑刺胸膛。杨三郎马踩肉泥酱,杨四郎失落在番邦。杨五郎五台山上为和尚,三关口镇守的杨六郎。杨七郎高竿一命丧,群羊阵失落了杨八郎。要问我的名和姓,我本是出家的杨五郎。音像资料 1984年中国唱片社为刘茂森所唱该剧《金沙滩》灌制唱片。张掖市七一秦剧团高峰饰《五台会兄》之杨延昭(王正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