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92019-10
[ 词条 ]《台湾秦腔自乐班通讯》
台湾秦腔自乐班主办的内部戏曲刊物。1982年6月创办。总编董吉安,编委王普、吕学恭、何子文、陈绍淳、张作鹏。是该班为会员传达信息、学术交流和互通情况的不定期杂志。除辟有“聚会概述”“经费收支报告”“编辑人语”“来函照登”等固定专栏外,围绕秦腔艺术以“艺苑寻踪”“演员介绍”“学术探研”“两岸交流”等栏目发表会员和各方专家文论。陕西秦腔界评论家杨文颖、张晋元、刘恩沄等经常为其撰稿。所出刊物除分发岛内会员外,还寄赠北京、陕西、甘肃等戏剧团体和专家阅览。 -
92019-10
[ 词条 ]《艺坛花絮》
见《甘肃戏苑》。 -
92019-10
[ 词条 ]《甘肃戏苑》
戏剧期刊。原称《艺坛花絮》1981年2月创刊。甘肃省剧目工作室出版,陈剑虹主持编辑。仓肝刊初每半月一期,四开四版。主要报道艺坛动态、评价舞台演出风貌,开展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对文艺问题的讨论,反映艺术工作者的生活、要求和读者的意见。辟有“艺术经验、戏剧知识、艺术生活、名作欣赏、艺坛轶事、排练花絮、舞台新秀和艺苑文搞”等栏目。共出8期。1982年初改名《甘肃戏苑》,同时改为季刊。先由甘肃省剧目工作室出版,后改由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出版。主要发表甘肃作者创作、改编的剧本、戏剧研究文章等。并辟有杂谈、随笔、唱段分析、演员介绍、舞台生活、消息、动态等栏目。2002年改名《甘肃艺苑》。截至2012年已出版123期。 -
82019-10
[ 词条 ]贾莲香
秦腔《三滴血》中人物造型。山西五台县周家堤人,周仁祥隔壁邻居贾连成及甄氏夫妇之女。此人物属旦行,以花旦应工。初由刘箴俗扮演,后多由全巧民扮演。全巧民在《虎口缘》一折中,采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德海设计的“闪板腔”,享名一时。后吴珏瑾成为饰演此角的佼佼者。人物扮相为俊扮,梳大头,戴线尾子、辫子、水钻头搭,穿粉红绣花袄裤,系四喜带,足穿白布袜、绣花鞋。《团圆》一场则改穿红绣花袄裙。陈妙华饰《虎口缘》之周天佑、全巧民饰贾莲香(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吕荣儿
秦腔小戏《三回头》中人物造型。人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之“吕荣传”。吕荣儿配夫许升,嫖风浪荡,荣儿苦劝不听,反而吵骂不休。其父吕鸿儒见状,令女与之离婚,许升愤然写下休书,荣儿一走三返,留恋不舍,许升亦生悔意,夫妻重归于好。此人物属旦行,以小旦应工。王月华、何毓华、种玉华、崔晓钟、孟遏云、王志义、赵桂兰、余巧云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出场时俊扮,梳大头,戴线尾子,银泡头搭,穿湖色素袄裙,系四喜带,足穿白袜子、彩鞋。 -
82019-10
[ 词条 ]苏三
又名玉堂春。秦腔《玉堂春》中人物造型。人物见于冯梦龙《警世通言》小说卷二十四及《情史》、李春芳《妒奸成狱》、朱石团《玉镯记》传奇等。苏三为明代名妓,与王金龙相爱,王赴京应试,被鸨儿骗卖给山西商人沈彦龄,沈妻以药面欲毒其死,误被其夫沈彦龄食之中毒身亡,沈妻买通县官,反诬苏三所为,将苏三定成死罪。后得新官王金龙查明真相,冤情大白。该人物属旦行,以小旦应工。随鞑子、同顺儿、曾鉴堂、安鸿印、李正敏、何振中、马振华、楼英杰、张镜堂、苏玉琴、梁秋芳、苏蕊娥、孟遏云、余巧云、王晓玲、孙玉梅、肖玉玲、周秀英、熊月玲、赵桂玲、刘美丽、熊小玲、田高俐、苏凤丽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出场时俊扮,梳大头,戴发绺,银锭头面,水蓝彩绸打头,穿女罪衣罪裤,系白绣花腰巾,白鱼鱗腰包,足穿白袜子、彩鞋。带鱼鱗枷。 -
82019-10
[ 词条 ]淘气
淘气秦腔《柜中缘》中人物造型。许翠莲之兄长,是一个勤奋守业、性格爽朗、憝厚喜辣、心地良善、正直端方的庄农人。此人物属丑行,以小丑应工。苏牖民、汤绦俗、赵连壁、刘宴奎、樊新民、阎振俗、王定秦、张润民、赵文章、赵双民、李兴、毛文德、孙存蝶、徐松林等均饰演过这一角色。勾豆腐块脸,圆眼,戴蓝毡帽,穿蓝茶衣茶裤,系短白腰包,足穿白袜子、平底鞋。 -
82019-10
[ 词条 ]孙尚香
秦腔三国戏中人物造型。以此人为主要角色的秦腔剧目不多,目前仅见《回荆州》《截江救主》《别宫祭江》三出。三国时期吴国人,孙坚和吴夫人之女,孙权、孙策之妹,自幼喜好武艺,手下侍女皆带刀具,常以击剑为乐,身带利器又容姿甚美,被人们称为“枭姬”。建安十四年(209)十二月与刘备缔结政治婚姻。两国联盟破裂后,孙权将其送回东吴,夫妻从此断绝关系。此人物属旦行,在本戏中以小旦应工。清末以来,赵杰民、四州红、袁避辉、曾鉴堂、何振中、赵化俗、王晓玲、孙玉梅、部莲蕊、刘月娥、张芬莲、窦凤琴等都饰演过这一人物。其中,何振中在《回荆州》中饰演的孙尚香,典雅而端庄,羞涩而妩媚,被王绍猷评赞曰“娴雅动人,碧栖鸣凤”;王晓玲饰演此角,则又发挥了以真嗓拉腔的独特优势,高遏行云,堪为一绝。人物扮相为俊扮,《书堂含婚》一场,梳大头,戴线尾子,凤冠、流苏,水钻头面,红绒花,穿红女蟒,搭云肩,围玉带,下着白绣花裙,配以彩裤、彩鞋;《闯新府》一场,改穿黄花女帔;《赶驾》一场则加黄花斗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