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张清云
张清云(生卒年不详)清光绪秦腔演员。工老生、须生。甘肃兰州市人。擅演《下河东》之赵匡胤、《马前泼水》之朱买臣、《过玄关》之孙膑、《葫芦峪》之诸葛亮、《金沙滩》之杨继业、《破宁国》之朱亮祖、《闯宫抱斗》之黄飞虎、《琵琶记》之王延龄、韩奇等。 -
82019-10
[ 词条 ]胡彦
秦腔《金沙滩》中人物造型。陕西麟州人,五代末期北汉名将,烧勇善战,号为“无敌”。归宋后改名杨业。在抗辽战争中虽屡获大胜,却因与主帅兼国丈潘仁美意见不合,加上七郎杨延嗣曾手刃潘仁美三公子潘豹,屡遭陷害。杨业被辽军围困在陈家谷,朝廷未发一兵一卒,身边只有数十老弱残兵。《宋史?杨业传》载:“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百人,后来中箭被擒,绝食三日而亡。”称得上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该人物造型属生行,以靠把老生应工。银福子、双斌、平定儿、刘立杰、万成子、水娃子、杨绪、毛金荣、杨景成、茂盛儿、满曹子、袁克勤、王集荣、陈仁义,甘肃的三元官、王宝童、李富贵、李柄南、杨改民、文汉臣、葛正兴、郗德育、张文品、赵毓华、李夺山、刘金荣、李世英,以及新疆的“三王”(王义民、王正民、王北平),宁夏的丁醒民、张贵荣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人物扮相为俊扮,挂白三,戴白髻发,金踏蹬,扎黄软靠,搭三肩,糸红靠绸,靠腿,下穿红彩裤,足穿厚底靴。 -
82019-10
[ 词条 ]十八红
十八红(生卒年不详)清末秦腔演员。工须生,清光绪德盛班之台柱。陕西耀洲人。擅演红脸、靠甲、纱帽戏。扮王则龙眉凤眼,扮官则气度不凡。如《无影簪》之苏护、《美人图》之介子推、《法门寺》之赵廉、《老辕门》之吕蒙正,以及《满床笏》《破宁国》等戏,唱念做打,处处生色。尤其是反串《高三上坟》中的小生,更是妙趣横生,令人惊奇。 -
302019-09
[ 词条 ]七星庙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佘塘关》《紫金带》《马踏五营》。前半部为刀马旦武工戏,后半部为念做工戏。全剧为大净、老丑、武生、武旦为主的文武场面、唱做打工并重戏。含折子戏《七星庙》《马踏五营》。事出《昭代萧韶》。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收录本。另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三集收录刘汉斌、余林华口述本,山西省忻州地区戏剧研究所藏安秉琪口述北路梆子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周世宗时,佘塘关佘彪,生女赛花,才貌双全。火山王杨衮,欲娶赛花为其子继业成婚,不料佘彪将女已许孙通之子孙荣。孙、杨两家以刀枪抢婚。兵至佘塘关,杨衮锤死孙通父子,继业枪挑佘氏兄弟。赛花慕继业武艺,追至七星庙,即成婚配。七星童依次投胎,后生七员虎子。杨怀亮困赵匡胤于盘河湾,杨兖挥马连踏五营,见赵匡胤身现金龙,乃知帝王真相,即归降。 -
302019-09
[ 词条 ]赵匡胤杀院
西路、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飞龙传》《赵指挥改诗》。红生、须生唱做戏。事出《飞龙全传》第四回。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五代时,赵匡胤打死苏御史,被罚往河南充军。刑满回家,与父母祝寿。酒醉,游皇王御花园,砸金钟,毁玉罄。打死歌女,并在墙上题诗留名。其父赵指挥管辖御花园,见诗大惧,改诗名后报州部主管苏凤吉,苏限赵三日交出凶犯。匡胤不愿连累父亲,投案入狱。后狱卒焚监放赵,匡胤全家迁往耀州。 -
302019-09
[ 词条 ]沈鸿华
沈鸿华(1894~1975)秦腔演员、导演。甘肃天水市人。艺名黑巴巴,人称“内台红”“戏夫子”。1904年入天水鸿盛社学艺,师从李炳南。曾担任班社派班长和导演。因其博闻强记,十几岁时就能将鸿盛社80%的演出剧目从头背诵到尾,并对每本戏的板头、曲牌、锣鼓点子、服饰、道具了若指掌。1954年鸿盛社部分演员到兰州参加“工人剧团”,沈鸿华随团到兰,先后口述了400多个传统剧本。其中有鸿盛社的连台本戏,如列国戏30本(从《烽火戏诸侯》到《王翦》),三国戏30本(从《凤仪亭》到《六出祁山》),封神戏30本(从《女娲庙》到《火化摘星楼》)等。 -
302019-09
[ 词条 ]《西厢记》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普救寺》。小生、闺门、花旦、老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拷红》。事出唐元稹《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宋人话本《莺莺传》,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宋元戏文《崔莺莺西厢记》、元王实甫《西厢记》杂剧、陆天池《西厢记》传奇,明李日华、陆采《南西厢》传奇,佚名《后西厢》传奇、程瑞《西厢印》传奇、研雪子《翻西厢》传奇等。西路、中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莺莺害病》秦腔本,1958年长安书店刊行《拷红娘》秦腔折戏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民国时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清光绪二十九年(1893)抄存本,1980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刊行《拷红娘》秦腔折戏本。另外山西蒲州、中路梆子,云南、四川、山东、河北梆子及豫剧有同目。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二十一集收录周自然口述《长亭送别》折戏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游寺》折戏本,山东省梆子剧团刘君狄藏山东梆子抄录本等。张掖市七一秦剧团演出《西厢记》剧照(孟云提供)剧情简介 洛阳书生张珙,赴试路经蒲东,借居普救寺攻读,偶遇故相崔珏之女莺莺,二人一见钟情。时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索莺莺。崔夫人悚惧,当众声言能有退兵者,以莺莺相许。张珙使僧遣书于友人白马将军杜确,打败孙飞虎,古寺得解围。然崔夫人背言悔约,只让莺莺和张珙以兄妹相称。张无奈,遂求助于红娘,莺莺赋诗表心。张趁夜跳过花墙与莺莺相会,莺假意责之使张忧而成疾。红娘忽引莺莺至,二人相见约定终身。事为崔夫人知,拷红责问,红娘反责崔夫人失信,崔夫人自知理屈,允诺张珙中试之后方可成婚。音像资料 2006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张掖市七一剧团排演的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 -
302019-09
[ 词条 ]王文鹏
(1884-1953)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乳名双喜子。17岁时入长安鸿泰班学艺。1916年加入长庆社。常在西安、兰州、宁夏等地演出。其表演朴素自然,雅静安详。嗓音清醇脆亮,善用鼻音共鸣;唱腔变化奇巧,尤以《五丈原》唱腔,以低沉哀怨、婉转凄厉之声色,倾泄了诸葛亮弥留之际悲愤遗憾心情,有“活孔明”“死诸葛”之誉。所演《苟芦略》一剧,成为须生演员模仿的范本。擅演剧目还有《状元媒》《打王强》《四郎探母》《辕门斩子》《五子魁》《乾隆打宫》《探监》《金沙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