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考文》
西路、南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大考文》。四文丑念白戏。在演出中,四举子均取用“道贯古今”念白形式显示口技。考官仅问举子所答最末一字,举子则接此字造句回答(允许取用谐音字),而且尾句首字须与首句尾字相合。戏中,(问)我先说个“道”,(答)道贯古今;(问)今?(答)金钱落地;(问)地?(答)地下无媒婚不成;(问)成?(答)城里官员去降香;(问)香?(答)乡里娃娃娘长娘短……最后问“此”所答“此乃些许大道”,全段落在首句“道”字而结束。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手抄本。本剧讲述了明朝开科,四举子王祥、刘珍、梅进、方元应考。科场之上,四举子面对考官提问,对答如流,各显奇才。最后,方兀尚中探花,余皆进士及第。1984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王定秦、王敬乐演唱录音。 -
302019-09
[ 词条 ]全盛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初年创建于岷县。创建人翟生,乡试落第后自筹白银3000两,购置戏箱一副,办起全盛班。光绪三十四年(1909),翟生去世,戏班交由宋箱主经营。主要演员有王景成(十三红)、刘子英(刘钻杆)、侯班长、张品娃、魏子俊、六十得、石门沟宋师、高鼻子王旦、崖水于、王润润、侯大净等。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拾万金》《九华山》《花田错》《花线带》《黄河阵》《秦始皇逼宫》《五丈塬》《太湖城》《过玄关》《过河东》《蝴蝶杯》《桥梁会》等。1929年,宋箱主卒,由秦腔净角演员何联玉(何大净)接替领班。1932年,改名玉盛社,何大净为社长,主要演员有孙宝裕(烟鬼娃)、张正武、史苓华、李逸苓(孙风林)、董玉奎、曹福成等。 -
302019-09
[ 词条 ]诸葛亮吊孝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柴桑口》《江东计》《孔明哭周瑜》。须生唱做并重。事出《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冯大鹏口述秦腔《柴桑关》抄录本。另有《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五集收录韩万香口述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张继爱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宪梆子》第一集收录胡庆松口述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编》第十一集油印本,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编《河北梆子汇编》第十二集收录赵殿卿口述本,河北省艺术学校藏谷剑东整理河北梆子油印本。本剧讲述了周瑜死后,停柩柴桑口,东吴欲报仇雪恨。诸葛売卜知七日后瑜将还魂,亮不畏凶险,率赵云亲赴江东柴桑吊孝。灵前,売以朱砂丧棒击棺,使周瑜不得还魂,同时又失声痛哭,哀悼周瑜英年早逝,披肝沥胆。周瑜夫人和东吴群臣,均为感动,尽受款待后安然返回荆州。2004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兰州市秦剧团薛志秀主演的该剧光碟并出版发行。 -
302019-09
[ 词条 ]《取长沙》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战长沙》《收黄忠》《箭射盔缨》等。红生唱做并重,文武带打戏。事出《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十二集收录中路梆子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蒲州梆子抄录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严学先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八集收录韩玉昆口述本。本剧讲述了诸葛亮命关羽攻长沙,守将韩玄遣黄忠出战,不分胜负。是夜,关羽梦到以拖刀之计可胜,翌日交战,关羽果用其计使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惜其才,遂释之。次日,黄箭射关羽,故意只中其盔缨,以报关羽不斩之恩。韩玄疑黄忠通敌,欲斩,魏延讲情不允,怒杀韩玄,献长沙以降刘备。孙建敏饰魏延(左)、李昆生饰黄忠(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栗怀印
栗怀印(1930~2010)秦腔鼓师、一级演奏员a陕西西安市人1940年入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学艺,先学须生,后改习司鼓。1951年入西安易俗社担任鼓师。鼓艺精良,尤善钻研,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剧种的锣鼓经,为丰富和发展秦腔打击乐做出了一定贡献。曾为近百本戏司鼓。1953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并荣立三等功。1955年在陕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中担任《游龟山》司鼓,获音乐演奏奖。1957年、1960年先后参加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三滴血》,任司鼓。1964年在西安市首届现代戏汇演中,担任《红梅岭》司鼓,获音乐演奏奖。1981年随西安访曰代表团赴日本演出担任鼓师。系陕西省音协会会员、西安音协理事、陕西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 -
302019-09
[ 词条 ]黄鹤楼
秦腔传统小戏。须生、武生唱做戏。事出《三国志平话》、元人《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杂剧、郑瑜《黄鹤楼》杂剧及清无名氏《黄鹤楼》传奇。各路秦腔常演。沈和中代表剧目之一。其间穿插“呵翎”“窜圈椅”等特技表演。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西安纯益成书局刊行秦腔本,长安书店1955年刊行沈和中演唱秦腔本;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刊行沈和中演出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留树芳保存秦腔抄本。另有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李显之整理本,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五集中路梆子本、第七集蒲州梆子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蒲州梆子校勘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十二集戴克鑫口述抄录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八集收录冯焕卿口述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黄儒秀山东梆子抄存本。剧情简介周瑜伏兵于黄鹤楼,诓刘备过江赴宴。诸葛亮洞察其谋,命赵云保主过江。宴前,周瑜逼令刘备写下誊国文约,并吩咐部将,若无令箭,不准放其雲人下楼。危难关头,赵云打开诸葛亮临行前所赐竹节,内藏当年祭东风时诸葛亮携走周瑜令箭一枚,君臣二安然脱险。代表唱段周瑜(武小生)所唱[欢音带板]唱腔较著名。唱词为:黄风吹动长江浪,黄鹤楼上有埋藏。俺命甘宁过江往,要诓刘备过长江。黄鹤楼埋伏千员将,要害刘备一命亡,将身儿打坐在连环宝帐,等甘宁回来问其详。音像资料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存1956年沈和忠演唱该剧的录音。西安易俗社李东峰饰《黄鹤楼》之周瑜(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净行
又称花脸。传统秦腔四大行当之一。戏曲中勾脸的男性角色,除丑以外,均称为净或花脸。净角之“净”,有人解释为由“不净”一词的反义而生。因戏曲中的净行,都要用各种颜色来勾画脸谱,故取“净”而忌“脏”。秦腔剧种在净行范围内,根据戏中净角人物性格、身份、品质、相貌等特异,分为大净、毛净等角色类型,在表演上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大净又称大花脸、铜锤花脸、黑头。多指地位较高、举止稳重和特别注重唱工的净行角色。重唱工、重身段,举止庄重,性格刚直。根据性格和行为,大净又细分为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和净脸。如《铡美案》之包拯、《忠保国》之徐彦昭、《打金枝》之郭子仪、《苟家滩》之王彦章等均为大净。此外,对个别不勾脸而又特别注重念白的老年男性角色,如《锦绣图》之乔玄、《琵琶记》之王彦龄等,秦腔剧种也将其归于大净一行,或称“生扮净角”。毛净又称二花脸、二净、架子花脸。多指性格暴鲁、举止毛躁和专以复杂动作、身段表演取胜的净行角色。其种类繁多,有勇猛豪放的,也有强悍凶恶的;有正直善良的,也有歹残奸诈的,但者P重工架,重摔打。妆扮上除脸谱繁杂夕卜,多带白、红、黑扎,并插耳毛。如《取长沙》之魏延、《玉虎坠》之马武、《芦花荡》之张飞、《淤泥河》之盖苏文等皆是。副净又称把把花脸、娃娃花脸。多指性情刚烈、脾气暴猛的青壮年净角人物。妆扮上不挂须或挂楂楂须,并多插耳毛。如《乾坤带》之秦英、《下河东》之呼延赞、《游西湖》之廖寅等。此外,秦腔将武老旦也归于“副净”一行,如《串龙珠》之花云妈。常小军饰《姜维》之姜维(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穆家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同治十三年(1874)前后成立于永昌,班主穆氏(名不详)。主要演员有穆氏父子三人及王宝宝、南精沟子、郭四哥等。其初因穆氏父子喜好秦腔,闲时经常自拉自唱,在群众中产生了影响。此后穆氏请人缝制了戏衣,自制了简单的砌末,初具戏班规模,开始登合演出《走雪》《小姑贤》等秦腔折子戏,人称穆家班子。后有陕西艺人唐申来到永昌,穆氏请唐搭班唱戏并兼教练,唐将王宝宝、南精沟子、陈聋子等收为徒弟,传授技艺。在此基础上,由穆氏倡议并出资一半,城隍庙香火钱出资一半,正式购买戏箱,产权归城隍庙所有,供戏班无偿使用。穆氏任箱主,唐申任领班,始唱卖戏。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清官册》《梅花阵》《三元扫北》《唐王游地狱》等十余本。后因穆氏年迈,由唐申任箱主。解体年代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