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王笃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十九年(1894)由正宁宫河人王笃组建。主要成员有须生墩子红、张长章、姜五得,旦角麦顺子,前场秋顺子等。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玉虎坠》《紫霞宫》《回荆州》《金台将》《春秋笔》等。活动区域主要在正宁、彬县等地,还在西安设地摊演过戏。解散年代不详。 -
302019-09
[ 词条 ]张宝华
张宝华(1933~)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1951年开始在咸阳大众剧团任板胡演奏员。1953年调西安易俗社,成为该社首席琴师。长期从事秦腔板胡演奏。先后为《三滴血》《火焰驹》《游龟山》《夺锦楼》《软玉屏》《双锦衣》《红梅岭》《智取威虎山》等50余本戏主奏操琴。演奏上,指法多变,引弓刚劲,轻松自如,清晰干净。《三滴血》《火焰驹》伴奏为其代表作。《游龟山》伴奏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音乐一等奖;1979年赴京演出《西安事变》获集体一等奖。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高台乐善堡忠义班
甘肃秦腔班社。创建年代无考。据现存资料明洪武十一年(1378)就已存在。因当地居民皆从山西迁来,好乐(唱戏)好善(信佛),遂将“大寨子”堡名改为“乐善”,戏班子亦名“乐善”。又因该戏班是亦农亦艺、以艺为主的江湖班,最早以演唱曲子为主,至清乾隆时依然沿袭曲子、秦腔“两下锅”的演出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甘肃文化主管部门调查发现“洪武十一年整建乐善忠义班”字样账簿一卷,并从该班班址关帝庙戏楼发现一副残缺庄王神像及一个眉子碗;还在戏楼“续文匾”上发现该班历次购置戏箱的记载。其中最早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殷启运箱主购置戏箱的记述。 -
302019-09
[ 词条 ]《白水滩》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通天犀》《十一郎》《血溅万花楼》。须生、武旦、大净唱做工戏。含折子戏《起解》《面虎》。事出清人《通天犀》传奇。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本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温玉堂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二龙山华世春起兵反朝,明世宗命罗廷和其子罗通出征,生擒华世春,解京途中被华妹碧莲劫去。罗通得樵夫木易援助,退敌回京。西安易俗社王醒民饰《白水滩》之青面虎(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润儿
润儿(生卒年不详)光绪末叶陕西秦腔演员。艺名花旦,驰名东。功力老到,不同凡庸。擅演剧目有《双官诰》《四贤册》《三上轿》《牧羊卷》《断桥亭》《雷峰塔》等唱工戏。 -
302019-09
[ 词条 ]《虎牢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伐董卓》《百官宴》。二净、须生、武小生唱做打并重戏。含折戏《三战吕布》,可单独演出。事见元郑德辉《虎牢关三战吕布》杂剧及《三国演义》第三、四、五回。中路、西路、东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山西中路、上党梆子,云南、河北梆子、豫剧、怀调均有同目。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西安市文联秦腔抄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十二集戴克鑫口述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董卓设百官宴,款待各路诸侯。宴中吕布密报袁绍欲杀董卓,袁绍闻讯,反出百官宴。后王允与曹操谋诛董卓未遂,奔袁绍帐下。董识曹计,命华雄、吕布镇守汜水关御曹。刘备、张飞、关羽经汜水关三战吕布,关羽斩华雄于马下。 -
302019-09
[ 词条 ]王蔼民
王蔼民(1919~2007)秦腔一级导演。西安易俗社第九期学员,师从秦腔名家呼延甲子和唐虎臣。早年从事武行表演,有秦腔“武生一绝”之誉。曾扮演《盘肠战》中的罗通、《四杰村》中的于谦、《狮子楼》中的武松、《将相和》中的秦王。曾任西安易俗社艺委会副主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事戏曲导演工作,先后排演出秦腔历史剧《黑旋风李逵》《反徐州》《桃花扇》《西安事变》《沙家浜》《平原作战》《万水千山》《白龙口》等。在秦腔界享有较高声誉和威望,曾参加过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剧汇演。1953年赴朝鲜参加慰问志愿军演出。1981年赴京参加全国戏剧汇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302019-09
[ 词条 ]天仙配
《天仙配》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天河配》《百日缘》《槐荫会》《卖身葬父》。小旦、贫生反串武生唱做并重。事出汉刘向《孝子传》,另有曹植《灵芝篇》、干宝《捜神记》及唐叙事赋《董永行孝》、宋元《董永遇仙记》话本等。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刘兆元清光绪二十年及王万种清光绪三十二年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董永卖身葬父,孝心感动玉帝。玉帝命七女下凡,经槐荫老树撮合,与董永结为百日夫妻。玉帝又授董永武艺,边关立功,得胜还朝,七女产得一子,取名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