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272019-11
[ 新闻 ]甘肃秦腔惠民演出活动拉开序幕
锣鼓铿锵,秦韵激昂。由梅花奖得主苏凤丽主演的大型秦腔现代戏《八月十五月儿圆》在兰州黄河剧院连续上演,以此拉开了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秦腔惠民演出活动的序幕。来源:腾讯网 -
62019-11
[ 新闻 ]陕西省文化厅
来源: -
132019-12
[ 新闻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全集)
来源: -
102020-01
[ 词条 ]椅子功
椅子功秦腔利用道具表演技艺的一种。演员借助坐椅道具进行各种表演的技巧。秦腔转椅功,可分内转和外转两种。基本动作是:一手掌按椅背一角,将椅身倾斜,用对角椅脚外沿着地,以通过接点与着地点的直线为转动中轴,肘关节为主要摆动中心,掌心圆形运转,使椅子旋转起来。因掌心运动方向的不同,形成内转与外转两种动作。表演时,臂部动荡不宜过大,身体略向椅侧倾斜,另一只手可采用亮高、低单膀或叉腰等姿势。转椅动作在秦腔中多用来表现较为强烈的感情。如《破洪州》中穆桂英身负破阵重任,面临强敌,却又临产,即穿插转椅表演,表现了她强忍剧痛、立破顽敌的焦急心情。 -
172019-10
[ 词条 ]念白
念白亦称“道白”“白口”等。秦腔“四功”表现之一。虽属语言范畴,却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而是在关中语言基础上,经过音乐化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语言,它同唱腔一样以人声表现出来。因此,既与唱腔相对,又与唱腔相通。戏中二者综合运用,各有侧重,并在相互转换、衔接、对比、衬托、互补中,共同完成艺术创作。秦腔念白不仅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和音韵美,表演上也和唱腔一样,总离不开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垫打。不同的剧目与不同的演员,按照不同题材与不同条件,对其唱腔与念白,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与偏爱,有人重唱,有人重白。有些戏偏重于发挥念白的功能,故称为“白口戏”。秦腔以念白为主的戏有《抱琵琶》(《铡美案》中一折)和《草坡面理》等。秦腔念白依其加工程度和不同的艺术处理与用场,有韵白、本白、诗白、自报家门、背供、搭架子等。①韵白。与本白相对。四声、尖团、吐字、归韵,均以关中语为标准。强调其鲜明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以及语言修辞的文学气韵,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朗诵衙周。传统秦腔剧目中的生、旦、净、丑念白,皆以韵白为主,唯小丑角色有时多杂以本白。②本白。与韵白相对。四声、尖团、吐字、归韵虽与韵白相通,但其音乐气韵不及韵白鲜明,修辞也接近生活语言,由于浅显而更重机趣,反倒形成韵白所难比及的艺术特色。秦腔传统戏里,身份卑微的酒保、堂倌、花子、脚夫等下层小丑人物,大都取用本白对话来插科打诨,并在同韵白的结合、交替、对比中,更显得妙趣横生、亲切感人等艺术优长。秦腔《荒郊义救》之仁义、《打草鞋》之黑宝念白中,皆贯穿着这一念白形式。③自报家门。秦腔念白的一种。与其他剧种通用。人物首次登场时,自我介绍姓名、籍贯、身世和规定戏剧情境的一种念白。通常接在“坐场诗”之后,剧中非主要人物如下书人、中军、门官等,则接在“上场引”之后。如秦腔《三回头》吕鸿儒“自报家门”:老生吕鸿儒,江南人氏,小女荣儿,嫁于许升为妻……④背供。也称“打背供”。秦腔念白的一种。角色在一旁评价对方或表述本人内心活动的一种念白表演。一般均假设对方或同台其他角色未能听见,并同观众直接进行交流。因此,“背供”便成为戏剧人物向观众直接评述戏剧事件的艺术手段之一。⑤搭架子。简称“搭架”,也称“搭腔”。秦腔念白的一种。场上人物与不上场剧外人物的对话。《五典坡赶坡》中,后台不上场的妇人回答前台薛平贵问话,即称“搭架子”。“搭架”既可指派专人,也可由检场人代之。 -
82019-10
[ 词条 ]魏葆
魏葆(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年间秦腔演员。工须生、老生。陕西人。艺名魏吊爷。天水西秦鸿盛社最早的演员之一。人称“戏贡爷”。代表剧目有《庄子三探妻》之庄周、《伯牙抚琴》之俞伯牙、《表功》之秦琼、《醉写》之李白、《放饭》之朱春登等。一生指点过众多演员学习,如曹应辰、谢玉堂、罗树得等。此外,其第三子魏启元也在秦腔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
82019-10
[ 词条 ]贺庆
贺庆(生卒年不详)清光绪秦腔演员。工须生,兼及老生、小生等。陕西人。人称“贺死人”。天水西秦鸿盛社最早的演员之一。擅演的角色有《逃国》之伍员、《狸猫换太子》之陈琳、《截江救主》之起云、《八义图》之赵盾、《走雪》之曹福等。 -
82019-10
[ 词条 ]东城子
东城子(1895~1939)清光绪秦腔演员。工须生,兼演旦行。甘肃通渭县人。真名王进民,10岁在家乡跟班学艺,先工旦后易须生。出师后在武山搭班。1929年与甘谷旦角演员李岁热相约,到甘谷搭班卖戏,名震一时。1934年,任建清创建“祥盛社”后,慕其名声邀其入伙,遂成该社台柱。嗓音圆润,表演洒脱飘逸,精巧娴熟,为任建清所器重。擅长文须生和旦角,有时在一出戏同时扮演男女角色,为人称奇。如在《劈山救母》中既扮王桂英,又饰二郎神《闯宫抱斗》前扮抱柱的梅伯,后扮抱斗的姜后。演须生戏,口条、帽翘功夫都十分出色,口条弹到纱帽翘上又轻轻回弹下来,显得潇洒利落;帽翘左停右摆,左摆右停,表演十分顺手。擅演《皇姑打朝》之福吉女、《杀驿》之吴承恩、《花田错》之鲁智深、《善士亭》之孟月华、《赶坡》之王宝钏、《辕门斩子》之杨延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