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侯家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初年康县大堡子首富侯化歧创办。光绪十六年(1890)取名兴盛班。箱主由侯家世袭,相传侯化歧、侯兆基、侯树义三代。至民国初年,曹洪有为该班之领班长。每年春节庙会,在康县县、武都等地演出。上演剧目有封神戏、三国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和其他传统戏约300多本。土地改革中戏箱被没收,交康县文化馆保存。戏班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苏武牧羊》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苏武回国》。老生、须生唱做戏。含折子戏《苏武牧羊》。事出《前汉书苏建传》。另有宋元戏文《苏武牧羊记》、元周伸彬《苏武持节》杂剧、明《牧羊记》传奇等。各路秦腔常演。郗德育、李夺山、黄致中、陈基来、苏育民、袁兴民等代表剧目之一。麻晓芹饰李陵、闫怀智饰苏武(孟云提供)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多用李逸僧改编本。豫剧、蒲剧、平调、河北梆子有同目,情节各有不同。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同名本,西安纯益成书局刊行同名本,西安同兴书局同名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苏育民演唱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九集书录抄存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六集录有刘和三口述本。剧情简介 汉朝中郎将苏武,奉旨往北方诸另宣慰,被匈奴劫持,并使李陵劝其投降。苏武宁死而不辱节,单于令其北海牧羊。汉几经与匈奴交涉,匈奴均伪称苏武已死。后苏武修书,缚于南飞鸿雁足下,为汉所得,乃再向匈奴索讨苏武,匈奴无奈,只好放苏而归。代表唱段《牧羊》一场苏武有[苦音尖板]转[慢板][二六板]唱腔较著名。唱词为:汉苏武在北海身体困坏,忍不住伤心泪痛洒胸怀。为国家来讲和免受灾害,谁料想狗番奴巧计安排。他命那卖国贼将我款待,又劝我投降北国与他做奴才。我岂肯背叛祖国贪图荣华自安泰,骂的那卖国贼子一个一个头难抬。我不从他将我囚在北海,又命我牧羊郊外来。身上无衣难遮盖,肚内无食饥难挨。我有心舍身跳北海,诚恐落个无用才。无奈何忍饥受饿冒风披雪饥寒交迫再忍耐,苍天爷何一日把眼睁开。音像资料 1959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为苏育民演唱的该剧唱腔录音。1982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为温警学演唱的该剧唱腔录音,中国唱片社分别灌制唱片。 -
302019-09
[ 词条 ]戏谚
秦腔艺人中流传的具有哲理性、科学性、知识性的顺口溜。是艺人在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后,把演戏方面摸索出来的诀窍用凝练、精辟、准确、精巧和通俗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戏i彦体制短小,多为一句或者两句,一句者如“一脸神气两眼灵”“七分场面三分唱”等,两句者如“煮肉凭汤,唱戏凭腔”“先看一步走,再看一张手”等,都是秦腔艺人从艺经验的总结和理想智慧的结晶,对后继者具有很高借鉴、指导价值。观众也常通过戏谤的创编表达看戏的心得,如“看了《血泪仇》,眼泪似水流”“宁看天喜子的《放饭》,不坐金銮宝殿”“看了党甘亭的《慈云庵》,哪怕回去没盘缠”等。 -
302019-09
[ 词条 ]《对罗帕》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张清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明末,杨总元卖身葬父,林永先怜其孝,收留之,并着书馆攻读。杨的孝心感动玉帝,敕五义山圣宫娘娘与之婚配。圣宫娘娘假借林女孝莲之名到书馆与杨成亲,并产子起名玄儿。孝莲姐夫余双梅闻之,三探书馆,均遭圣宫娘娘戏弄。三载姻缘完满,说明实情,圣宫娘娘带子回山,临去赠半幅罗帕。林永先将孝莲许杨为妻。后玄儿下山,父子对罗帕相认。段艺兵饰《斩韩信》之韩信(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司马茂夜断阴曹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张英反汉》《夜断七贤》等。正生、须生、武生唱做戏。事出元至治本《三国志平话》《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阴》、清涂石麒《大转轮》杂剧及嵇永仁《读离骚》。西路、南路秦腔剧目。现存版本有清光绪三年陕西三元堂梓行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贾列贤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汉灵帝时,侍郎窦文进因保奏张刚、张英兄弟,被梁冀所害。窦之门客司马茂告于玉帝,玉帝使冥王收司马茂灵魂赴阴间审理四大积案,茂一一审清,并将侍郎窦文进被梁冀所害一案亦俱审清,即令还阳,梁冀被除,人间沉冤昭雪。 -
302019-09
[ 词条 ]取洛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光武山》《破洛阳》。生、武生、二净唱做打并重。事出《东汉演义》第五十回,《赐绣球》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蒲州、北路梆子存抄本,蒲剧团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刘秀命邓禹为帅攻打洛阳,乃用激将法使马武怒返太行山。洛阳守将苏显闻知,路拦马武劝降。邓禹即派吴汉、岑彭、姚期、杜茂迎敌,马武生擒苏显,攻破洛阳,王莽擒获,刘秀欲赦之,马武不从,乃绑斩首。 -
302019-09
[ 词条 ]坐堂
秦腔演出习俗。戏班在庙会演出期间,常常配合农民“进香”活动。“进香”就是人们端着香盘进庙给神供奉香火,并有农民自发组织的锣鼓队不停地敲击助兴。锣鼓队虽不“进香”,却在台前绕场打“转圈鼓”。这时,戏班便要出一名演员,化装成头戴纱帽,身着补服的县官,正襟危坐于舞台正中,虽不做任何唱念表演,双目却始终不离台下锣鼓队,直至锣鼓结束方可下场。即谓“坐堂”。据传,“坐堂”也是表示官方对庙会活动管理权和监督权的象征。 -
302019-09
[ 词条 ]郗旭铠
郗旭铠(1964~ )秦腔演员。女。主工正旦,兼演小旦。1978年参加工作,现为西宁市秦剧团演员,并任该团党支部书记。在舞台生涯中塑造了《白蛇传》之白素贞、《铡美案》之秦香莲、《劈山救母》之三圣母、《游西湖》之李慧娘、《寇准罢宴》之寇夫人以.及现代戏《湟水情》之阿琪、《毁灭》之肖芝等众多不同艺术形象,并多次获奖,同时还擅长主持各种大型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