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8 条相关资源
-
92019-10
[ 词条 ]中国秦腔发展基地
中国戏剧家协会为“发展先进文化、弘扬秦腔艺术、增进文化交流、繁荣戏剧舞台”,于2005年确定兰州市为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常设举办地,并命名兰州市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成为全国确立的第一个中国戏曲发展基地。 -
92019-10
[ 词条 ]秦腔光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秦腔CD光盘开始出版,不仅五省(区)音像出版部门组织拍摄,还相继出现多家私营影视有限责任公司推出自己的产品。西北较大的私营影视企业有两家,即陕西省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省百通影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家公司的CD、VCD、DVD秦腔光碟制品,所占市场份额最大。仅甘肃省百通影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挖掘录制的秦腔传统剧目达400多本(折),精心打造制作的DVD《百部秦腔大系》由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相继出版发行。 -
92019-10
[ 词条 ]《台湾秦腔自乐班通讯》
台湾秦腔自乐班主办的内部戏曲刊物。1982年6月创办。总编董吉安,编委王普、吕学恭、何子文、陈绍淳、张作鹏。是该班为会员传达信息、学术交流和互通情况的不定期杂志。除辟有“聚会概述”“经费收支报告”“编辑人语”“来函照登”等固定专栏外,围绕秦腔艺术以“艺苑寻踪”“演员介绍”“学术探研”“两岸交流”等栏目发表会员和各方专家文论。陕西秦腔界评论家杨文颖、张晋元、刘恩沄等经常为其撰稿。所出刊物除分发岛内会员外,还寄赠北京、陕西、甘肃等戏剧团体和专家阅览。 -
92019-10
[ 词条 ]秦腔百名演员唱腔集锦
秦腔音响资料。共15盒。1982年7月由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中国唱片社(后改为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选编了1934~1982年近50年间的秦腔音响资料。包括一些主要秦腔团体不同时期、各类行当、多种风格流派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共100人的108个唱段。每位演员都有一段简介,包括生卒年、艺术经历、艺术风格、特点等,还附有唱词原文。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一览表盒号-带面-内容1A 1.李正敏《探窑》2.陈雨农《断桥》3.刘毓中《祭灵》 B 4.王谋儿《辕门斩子》5.朱林逢《断桥》6.王文鹏《辕门斩子》2A 7.苏育民《打柴劝弟》《激友》8.晋福长《杨三小》9.王天民《柜中缘》10.田德年《铡美案》 B 11.杨金声《白蛇传压发》12.何振中《赶坡》13.孟遏云《女起解》3A 14.张德明《诸葛撑船》15.宋上华《杀狗劝妻》16.王集荣《法门寺》 B 17.李正华《岳母刺字》18.阎振俗《打砂锅》19.李甲宝《卖苗郎》4A 20.刘易平《辕门斩子》21.袁克勤《斩李广》 B 22.张建民《赤桑镇》23.苏蕊娥《花亭相会》24.康正绪《大报仇》5A 25.杨金凤《三对面》26.杨令俗《杀狗劝妻》27.李可易《敬德洗马》28.李夕岚《两个女红军》29.张新华《藏舟》 B 30.王仲华《黑旋风李逵》31.李爱云《三轿》32.刘化鹏《戚继光斩子》6A 33.王玉琴《三娘教子》34.樊新民《三滴血》35.李正斌《南北会》36.王辅生《看女》 B 37.吕明发《伍员国》38.马蓝鱼《鬼怨》39.颜春芩《反西凉》7A 40.殷守中《游西湖游湖》41.董化清《三上轿》42.阎更平《徐策跑城》43.余巧云《柳林写状》 B 44.贠安民《金沙滩》45.赵桂兰《三回头》46.焦晓春《葫芦峪》47.查俊卿《罗汉钱》8A 48.乔新贤《朱春登放饭》49.张彩香《昭君出塞》50.杨天易《镇台念书》 B 51.任哲中《周仁回府》52.肖若兰《扫窗会》《于无声处》9A 53.赵桂琴《第一个浪头》54.姚裕国《将相和》5.5李应贞《断桥》56.陈振民《八件衣》57.雷震中《红梅岭》 B 58.周辅国《三对面》59.傅凤琴《屈原》60.雷开元《劈山救母》61.肖玉玲《火焰驹》10A 62.陈仁义《下河东》63.申水琴《铡美案》64.李爱琴《周仁回府》 B 65.宁秀云《走上新路》66.贠宗汉《血泪仇》67.刘棣华《西安事变》68华美丽《斩秦英》11A 69.刘茹慧《辕门斩子》70.郝彩凤《祝福》71.尹良俗《西安事变》 B 72.郭明霞《赶坡》73.王君秋《铜台破辽》74.南琴秀《杀庙》75.全巧民《三滴血`朝山》12A 76.崔惠芳《龙江颂》77.阎瑞民《司马迁》78.舒曼莉《江姐》79.曹海棠《柜中缘》 B 80.陈妙华《卖水》81.李买刚《包公赔情》82.张咏华《红灯照》13A 83.张惠霞《斩鸿恩》84.郭葆华《西安事变》85.王麦兰《双镯记》 B86.贺美丽《周仁回府》87.蔡志诚《断桥》88.李淑贤《小包公》89.张燕《陈妙常》14A 90.马友仙《洪湖赤卫队》91.李兴《杨三小》92.郝宝珍《打神告庙》 B 93.昝金香《马嵬坡》94.高信民《出棠邑》95.霍惠君《打金枝》15A 96.马金仙《断桥》97.常云芳《血手印》98.卫宝善《卧虎令》99.杜秀霞《人面桃花》 B 100.杨凤兰《二进宫》附①肖若兰《三滴血缔婚》②任哲中、郝彩凤《祝福》片段 -
92019-10
[ 词条 ]《艺坛花絮》
见《甘肃戏苑》。 -
92019-10
[ 词条 ]《甘肃戏苑》
戏剧期刊。原称《艺坛花絮》1981年2月创刊。甘肃省剧目工作室出版,陈剑虹主持编辑。仓肝刊初每半月一期,四开四版。主要报道艺坛动态、评价舞台演出风貌,开展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对文艺问题的讨论,反映艺术工作者的生活、要求和读者的意见。辟有“艺术经验、戏剧知识、艺术生活、名作欣赏、艺坛轶事、排练花絮、舞台新秀和艺苑文搞”等栏目。共出8期。1982年初改名《甘肃戏苑》,同时改为季刊。先由甘肃省剧目工作室出版,后改由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出版。主要发表甘肃作者创作、改编的剧本、戏剧研究文章等。并辟有杂谈、随笔、唱段分析、演员介绍、舞台生活、消息、动态等栏目。2002年改名《甘肃艺苑》。截至2012年已出版123期。 -
82019-10
[ 词条 ]贾莲香
秦腔《三滴血》中人物造型。山西五台县周家堤人,周仁祥隔壁邻居贾连成及甄氏夫妇之女。此人物属旦行,以花旦应工。初由刘箴俗扮演,后多由全巧民扮演。全巧民在《虎口缘》一折中,采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德海设计的“闪板腔”,享名一时。后吴珏瑾成为饰演此角的佼佼者。人物扮相为俊扮,梳大头,戴线尾子、辫子、水钻头搭,穿粉红绣花袄裤,系四喜带,足穿白布袜、绣花鞋。《团圆》一场则改穿红绣花袄裙。陈妙华饰《虎口缘》之周天佑、全巧民饰贾莲香(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吕荣儿
秦腔小戏《三回头》中人物造型。人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之“吕荣传”。吕荣儿配夫许升,嫖风浪荡,荣儿苦劝不听,反而吵骂不休。其父吕鸿儒见状,令女与之离婚,许升愤然写下休书,荣儿一走三返,留恋不舍,许升亦生悔意,夫妻重归于好。此人物属旦行,以小旦应工。王月华、何毓华、种玉华、崔晓钟、孟遏云、王志义、赵桂兰、余巧云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出场时俊扮,梳大头,戴线尾子,银泡头搭,穿湖色素袄裙,系四喜带,足穿白袜子、彩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