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水泅子
水泅子(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秦腔演员。工丑。在渭河南北极负盛名,人称一时之滑稽大王。少时亦习武功,后因西路秦腔不大重武,故演出不肯卖力。他饰演《玉虎坠》之贺其卷时,表演角色身份恰到好处;演《杀四门》尤为拿手;演《盗扇》一剧时,能于两张桌椅脚上举鼎。王绍猷《秦腔记闻》评赞曰:“登场献笑,深涵精义,俗不伤雅,动辄有趣。” -
82019-10
[ 词条 ]《反徐州》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马健翎整理。须生、武生、净角唱做戏。事出传统秦腔、同州梆子本戏《串龙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元顺帝时,贵族完颜佗与子完颜龙出猎借水,剁去花云妻之手,又以贩私盐为罪名收押花云舅郭广卿,并诬赖典当袓传串龙珠之侯伯卿为盗,牵连典肆主人康茂才,送交州衙追赃问罪。州官徐达秉公判案,被完颜父子革职。义军头目郭广卿愤之,打死继任州官,劝徐达起义。花云搬来梵王宫僧兵,一战杀死完颜父子,集兵焚王宫,拥徐达起义。 -
82019-10
[ 词条 ]《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
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省艺术(戏曲)研究所合编。199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梆子戏剧目4000余个,按剧目产生时代为序,分为4编。甲编为明清时期剧目,乙编为民国时期剧目,丙编为民主革命时期剧目,丁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的剧目。各词目之释文,按剧名、类别、剧情、别名、剧种、作者、特色、本事、存佚等项目编写。 -
82019-10
[ 词条 ]王景民
王景民(1917~2000)秦腔演员。工净。陕西人。1939年到甘肃,先后在兰州众兴社、振兴社、盟胜社挂牌唱戏。后到玉门油矿秦剧团。晚年落脚于酒泉地区秦剧团。体形魁梧,演戏卖劲,并有耍牙特技。早年不善唱工,后来嗓音转润,开始饰演包拯等大花脸角色。擅演剧目有《淤泥河》《荆柯刺秦》《芦花荡》等。 -
82019-10
[ 词条 ]《甘肃秦腔唱论》
秦腔唱派理论专著。甘肃艺术研究丛书之二。王正强著。1990年甘肃文化艺术研究所出版。分5章。第一章为引言,通过引证阐述了甘肃秦腔唱腔音乐及其艺术个性形成与沉浮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以生行、旦行、净行与丑行各行当唱腔谱例和念白实例进行分析,通过与陕西秦腔唱腔音乐的比较研究,从中寻绎甘肃秦腔唱腔音乐在其旋律、节奏、结构、调式乃至演唱发声等方面的声韵规律与美学特征。书写附有“特殊记谱符号说明”和“武场击乐字谱说明”。 -
82019-10
[ 词条 ]弦索曲牌
亦称丝弦曲牌。弦、管、弹文场乐器所奏牌子曲的总称。有欢、苦音之分,如[欢音小开门][苦音小开门][欢音永寿庵][苦音永寿庵][欢音跳门坎][苦音跳门坎]等。属欢音类的曲牌有[纱窗外][一朵鲜花][抱妆台][大柳叶青][小柳叶青][珍珠倒卷帘][父子进山][开柜箱][花梆子]等,大都用于打扫厅堂、做针线活,生角挑担、旦角耍手帕、净角走碎步,丑角宽衣、抖肩、挤眼、歪嘴等。秦腔《打柴劝弟》《拾玉镯》《拜台》《小姑贤》等戏,便用[开柜箱][花梆子]等配合陈勋挑担、孙玉娇绣花、司马懿模拟女性舞蹈、姚氏抖肩和小跑等表演。苦音类曲牌有[杀妲己][柳青娘][纺棉花][张良归山][十月花][小妹妹]等,多用于灵堂、祭奠、回忆等伤感场面。演奏时还用鼓板掌拍、碰铃击节、手锣领奏来配合表演。大伤大悲场面还要加奏唢呐、笙管等,改小铜器为大铜器,碰铃击节也须换成铰子。秦腔《杨门女将》一剧,杨宗保寿堂变灵堂之后,所奏[柳青娘]曲牌的处理即是如此。所有曲牌,根据表演需要,都可进行多次反复,甚至多曲联套形成套曲。《柜中缘》中许翠莲门口做针线活,就用[开柜箱][花梆子]联套,表现了许翠莲从选色、穿针、引线、捻线、捋线、咬线头、弹线、绣花等表演的全过程。《游西湖鬼怨》一场,配合李慧娘甩袖圆场、缩身卧鱼等身段表演所奏曲牌,便由[纺棉花][怨恨曲]联套而成。《游龟山》后本“洞房”所奏[五更愁],又以[大八板]为引子,其后数曲联套,分别渲染了一更三点、二更四点、三更三点、四更二点和五更三点不同时段田玉川与卢秀英各自所持不同心理。永寿庵 秦腔曲牌。仅有弦索曲牌,含[欢音永寿庵][苦音永寿庵]两调。[苦音永寿庵]的速度缓慢,曲式方整,每一乐句均有反复,手锣领奏、碰铃掌板、牙子击眼,强弱对比分明,宜于烘托人物伤感、凄凉之情。秦腔《双罗衫》《穷人计》《火焰驹》等戏有用。[欢音永寿庵]与[苦音永寿庵]曲同而调异,奏速稍快,较温馨,多配合旦角梳妆打扮、做针线活,《二度梅》《红鸾禧》《法门寺》等戏有用。杀妲己 秦腔曲牌。仅有弦索曲牌,虽分[欢音杀妲己][苦音杀妲己]两调,但基本属于苦音系。多用于表现痛苦的述说和忧伤的回忆。秦腔《八义图》中程婴以杵臼等八义士绘制挂图,向孤儿讲述救赵氏之事时,便用它来烘托大段道白。若将演奏速度加快,苦音又可生出欢快之情,用于排宴等场面,故名[欢音杀妲己],其曲实为同体。普庵咒 又名《释谈章》。秦腔曲牌。仅弦索曲牌,只有[欢音永寿庵]一调。最早为琴曲或琵琶曲。初见于明明万历二十年(1592)的《三教同声琴谱》。另有华秋苹编《琵琶谱》卷上收[普庵咒]同名曲两首。陈牧夫称,普庵是宋代著名僧人。秦腔弦索曲牌[普庵咒]为四四拍子,慢板如歌。在招亲、打扫、摆宴、祝寿等喜庆场面演奏较多。传统演奏中,板胡定弦为内4外1,二胡定弦为内1外5。碰铃掌板、水子击节、小铜器伴奏,旋律、鼓点还可加花加点,更增添了乐曲的轻快和温馨气氛。秦腔《花亭相会》中牛相府招亲,《铁冠图》中张宗源、窦治亨府中摆宴,《香山还愿》中老王携皇后香山寺还愿等,均以此曲牌配合表演。 -
82019-10
[ 词条 ]风入松
秦腔曲牌。传为猫康所作。成为曲牌后,北曲属双调,南曲属仙吕宫双调,在昆曲中常在双调套曲内使用。京届也作为大字牌子演唱,用于行路、发兵等场面。秦腔中的[风入松]为唢呐曲牌,由于节奏明快跳跃,旋律刚劲有力,多配合舞剑等动作表演,秦腔《群英会》舞剑时此。牌还以三段使用,分别用于立约、画押、书写文字等场合。《荆轲刺秦》中荆轲当殿向秦王献图时,双唢呐即奏[风入松]曲牌。类似的唢呐曲牌还有[三眼腔],《四进士》中巡按毛朋私访,于柳林替杨素时的三眼腔。 -
82019-10
[ 词条 ]《三曹父子》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蔡立人编剧。须生、小生、小旦、正旦、净角唱做戏。西安市五一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汉魏之际,曹植于邺城洛水之滨,与落难美女甄宓相遇,互生爱慕之情。突然袁绍兵至,抢走甄宓。两年后,曹军占领郷城,鄄宓又被曹操许与曹丕为妻。丕妒心甚重,设陷灌醉曹植,使其贻误军机而贬为临淄侯。曹丕称帝后,诛杀异己,毒死两个亲兄弟,为迫害曹植,命其七步之内赋诗一首。植未行七步,吟诗即成,才免遭一死。曹丕逆行,引起青州兵变,曹丕又利用甄宓与曹植旧情,让其劝说曹植往青州安抚。甄宓见了曹植,互吐肺腑之言后,投入洛水自尽。曹植怀抱二人当年定情之物金缕玉带枕,心残魂断,长恨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