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汉宫案》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陈稚延编剧。武生、彩旦、正旦唱做戏。事出《史记吕后本纪》。本剧讲述了汉刘邦年老,吕雉与审食其密谋,欲夺汉室江山。刘邦临终诏托陈平,翦除诸吕,被吕雉撕毁遗诏。刘邦驾崩,吕雉酷刑将戚夫人变成歲并毒死太子如意,遂篡位专权。 -
82019-10
[ 词条 ]《五雷阵》
《五雷阵》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阴五雷》《阴魂阵》《倒打毛贲》等。净角为主唱做武打并重。事出《剑锋春秋》鼓词、《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许德俊口述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也有此藏录本,另有北路梆子本、山东梆子抄录本、中路梆子抄录本以及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编《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集录刘和三口述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东路掷子》弟八集收录房源成口述本等。本剧讲述了秦王遣大将王翦灭燕,燕王纳周奇奏,由孙膑率兵抗之。左道门人毛贲,使王翦领来赢政之王冠,摆下五雷阵,慑去孙膑魂魄,压于油山之下。孙膑师弟毛遂知情后,以地遁之术来见孙膑,方知只有八宝九转还阳丹才可救活孙命。毛遂便从王禅老袓处骗得丹药,又从太上老君处盗来太极图,击毙毛贲,压王翦于五雷阵下。 -
82019-10
[ 词条 ]梢子功
梢子功又称“甩发功”“甩梢子”“抡梢子”等。秦腔借助服饰表演技艺的一种。“梢子”即角色头顶扎束的一络长发。秦腔之黑三络须生、武生、各类小生,以及包“大头”的旦角等,皆都备之。一般藏在帽盔之内(旦角束为发髻),一旦丢盔落帽,或者去掉发垫便可露出。在表现角色紧迫焦急情绪时,演员便将梢子连续甩动。舞动梢子的技术,即称“梢子功”。男性角色的“甩梢子”讲究颇多,可归纳为“抡、盘、旋、甩、挑、冲、闪、绕“八法。 -
82019-10
[ 词条 ]《青丝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赵静铭编剧。小生、正旦唱工戏。事出《后汉书?宋弘传》。1983年渭南县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东汉光武年间,长安居士宋弘与妻香娘,隐居深山,得御史中丞宣秉推荐,到京都洛阳赴任大司空。时光武帝之姐湖阳公主失偶,另择新配,相中宋弘,宋以家有妻室为由不可从诏。光武帝又从姐言,下旨定亲,宋抗旨不从,终被削官为民,归回长安,与妻香娘团聚。 -
82019-10
[ 词条 ]翎子功
翎子功又称“雉尾功”“耍翎子”。秦腔借助服饰表演技艺的一种。“翎子”即雉尾(野鸡尾毛),是插在英俊生旦、武将及番邦男女将领所戴头盔上的装饰性道具。一般为两只,长80~100厘米,用于帮助演员表演各种优美的舞蹈,加强感情的表达,由此形成一套繁难的表演技巧。饰演秦腔《黄鹤楼》中周瑜、《白门楼》中吕布,及《穆柯寨》中穆桂英、《下南唐》中刘金定等角色的演员,都须具备高超的“翎子功”技艺。其演技大致可概括为“摆、绕、拉、按、抖、噙、竖、颤,八法。 -
82019-10
[ 词条 ]《孝廉弑母》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宁世钧编剧。丑、须生、老旦唱做戏。1986年陕西省凤翔县人民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东汉时,浪荡子贾孝因赌卖母,家破人散,沦为乞儿。贾孝以为母死,以乞讨孝祭亡母,被吏部曹沈忠举为孝廉,并招为吏部曹佳婿。后贾母寻儿进京,危及孝廉性命和吏部曹前程,遂设计杀母告终。 -
82019-10
[ 词条 ]《艺术研究荟录》
艺术研究丛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内部发行。1982年10月出刊第一辑,收录了陕西省首届剧种史学术讨论会的许多论文,秦腔方面的有王依群《秦腔声腔的渊源及板腔体音乐的形成》,焦文彬《秦声初探》,田益荣《秦腔源流与发展》等7篇。1983年6月出版第二辑,收论文10余篇,是国内首次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上的秦腔论文专辑,有焦文彬的《从钵中莲看秦腔在明代戏曲声腔中的历史地位》、杨志烈的《秦腔源流新识》等。1984年12月出版的第三辑,集中发表了陕西省秦腔学术讨论会的论文8篇及其他文章10余篇,有杨春霖的《秦腔唱腔远源探测》、焦文彬的《西调初探》、许德宝的《浅谈秦腔唱腔的旋律》等。 -
82019-10
[ 词条 ]《蔡文姬》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施葆璋根据郭沬若同名话剧改编。生、旦唱做工戏。事出《后汉书》第八十四回“董祀妻传”。本剧讲述了东汉末年,蔡文姬远嫁匈奴左贤王,生一子一女。13年后,曹操遣使以金璧赎回。文姬顾惜汉与匈奴和好,舍子弃女,只身归汉。遣使董祀以诚相伴,行至长安拜扫父坟。遣使周近怀怨嫉,向曹陷董邀功,使董入狱。文姬执理明言后,曹方知周近诓骗,擢生董祀为长安典衣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