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奇台新盛戏园
新疆秦腔班社。1920年前后组建于奇台。箱主耿九。1938年由王宝顺任经理。演员有金秀兰、刘振邦、刘宝林、魏福祥、付作义、党金贵等。常演剧目有《混元桥》《串龙珠》《高平关》《破宁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部分演员另组民生剧社,新盛戏园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三胜班
甘肃秦腔班社。1919年静宁县七里乡高堡村王如珍、李凯、李具成三人合资创建。主要演员有通渭人牛八、牛九,庄浪人朱大、朱二(朱栓西)、鳖儿子、刘生财、苍喜儿及陕西人许摇头等。1929年歇业。1935年,王如珍之子王龙买下静宁演出破产的京剧班同乐社戏箱,恢复了三胜班。由李金赁箱领班,主要演员有马德仓、马国仓、马具仓、黄万祥、孙振华、刘喜元等。1953年并人静宁县秦剧团。 -
302019-09
[ 词条 ]《虎头桥》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魏延》。中路、西路秦腔常演,净角唱做工戏。事出《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陈西泰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诸葛亮临终遗言于马岱,令监视魏延。诸葛亮死后,魏延果不服姜维等人,欲同马岱谋反,马岱假意应允。兵至虎头桥,马岱求魏延于辕门外大喊三声“反”,魏延从之,及喊,被马岱斩之。富平县剧团柏福荣《虎头桥》之魏延(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大雪山
西府、甘肃秦腔剧目。传统连台本戏。别名《鹦鹉传》《王潜龙逃国》《王敦篡位》。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并重。事出《晋书列传》第六十八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强堆、魏曱合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共6本,各自成戏。第一本:《王敦篡位》。演述王敦杀晋王篡位,其女桂英,乃晋王正宫,上殿怒斥其父,被囚。晋王所养鹦鹉,飞入殿中叫骂不绝,亦被王拔羽抛于城外。第二本:《胭脂山》。演述二王司马明于胭脂山养马聚兵,鹦鹉传信于江夏姜环舒。王敦命李虎、黄宗道率兵来伐,均被姜打败而逃。第三本:《火化宫院》,又称《马潜龙走国》。演述娘娘王桂英生子,王敦火化宫院,娘娘携太子出逃,为马员外收为义女,太子起名马潜龙,张彦龙前来捜孤,被马子符所败。第四本:《打淮安》。又称《大雪山》。演述太子马潜龙被王龙所掳,王念甥舅之情而释。潜龙与司马明聚于雪山,伺机大举。第五本:《鹦鹉搬兵》。又称《鹦鹉记》。演述马潜龙被大司马张彦龙掳得,囚于葭州。鹦鹉搬兵,战败黄宗道,救出马潜龙,鹦鹉积劳而亡。第六本:《马潜龙登基》。演述王英、姜环舒、马子符,合兵讨伐王敦,攻克洛阳,处死王敦、黄宗道,扶幼主马潜龙登基。 -
302019-09
[ 词条 ]《南阳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杨广篡位》《忠烈图》《骂杨广》等。武生、须生唱做戏。含折子戏《南阳关》。事出《说唐》第四、第五回。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秦腔改良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蒲天信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本剧讲述了杨广不仁,弑父篡位。伍建章书其罪恶诏谕天下,被杨广所斩,又遣韩擒虎兵围南阳关,缉拿伍建章之子伍云召。云召战韩不敌,毁家逃命,途遇雄阔海相救,同奔四平山举义。2008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甘谷县秦剧团排演的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谷县秦剧团孙龙娥饰《南阳关》之伍云召(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盗铜旗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罗成》《铜旗阵》。生、旦、净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罗成叫关》。事出《说唐演义》第三十八回。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田兴华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杨林布下八面埋伏金铠阵,阵内藏铜旗一杆,命罗成、东方成护之。瓦岗寨秦琼盗旗,得罗成相助,杀死东方成,盗走铜旗。杨林将罗成降秦之事告知其父罗艺,罗艺绑子问斩,被北国铁人公主从法场劫走。 -
302019-09
[ 词条 ]朱宝甲
朱宝甲(1898-1977)秦腔鼓师。陕西临潼县人。艺名“园园子”。幼年酷爱秦腔音乐,每凡庙会唱戏,总在台口偷经学艺。后在西安大戏班正式学习敲鼓,艺技大进。先后在忠义社、景民社、裕民社等班社担任鼓师。操鼓的剧目有《金沙滩》《葫芦略》《芦花荡》《八件衣》《杀四门》《双锦衣》《三滴血》《大报仇》《淤泥河》等数十本。1942年随裕民社到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当时该团创作排演的许多现代戏,均由他给演员教唱并操板鼓。1944年音乐家安波由鲁艺来民众剧团工作时,经他传授,整理出版了《秦腔音乐》一书。1949年后曾担任家乡第一任乡长。1952年又调回西北戏曲研究院任教,兼乐队队长,姚怜、马凌元、翟志忠、张启瑞、翁国忠、常志信等皆出其手。 -
302019-09
[ 词条 ]顶功
秦腔毯子功的一种。训练演员的臂力和上、下体协调能力的方法,以便为翻身、筋斗等舞台表演打好基础。分靠墙顶、空顶、三角顶等名目。总体要领为:两手托地,五指并拢、拇指断开,两臂伸直,双脚一前一后向上甩起,并拢伸直,绷脚面,头部上扬、挺胸。有靠墙顶,两脚前撑靠墙;空顶与三角顶则两脚直竖悬空。三角顶以头部顶端贴地,两手左右托地,成三角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