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云育社
甘肃秦腔班社。创建于青海省西宁市。起班人为张玉书(张裱匠),并任社长。1935年抵兰州长期演出。先后在该剧社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有郗德育(须生)、耿忠义、文汉臣、朱训俗(花旦)、李益华(须生)、黄致中(须生)、岳钟华、李海亭、梁培华(文武花旦)、张雨亭(丑)、吴德育(旦角)、杨汝霖(花脸)等。上演的剧目有《精忠传》《状元媒》《日月图》《出五关》《文天祥殉国记》《哭秦廷》《哭祖庙》等。1942年解散。 -
82019-10
[ 词条 ]陈昆峰
陈昆峰(1946~)戏曲评论家。陕西西安市人,袓籍河南许昌。为西安市剧协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大秦腔》杂志主编。发表戏剧、影视、文学评论文章百余篇,代表作有《现代戏与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试论戏曲导演之“马科现象”》《戏剧与当代思潮及两种理论倾向》《谈当前文艺认识中的某些人本主义偏颇》《中国话剧的中国性的确立——近三十年话剧谈》等,其作品多次获奖。主编或参编《西安艺术二十年》“理论评论卷”“剧作卷”《西安话剧院建院五十年文集》、《品评秦腔》及《西安秦腔剧本精编》。 -
82019-10
[ 词条 ]警钟社
甘肃秦腔班社。前身是陕西长安县的玉庆社。1934年由王朝建率领到平凉。1938年重新组建警钟社,王朝建做社长。1945年初,警钟社到天水落脚,以唱会戏为主。由于王朝建本人就是秦腔旦角名家,一些陕、甘著名艺人都参加过警钟社演出。如李正敏、李正斌、高登云、楼英杰、张建民、高符中、史学义、王朝民等。常演剧目有《铡美案》《审石龙》《玉堂春》《八件衣》《五典坡》《游电山》《草坡面理》《辕门斩子》《赶花船》等40余本。该社还培养了一批演员,如郭警钟、张警秦、袁景秦、王玉泉、温警学等。在天水落脚后,时遭国民党军警揽扰,1946年春,王朝建被捕人狱,警钟社宣告解体。随后由王宽民、温警学邀请傅荣启、董化兰、张新勇、张新裳等演员,在警钟社基础上,重组民警社。1949年,因国民党二十七师拉走大部分演员,剧社解体。 -
82019-10
[ 词条 ]《思补情》
现代本戏。陈洧(执笔)、田瞳、王建平、白田生编剧。1990年张掖地区七一秦剧团首演。艺术指导刘靭,舞美顾问董兆俭,导演李育才,舞美设计孙天明,作曲、指挥王明,刘伯荣、张玉莲等演出。该剧以当时在全国报道、被誉为“秦川牛”和“当代活雷锋”的李润虎为生活原型,在舞台上以戏曲形式实写李润虎,剧中通过主人公在军营、出差路上和家庭中的行为细节,歌颂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及对部队、对战友的眷恋关怀之情,在技术上苦钻苦学的精神和对亲人的挚爱之情。1991年3月参加在西安举行的首届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获综合演出、编剧、导演、舞美设计一等奖等21项奖,其中刘伯荣、张玉莲分获男主演和女配角一等奖。当年4月,该剧获全省文化下乡新剧目调演一等奖。7月参加在兰州举办的庆祝建党7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1993年,获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 -
82019-10
[ 词条 ]《秋莲传》
孙仁玉所编剧目。别名《三官传》。小旦唱工。事出《聊斋志异》卷十四。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一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常秋莲之父被鄂贯盈打死,秋莲之兄诉于官。官受贿,冤不能申。秋莲扮男装入鄂家为仆。一日,鄂醉,秋莲杀之。秋莲自缢,被鄂家人救活,送往其夫姜家。适值鄂家通盗事发,出示奖刺鄂者,秋莲得奖。 -
82019-10
[ 词条 ]牖民学社
陕西秦腔学社。1931年蒲城县驻军在西安榛苓社基础上建立。特邀西安名丑苏牖民领班。聘李振声、何振中、车百亭、孟遏云,颜春苓、杜干秦、王义民等做教练和主演,招收三班学员。甲班驻西安、乙班驻大荔、丙班驻武功。甲班以售票演出为主,乙、丙两班以演神会戏为主。并教出尚恒志、惠居民,贵安民等一批新角。后三班合并,改称第八区抗建剧团,又被国民党部队收纳改为第一军剧团。1945年交回大荔,不久解散。 -
82019-10
[ 词条 ]《燕子笺》
范紫东所编剧目。正生、闺旦、方巾丑、须生、净唱做打并重戏。事见清阮大铖《燕子笺》传奇。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二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唐时,霍都梁上京应试,与妓女华行云约定百年,并画二人写生画一幅,送出装裱。主考官郦安道有女飞云,得观音像一幅,亦送去装裱。不意取时互为调换,飞云得画,遂患相思疾病。一日,题诗一首,为燕子衔去,落霍都梁手,二人两厢伤感。霍都梁有同学鲜于佶,知此情,欲名题金榜,遂诬霍都梁勾引闺秀,将其赶走,暗中偷换试卷,得中状元。时,安史之乱起,霍都梁投贾南仲从军。飞云与父母失散,被贾南仲收为义女。华行云又被飞云母收留。乱事平后,鲜于佶拜渴主考郦安道,被行云识破,遂逃。霍都梁得选状元,飞云由贾南仲做主与霍都梁成婚回家,行云即在郦府三人团圆。 -
82019-10
[ 词条 ]周元鼎
周元鼎(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期戏曲作家。陕西三原县人。字象九,号勉斋。为乾隆辛卯(1771)进士,历任兵部郎中、翰林等职。工琴善弈,精篆刻。中年病聋,弃官归里。热心于地方戏曲,与当地木偶、皮影、乱弹艺人常有来往,在皮影戏班操琴击鼓20多年,有著作《影戏考》及剧本《杨孝子传》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