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孙志学
孙志学(1947~)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自幼随父学习民间音乐、民族乐器和秦腔音乐,幼功基础扎实,娴熟多种乐器性能。1959年考人西安三意社,其后专司板胡。曾为苏育民、肖玉玲、李爱琴专职伴奏,《火焰驹》《玉堂春》《三家春》《五典坡》《生死牌》《周仁回府》《杨门女将》《小包公》《血手印》等录音录像皆由他操琴。曾担任《三家春》《百花公主》《血溅乌纱》《秦香莲后传》《人鬼鉴》《杨门女将》《游龟山》等剧的音乐设计。《代理村长》获西安市自编剧目汇演音乐设计一等奖,《杨门女将》获第四届中国秦腔戏剧节优秀综合奖。 -
302019-09
[ 词条 ]王满民
王满民(1918~1983)秦腔鼓师。陕西宝鸡人。绰号“疙瘩娃”。13岁入凤翔易风社学艺,初工须生,后因倒嗓,拜郭有成学习武乐。20岁坐鼓。1950年随团加入陇县人民剧团。因其有过演戏和拉板胡的经历,能与演员配含默契,受到众多名家的敬重。底锤清晰,轻巧灵活,音色干亮,不暴不火,能在疏密轻重之间同人物感情融为一体。如《拾玉镯》孙玉娇数鸡,他以牙子配干鼓,施以单奏、连奏等手法,与人情戏理融含辱恰到好处;他的双牙子更为独到,强奏慢鼓点,脆而清晰,鼓槌密繁紧,稳而不暴,且能让字让音;尤其长擂锤,快慢疾徐,随演员动作起伏而变,还能以近似擂锤的泛音技法奏出[倒四锤]以配合表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散,被分配去卖醪糟。1970年剧团恢复后又召回坐鼓。 -
302019-09
[ 词条 ]毯子功
训练演员跌、扑技巧的基本功。因在毯子上进行锻炼,故名毯子功。迄今仍在沿用。包括“跟头”“顶功”“蛮子”“小翻”“提筋”“踺子”“蹑子”“旋子”“倒扎虎”“前桥”“后桥”“云里翻”“抢背”“躜子”“五龙绞柱”“窜毛”“吊毛”等功。 -
302019-09
[ 词条 ]马友仙
马友仙秦腔一级演员。女。工小旦,兼演青衣。1944年生。陕西咸阳市人。13岁入咸阳大众剧团学艺。1960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得李正敏、杨金凤等名家指导。嗓音高亢嘹亮,富有光彩,演唱在继承传统韵味的同时,借鉴西洋发声法和民歌、歌剧等技巧,故在行腔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代表剧目有《窦娥冤》《白蛇传》《谢瑶环》,以及秦腔现代戏《洪湖赤卫队》等。曾多次获陕西省戏曲汇演表演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委员。其妹马金仙亦为秦腔名旦。马金仙(1946~1997)。秦腔演员。女。工小旦。陕西咸阳市人。1958年入咸阳地区大众剧团学艺,后曾任剧团副团长。戏路与其姐马友仙接近。其嗓音高亮,表演细腻。曾在30多本戏中担任主角,擅演剧目有《白蛇传》《双锦衣》《哑女告状》《捡柴》等。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马友仙精彩唱段:精彩视频:《窦娥冤》选段-马友仙精彩视频:《白蛇传》选段-马友仙 -
302019-09
[ 词条 ]诚益社
宁夏秦腔班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班主为城隍庙住持黄和尚。演员由他出面雇请,社址在中卫县城内。主要参加庙会助兴演出。演出地点为高庙、太庙、城隍亭小庙、衙神庙、牛王寺,东岳庙等地。主要艺人有老猪头(真名不详)、刘玉贵等。演出剧目有《四郎探母》《五雷阵》等。1924年,黄和尚去世,诚益社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云手
又称“三花子”。秦腔传统表演程式。常表现人物着急、气愤、激动等情绪。如《辕门射戟》中吕布射戟之前的激动心情,《赵云闯宫》中赵云欲闯宫的决心和大无畏的气概等。有正反两种。正云手动作为左手五指伸直,手心向上,臂时弯曲,手掌齐胸,右手五指伸直,手心向下,臂肘弯曲,手掌齐眉,然后左手绕过右胸,逐渐向左外方推去,变为攥拳式;再由左方平肩自内向外画半弧圏,拳向左前方推直与肩平,左手自右方向左,扣左腕,往右方拉开,手心向右外方向,与肩平。反云手动作则与正云手相反。戏中武生、武旦表现其英武雄姿,在潜行疾走、整盔束甲、亮相、拉架子以及花旦耍扇、耍帕等舞蹈中也多有穿插运用。 -
302019-09
[ 词条 ]福盛班
陕西和甘肃都曾有以福盛班为名的秦腔。①陕西福盛班,清光绪初年关中艺人自组的班社。主要演西安县及渭北一带。班长由艺人自己推举,轮流担任。恩科子、晋公子、雷劳儿等先后主持该班。小生有晋公子,须生有兰州红(原名恩科子)。光绪中叶最为兴盛。宣统初年解散。②甘肃福盛班。清光绪二年(1876)创建于清水,前身为马玉堂创建的马家班。马玉堂次子马二少爷为箱主,吴天赐为领班长。除马家班的全部人员外,又增加了李贵三(净)、赵兔儿(须生)、田秀娃(丑)、孟班长(旦)等,同时还吸收了一些从陕西、天水、秦安来搭班的艺人。演出剧目主要有《汴梁图》〈雁塔寺》《七人贤》《杨继业招亲》等。主要活动于本县城乡,1927年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梁秋芳
梁秋芳(1926~)秦腔演员。女。主工花旦。陕西临潼县人。12岁从艺,师承杨金。1949年前,为西安建国社之台柱,名盛关中各县?1955年建国社由三原县接收,成为三原县剧团演员,系该县政协一至九届委员。她能戏很多,擅演剧目有《玉堂春》《回荆州》《红鸾禧》《打金枝》《游西湖》《法门寺》《玉虎坠》《合凤裙》《游龟山》《走南阳》《五典坡》《八件衣》《铡美案》《家庭痛史》等,尤以《卖酒》《走南阳》《合凤裙》等最为享名,观众编了不少顺口溜以赞之,如“看了梁秋芳,啥事都不想,光想梁秋芳”等。还主演过《穷人恨》《红色娘子军》《唐山春雷》《梁秋燕》等众多现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