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镇原田家班
甘肃秦腔班社。民国初年成立于镇原临泾,创建人田宝霖、田袓稷。系官办分红性质。演员净角有畅麻子、黄拐子,须生有杨盖名、常俊德,青衣有早胜红,小生有武存儿,花旦有辣子红,丑角有杨胡子,武生有喜娃子,武旦有生娃子等。常演剧目有《大劈棺》《锦绣图》《黄河阵》及其他封神戏。仅在县内活动,1932年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曹海棠
曹海棠(1940~)秦腔演员。女。工花旦。陕西宝鸡市人。12岁考入宝鸡新声剧团学艺。1961年到宝鸡市人民剧团。曾受李正敏、惠济民、宋上华等人指点。以扮演聪颖活泼、开朗乐观的丫鬟侍女而享名。擅演《火焰驹》之芸香、《虎口缘》之贾莲香、《假婿乘龙》之春草、《柜中缘》之许翠莲,以及现代戏《白毛女》之喜儿、《穷人恨》之红香等。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三等奖。 -
302019-09
[ 词条 ]李书
李书(1962~)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主工板胡演奏兼作曲、指挥。1975年参加工作,现任陕西省戏曲剧院秦腔团副团长。任板胡主奏剧目50多本,小戏百余折。三次获省民族器乐大赛个人拉弦类一等奖第一名,多次获国家、省级演奏奖、作曲奖。出版演奏磁带、光盘50余张,作曲、配器10张。另还发表演奏方面论文三篇。第四届省青年文艺创作评比中被省文联、文化厅评为“青年音乐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音协第四届民族音乐委员、团省委第八届青联委员、陕西板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302019-09
[ 词条 ]掌式
“手姿”的一种。凡五指张开,以突出掌心的手姿造型,均称为“掌式”。是演员舞台手腕、臂膀表演等动作的基础。主要有瓦愣掌、虎爪掌、兰花掌、荷叶掌、反叶掌、端掌、撒掌等。掌式①瓦愣掌。生、净多用。掌心稍凹,拇指张开向后腆,其余四指伸直并拢靠,无名指与小指伸直尽量向掌心收拢,形成瓦状。为生、净专用手式,走边、亮相、拉架子等多有穿插运用。秦腔《破洪州》最后武打场面,白天佐即用此手式以示交锋开始。②虎爪掌。生、净多用。五指伸直向外张开,掌心稍凹。传统戏中主将发号施令,现代戏在表示拒绝对方时也有应用。表演中还多以右掌以此式有力向下方砍去而形成“砍掌”。③兰花掌。拇指往回收拢,置于中指第一骨节,食指、无名指、小指微后翘,掌心稍凹。为旦角专用掌式。表演中若以此式自下经胸前向额头上部撩起,手背朝前者称“撩掌”;掌心朝上者称“缓掌”;若以此式将双手自下向胸窝前撩起,并将掌心朝上者称“摊掌”;掌心朝下者则称“按掌”。秦腔《赶坡》中王宝钏、《火焰驹》中芸香等表演中均有穿插运用。④荷叶掌。又称“柳叶掌”。拇指回拢,正对指第一骨节;食指、中指略向后题,无名指、小指则向手;L、罪拢,掌心稍凹。此系旦角用手式。表演中若左手以此式自腰部向右肩方向撩起,随即下按立于右胸前,称为“立掌”。戏中,凡武旦徒手对打,多有穿插表演。⑤反叶掌。拇指跟关节向掌心收拢,其余四指微后翘,如兰花掌状,手心向下,手背朝上,形成反掌。戏中武旦兵刃交锋中多作为护器掌式运用。⑥端掌。旦角专用。右踏步站,两小臂自下向胸窝前上抬,双手心朝上端至胸窝前,两手指尖相对,身左目右。⑦撒掌。生、净专用。左手叉腰,右掌端至右肋处,站成丁字步。眼随手走,右掌向右侧画圈作撒出状,身向右前方,目视正前方。 -
302019-09
[ 词条 ]辛家班
甘肃秦腔班社。1911年创建于华亭县安口镇,创建人辛志勤(字懋官,陕西长武人)。该戏班活动范围东至西安,南至宝鸡、凤翔、天水、陇县,西至泾源、隆德,北至平凉、固原,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牛利民、麻子红、王景明(须生,小名考印子)、李景华等曾在该班献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大上吊》《黄河阵》《过玄关》《五雷阵》《翻天印》《玉梅绦》等。1936年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宝中社
甘肃秦腔班社。武都县洛塘周富银组建于民国初年。前身为原建于清末民初的杨占义戏班,后被周富银霸为己有,取名宝中社。演员40余名,领班林相庆,工丑,擅演猴戏,最为拿手的是扮演《孙悟空盗扇》中的孙悟空。主要演员有林相庆、邓志福、杨花脸、苏花脸、石三娃、徐有德等。上演剧目有《明公断》《八件衣》《红梅阁》《水淹七军》《回荆州》《草船借箭》《三战吕布》《白门楼》《目连救母》《济公传》《孙武子过沙江》《鸳鸯楼》等100多本。最兴盛的时期为1939-1941年,演员最多时达到120余人。曾在四川广元、成都等地开过戏园,到陕西汉中、青木川等地演过戏。1943年,周富银被县自卫中队长龙一飞等人诱杀于五马河,戏箱由当地保安六团派人运走,戏班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蔺炳午
蔺炳午(1948~)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陕西渭南市人。14岁毕业于渭南专区戏曲学校,进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主操板胡。其精通秦腔演奏知识和各种文场乐器,也能伴奏京剧、豫剧等。从艺以来,曾为近200本(折)秦腔剧目操琴。1964年、1977年和1979年主奏的《银光重放》《斩鸿恩》《司马迁》等剧,分获陕西省文艺调演一、二等奖;主奏的《三堂会审》《悔路》《相亲家》也获辱一二、三等奖;主奏的《易宝情缘》获优秀演奏奖;其创作的《老少喜》《托呼提婚事》两剧分获音乐创作奖、优秀创作奖。1994年随团出访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被该国文化部授予“文化使者”荣誉证。所撰论文《在改革中求发展》获论文一等奖,并载入《中国思想宝库》一书。 -
302019-09
[ 词条 ]《皇姑打朝》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鸳鸯梦》《斩吴彦龙》《皇姑出家》《打北京》。正旦为主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朝》。各路秦腔常演。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孙太正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云南王吴三桂之子吴彦龙,受敖奎诬陷狱。吴于狱中差人往五台山调妻。其妻福吉女,乃康熙皇帝之姑,得知丈夫遭陷,星夜回朝。敖奎假传圣旨,将吴彦龙处死。福吉冲上金殿,责打敖奎,又打康熙。康熙向姑母道歉,厚葬吴彦龙,将敖奎收监治罪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