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杨三小》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丑劈门》《杨三小扮婆娘》。小丑唱做戏。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王保义藏本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翠儿家贫,父借岳文义纹银十两,岳逼娶翠儿为妾。适其弟杨三小前来,听其事,极为不平,劝其父女逃走,自己扮作翠儿被花轿抬入岳家,杨三小大闹洞房,治服岳文义。 -
82019-10
[ 词条 ]猴子戏
猴子戏主要指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戏。是明代中叶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一书创造出的一个十分独特的艺术形象。连同猪八戒、沙僧悟净,甚至包括白龙马,都成了明清以来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戏剧舞台人物。他们似人非人,似妖非妖,,然而武艺过人,能降妖除魔。尤其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可腾云驾雾,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无视天庭天规,自称”齐天大圣“,占花果山为王,动辄大闹天宫,横扫天上地下。曾入地府强销死籍,又打上天宫搅乱蟠桃盛会,偷食太上老君万年金丹,又在炼丹炉中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不仅打败十万天兵天将,还敢同如来佛祖较量斗法,最终难逃如来手心,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于西天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而位列仙班。孙悟空身上所体现的高傲刚强,无法无天,藐视一切和生平从不服人的叛逆精神,代表着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性格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张掖市七一秦剧团曹红星饰猴子戏《三盗芭蕉扇》中之孙悟空(王正强提供)历史背景西汉时期,董仲舒极力推崇“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之说,即所谓“事天不备,虽百神尤无益也”,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推崇,使儒学争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地位。从此,儒学也步殷周巫觋之后尘,并同原始道教结盟,大行捏诀念咒、炼丹长生不老之术,并从此走向宗教化。西汉末,佛教传入东土,经过一段漫长的相互吸引、适应,释、儒、道三教一致的思想开始流行,到了隋唐,在教同源”“三教合流”的总趋势下,三教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以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春,出长安锡杖西行印度“以问所惑”的历史事实,演绎出唐僧西天取经的感人故事。玄奘西行天竺的途中经历由门徒辨机笔录辑成《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周游列国、遍访佛尊、求法讲法的历程;宋元时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则在史实基础上略加虚构情节,谓中国第一部宗教文学作品;再后来,相继出现金院本《唐三藏》、元杂剧《唐三藏取经》;明初又有《西游记杂剧》等作品现世,并在人物、情节上不断充实丰富,尤其还加进神仙、鬼怪等内容,为明代后期吴承恩创作神话小说《西游记》打下了坚实基础,再经戏曲、说唱等多种文艺形式改编演绎为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传开来。秦腔舞台上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以及牛魔王、白骨精等,均成为西北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艺术形象。经典剧目清代中叶,秦腔艺人就以“套管子”的手法,编演出众多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力保唐僧西天取经的剧目,其中有单本戏、小戏,还有连台本戏。并按小说《西游记》章节为序,依次排列,计有《闹龙宫》《闹地府》《洪江记》《大闹天宫》《拾万金》《沙桥饯行》《五行山》《收悟能》《竹子国》《万寿山》《苑子山》《火云洞》《火焰山》《盘丝洞》《无底洞》《狮驼山》《万寿衣》《紫金山》《红梅山》《混元盒》《二猴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九公桥》等。这些剧目,除《拾万金》以李翠莲遍游地狱二十四司,《沙桥饯行》以唐王沙桥为唐僧饯行为内容外,其他诸戏均系以孙悟空为主角的短打戏。艺术特色猴戏取材广泛,善恶相搏,融社会、历史、宗教、心理学于一体,十分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与其他剧目所不同的是,孙悟空虽然画象形脸谱,却不归净行而归短打武生行当,甚至还可成为一门独立行当。原因在于他念白甚少,唱腔更少,表演也有他一套独特的程式,主要通过小过节、小动作突出其灵动、机敏和诙谐、好动、风趣的猴性。一旦武打起来,则以出手敏捷、快脆灵活、跳跃崩纵、舞棒挽花为特点。擅演名角猴子戏向来被秦腔界视为畏途,学者不易,成名者更难。见于记载的除静娃、杨畅中、陈乐山等寥寥数人外,全然不及京剧、川剧有更多出类拔萃者。 -
82019-10
[ 词条 ]《丁邦硬骂阎》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老丑唱做戏。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王守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穷汉丁邦硬,家境艰难,出外告借,空手而归,遭妻辱骂,服毒而亡。其魂至阴曹,痛骂阎罗不公,历数阳间贫富悬殊。 -
82019-10
[ 词条 ]《小姑贤》
秦腔传统小戏。摇旦、小旦、花旦、小生唱做戏。事出说唱本《小姑贤》。各路秦腔均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民国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鲁扬秦腔整理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刊行秦腔本、甘肃人民出版社1958年刊行秦腔本和敦煌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秦腔传统剧目选粹》舞台演出本。本剧述了姚氏爱女嫌媳,对其女百般娇惯,对儿媳百般挑剔。儿媳做饭,她嫌不香,扫地她嫌不净,做针活总嫌不好。小姑英英,为嫂不平,说饭是女儿做的,地是女儿扫的,鞋是女纳的,姚氏便满口夸赞不止。英英巧言揭母之偏心,并以女必嫁人之理作比,劝说转母,婆媳始和睦。1986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王定秦、路玉玲演唱录音。 -
82019-10
[ 词条 ]《十八扯》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又称《小磨房》《兄妹串戏》。小丑、花旦唱工戏。事出《花部农谭》。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清远口述秦腔抄录本和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刘黑娃之嫂,受继母虐待,令其整天磨房推磨。黑娃同情,偕其妹往磨房为嫂串演诸戏,使之愉快。1986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王定秦、路玉玲演唱录音。 -
82019-10
[ 词条 ]庚辰俱乐部
夏秦腔班社。1940年马鸿逵次子马敦静创办于银川,隶属于国民党十七集团军保安处。主要演员是从部队选拔出来的士兵,其中回族、满族演员占了三分之一,有苏金荣、钟新民、钱森、王正西、罗恒年、金琪、何进义、曾强等。演出的剧目200余本,其中既有传统戏,也有新编历史剧,以及银川地区的曲子戏。这些少数民族演员是“唱戏不叛教”,为宁夏的戏曲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先后担任该俱乐部教练的有康正中、杨正俗、席子才、刘晏奎、马正义、王庚寅、王安民、姚茂秦、刘易秦、王玉本、盖宝义、张英等,队长有马勇、马兴武、张建光、马成才、崔高杨、马元宣、马任昌等。自1940年到1949年,共招四班学生,计200余人。 -
82019-10
[ 词条 ]《韩宝英》
李约祉所编剧目。小旦、须生、大净唱做戏。陕西易俗社首演。1921年易俗社赴武汉演出剧目。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七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太平天国起义,乡匪趁火打劫,义军女将韩宝英被困,父兄惨遭杀害。翼王石达开率兵救出宝英,并认宝英为义女。后太平军内讧残杀,宝英随翼王逃出。翼王欲入四川,宝英劝之不听。兵至大渡河,果被清军包围。宝英使丈夫马如龙代替翼王,力促翼王易装逃走,然后自刎而死。刘毓中饰石达开、肖若兰饰韩宝英(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三星镜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丑、净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逯喜进秦腔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世宗时,田子启同州赴任,在熊儿山遇虎,为白熊所救,相逼成亲,生一子。红罗王反,石燕明率兵往剿,久战不克。邓雁中辱渡厄道人所赠三星镜,为穆杰父子知,穆子穆有启为夺宝镜与邓之未婚妻,诬邓及其岳父孟显荣谋反,邓、孟均被下狱。穆有启玩镜,鬼出,穆杰惧,进送皇帝,镜又显雷,击毙穆杰。帝悬榜召认镜之人,邓因识玩镜之法,与岳父同脱囹圄。田子启逃出山洞,关公显圣相助,与弟田子秀同至军营,大破红罗王。白熊追田子启时,得观音点化成仙,至金殿寻夫,帝斩穆全家,大封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