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太子山下》
现代本戏。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秦剧团集体创作,朱虹执笔。唱做并重。1964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潜逃地主分子马龙,在队里隐藏14年之久。马龙借发现一同潜逃此地的二管家阿尤布偷队里的粮食之机,同谋陷害保管员麻二,欲谋让自己的儿子马木洒当上生产队会计,以图破坏。大队支书李刚,依靠群众深入调查,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阿尤布低头认罪。马龙连夜携子潜逃,木洒不从,路逢麻二,二人展开搏斗。李刚带领民兵赶到,马龙最终落入人民法网。 -
302019-09
[ 词条 ]四大班长
在庆阳已故秦腔演员中,成就最大、声誉最高者为杨改民、白忠孝、常俊德、任国栋四人,广大观众尊称他们为庆阳“四大班长”,又称为“梨园四杰”。“四大班长”的艺术活动跨越两个时代,1949年前曾活跃于民间戏班,颇具盛名,是董志塬秦腔表演群体的中坚,为董志塬秦腔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1949年后,他们进入了地县专业剧团,坚持演出,培育新人,技艺上更加炉火纯青,成为后代演员效仿的楷模。①杨改民(1890~1952)。主工须生、花脸。甘肃泾川县人。又名如林,号称“杨大班长”。出身梨园世家,祖孙六代从艺。始习旦行,后改工须生和花脸。少随父杨洪升在常腾甲戏班跟班学艺,师从梁春娃。20岁便已载誉陇东。擅长变脸,演《葫芦峪》之诸葛亮临终之时,面色瞬间蜡黄,并慢慢流出两股鼻涕,以示身僵魂散。晚年牙齿所剩无几,但饰演《虎头桥》之魏延时依然能使牙齿咯咯作响。擅演剧目有《白帝城》《金沙滩》《玉凤亭》《葫芦峪》《出五关》《墩台挡将》等。一生培养出许多优秀演员,其中的任国栋、白忠孝、常俊德三人皆成为甘肃董志塬“四大班长”之一。②常俊德(1897-1979)。工须生。陕西凤翔县人。又名喜娃子。自幼从父学艺。光绪二十七年(1901)逃荒到西峰,后拜畅金山为师,擅长鞭子戏。先后在大顺舞台、振风社、何家班、田家班、朱家班任领班长及演员,活动于庆阳、平凉两地。1956年12月,调甘肃省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参与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后调甘肃省戏校任教。其表演艺术受汉调二黄影响较深;造型上,广采民间人物壁画雕塑的威武气度,具有刚健利落的东路特有风格。擅演剧目有《敬德洗马》《太湖城》《文王回西岐》《村头会》《斩韩信》《逃国》等。③任国栋(1898~1966)。工须生。甘肃省西峰市人。又名任月月。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父亲三代都是唱戏出身,为董志塬四大班长之一。1912年随父任争(工正旦)学旦,后拜杨改民为师,在任义杰、任争主办的任兴社跟班学艺,出师后到镇原县张家戏班、何家戏班、西峰振风社、任家戏班等江湖班社主演黑、白须生。天资聪明,学习专心。18岁出名,成为任兴社台柱。其艺术功底厚实,做工细腻,还善于创新,能以慧眼看准汉调二黄做功细腻、大方浑厚之优长,努力融合在自己的表演之中;革除了秦腔古老唱腔中的生、硬、板的拖腔,创造了许多技巧独特、婉转动听的唱段,嗓音条件好,悠扬悦耳,从不塌调。白口干脆利落,推字真切,根据剧中人物性格,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演戏严肃认真。唱念做打,一丝不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与张占山老艺人打赌,谁如果在一年之内滥一次词,不得贱份。代表剧目有《庄子三探妻》之庄周、《醉写黑蛮》之李白、《三换衣》之杨延景、《白帝城》之刘备、《击鼓骂曹》之弥衡等。 -
302019-09
[ 词条 ]韩丽霞
韩丽霞(1973~)秦腔演员。女。主工正旦,兼演小花旦。陕西西安市人。12岁从艺,现为西安市秦腔一团演员。曾在《三凤求凰》《窦娥冤》《慈母泪》《四贤册》《五典坡》《铡美案》《二进宫》《三娘教子》《铜台破辽》等剧目中担任主角,特别在《市井民风》《白鹿原》《小巷总理》等现代戏演的宋瑛、田小娥、邓大姐等形象,都以其优美的演唱和逼真的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曾在省、市级各次戏曲赛事活动中获得8次一等奖,在全国戏曲评比中获得4次大奖。为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 -
302019-09
[ 词条 ]《江姐》
现代本戏。李迟根据阎肃同名歌剧移植改编。唱做并重。1964年甘肃省秦剧团首演。导演刘靭、薛再平,音乐设计易炎,舞美安裕群。路玉玲、刘芳玲、温警学、李华一、王治安、李光辉等演出。本剧讲述了共产党员江雪琴,在往华蓥山途中,亲眼看到爱人彭松涛被敌人杀害。她化悲痛为力量,奔向华蓥山,投入新的战斗。正当她发动群众抗丁抗粮时,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而被捕。在中美合作所,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逼,正气凛然,针锋相对,最后从容就义。 -
302019-09
[ 词条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戏曲汇演。1952年10~11月在北京举行。参加汇演的有京剧、秦腔、越剧、川剧、晋剧、豫剧、汉剧、评剧、沪剧和淮剧等23个剧种。演出剧目近100个。汇演体现了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参加者有1600余人,相互观摩和交流了戏曲改革的经验。陕西、甘肃组成西北演出代表团赴京参加演出观摩。秦腔《游龟山》、越剧《梁山伯于祝英台》、评剧《小女婿》、沪剧《罗汉钱》、川剧《柳荫记》、京剧《将相和》、淮剧《王贵与李香香》、越剧《西厢记》、楚剧《葛棘》9个剧目获剧本奖;京剧《雁荡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评剧《小女婿》、京剧《三岔口》四个剧目获演出一等奖;沪剧《罗汉钱》、豫剧《新花木兰》等18个剧目获演出二等奖;秦腔《一家人》等六个剧目获演出三等奖;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袁雪芬、常香玉、王瑶卿、盖叫天获荣誉奖;刘毓中、苏育民、丁是娥等34人获一等演员奖;宋上华、王文娟等41人获二等演员奖;张新华、孟遏云、刘易平、杨金凤等45人获三等演员奖;于连泉、王天民等416人获奖状。 -
302019-09
[ 词条 ]樊立英
樊立英(1940~)秦腔剧作家、编剧。甘肃泾川县人。1960年起先后在甘肃省秦剧团、甘肃剧、京剧团、兰州市陇剧团、兰州市豫剧团任专职编剧。1967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曲进修班学习。出版有《存款》《雪兆丰年》《卖花线》等剧本,大型秦剧《葫芦案》《金城关》《升迁图》以及豫剧《金城飘香》等均获得奖项。其中《金城飘香》获1979年甘肃省戏剧汇演创作三等奖;《金城关》获1985年甘肃省戏剧汇演三等奖;1992年创作的秦剧《挂圈圈》获全国话剧小品、戏曲小喜剧大奖赛演出一等奖和优秀编剧奖;次年又获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其剧本为《剧本》月刊发表。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曹冠敏
曹冠敏(1940~)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合阳县人。毕业于陕西省戏剧创作研究班,曾任渭南地区文化局副局长。长期从事编剧工作,创编剧本20余部,其中秦腔现代戏《无辜的人》曾参加省、地观摩演出,大型秦腔历史剧《秦王剑》获奖,另有《西凤坡》(与人合作)等剧被搬上舞台。参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的编撰工作,并有戏曲论文发表。 -
302019-09
[ 词条 ]陆炳寰
陆炳寰(1939~)秦腔剧作家。上海市人。1963年毕业于陕圃帀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铜川市当语文教员、市文化部门从事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创办《铜川文艺》,任铜川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后丨壬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曾与他人合作,创编戏曲剧本多部,其中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孙思邈》《凤山春雷》《疾风劲草》《路在你脚下》等。另有散文、短评、歌词等作品数十篇见诸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