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新汉社科班
陕西秦腔科班。1933年原杨虎城部三十八军留守处处长张志林创办于汉中。教练除路习易、王爱珍、孟志杰等人外,还聘有京剧教师。首批学员均从户县秦渡镇招收,以“新”字起名。学期三年。制定严格的练功和生活制度。期间排演《软玉屏》《凤仪亭》《蝴蝶杯》《比翼鸟》《白玉楼》《韩宝英》《卧薪尝胆》《周仁回府》等剧。学成者有李新纪、尚新岳、米新洪、.赵新启、乔新贤、肖新武、阎新俊、晋新安、刘新惠、张新勤、王新成、花新忍、苏新功、花新忠等,均成为宝鸡、甘肃秦腔剧坛的著名演员。 -
302019-09
[ 词条 ]塞光学社科班
甘肃秦腔科班。1948年敦煌名医白文卿及王琳、李谞、严显、王寅卿等商界名家创办。白文卿任主任委员,聘张兴三(猫娃子)为社长兼总教练,又聘六合班老艺人宋学成、李文轩、张云亭、阎正光为教师,设嗓、声、唱、身架功、毯子功五门课。招收25名学员,均按“光”字起名。一年后演出,一鸣惊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建成敦煌人民剧团。 -
302019-09
[ 词条 ]《玉梅绦》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霍大堂回府》《卫子夫和番》。须生、正旦、武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霍光回府》。事出《史记魏将军骠骑列传》《前汉书列传》第二十五卷。现存版本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九集书录存抄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存抄本。另有河北梆子存抄本。本剧讲述了霍光之妻卫巧云,乃子夫娘娘之妹、霍去病之母。去病为武帝之义子。帝赐玉梅绦,与平阳公主之女订婚。单于犯境,索子夫娘娘和番,霍光令妻巧云代之。去病闻知,愤然追杀,单于败逃,霍光之妻巧云得救。 -
302019-09
[ 词条 ]四大班长
在庆阳已故秦腔演员中,成就最大、声誉最高者为杨改民、白忠孝、常俊德、任国栋四人,广大观众尊称他们为庆阳“四大班长”,又称为“梨园四杰”。“四大班长”的艺术活动跨越两个时代,1949年前曾活跃于民间戏班,颇具盛名,是董志塬秦腔表演群体的中坚,为董志塬秦腔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1949年后,他们进入了地县专业剧团,坚持演出,培育新人,技艺上更加炉火纯青,成为后代演员效仿的楷模。①杨改民(1890~1952)。主工须生、花脸。甘肃泾川县人。又名如林,号称“杨大班长”。出身梨园世家,祖孙六代从艺。始习旦行,后改工须生和花脸。少随父杨洪升在常腾甲戏班跟班学艺,师从梁春娃。20岁便已载誉陇东。擅长变脸,演《葫芦峪》之诸葛亮临终之时,面色瞬间蜡黄,并慢慢流出两股鼻涕,以示身僵魂散。晚年牙齿所剩无几,但饰演《虎头桥》之魏延时依然能使牙齿咯咯作响。擅演剧目有《白帝城》《金沙滩》《玉凤亭》《葫芦峪》《出五关》《墩台挡将》等。一生培养出许多优秀演员,其中的任国栋、白忠孝、常俊德三人皆成为甘肃董志塬“四大班长”之一。②常俊德(1897-1979)。工须生。陕西凤翔县人。又名喜娃子。自幼从父学艺。光绪二十七年(1901)逃荒到西峰,后拜畅金山为师,擅长鞭子戏。先后在大顺舞台、振风社、何家班、田家班、朱家班任领班长及演员,活动于庆阳、平凉两地。1956年12月,调甘肃省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参与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后调甘肃省戏校任教。其表演艺术受汉调二黄影响较深;造型上,广采民间人物壁画雕塑的威武气度,具有刚健利落的东路特有风格。擅演剧目有《敬德洗马》《太湖城》《文王回西岐》《村头会》《斩韩信》《逃国》等。③任国栋(1898~1966)。工须生。甘肃省西峰市人。又名任月月。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父亲三代都是唱戏出身,为董志塬四大班长之一。1912年随父任争(工正旦)学旦,后拜杨改民为师,在任义杰、任争主办的任兴社跟班学艺,出师后到镇原县张家戏班、何家戏班、西峰振风社、任家戏班等江湖班社主演黑、白须生。天资聪明,学习专心。18岁出名,成为任兴社台柱。其艺术功底厚实,做工细腻,还善于创新,能以慧眼看准汉调二黄做功细腻、大方浑厚之优长,努力融合在自己的表演之中;革除了秦腔古老唱腔中的生、硬、板的拖腔,创造了许多技巧独特、婉转动听的唱段,嗓音条件好,悠扬悦耳,从不塌调。白口干脆利落,推字真切,根据剧中人物性格,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演戏严肃认真。唱念做打,一丝不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与张占山老艺人打赌,谁如果在一年之内滥一次词,不得贱份。代表剧目有《庄子三探妻》之庄周、《醉写黑蛮》之李白、《三换衣》之杨延景、《白帝城》之刘备、《击鼓骂曹》之弥衡等。 -
302019-09
[ 词条 ]梨园会馆
梨园会馆又称“四圣行宫”,俗称“老郎庙”,后称“庄王庙”。陕西戏曲班社供奉庄王神祇和行使业内权力的行帮组织。位于西安驟马市路西,与街东药王庙戏楼相望。由西安双赛、泰来等戏班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①梨园会馆匾额。西安“梨园会馆”流传下来的一方门额横镶石制匾额。高405厘米,宽755厘米,厚65厘米。自右至左镌刻正楷“梨园会馆”四字,悬于会馆大门之上。现存西安市戏剧研究所。②西安梨园会馆石碑。镶嵌在会馆后宫前廊左右两壁之上,原有两方,一方丢失。碑高44厘米,宽59厘米,厚10厘米。碑文记述会馆创建班社、开工落成时间、坐落方位、建构形制、占地规模等。现藏于西安市戏剧研究所。西安梨园会馆石碑碑文盖闻大地尽福田,由人自种。圣神皆灵感,积善乃通。会省骡马市四圣行宫,创自双赛班,而众班和之者也。工兴于丙申七月,落成于庚子十二月。前殿五宇,老郎端居于宝座。后宫三楹,关帝高位呼崇台。左右配祀财神、药王。两院山门已备,而未能工巧。虽人力之经营,实圣神之感应。难云尽善尽美,庶神灵安妥而人心欢庆矣。所可虑者,庙内乏钟鼓之设,何以昭赫灵而壮观瞻。弟子孝等发心建造钟一口,鼓一面,为圣神耳目之观。非敢贪功,聊述始终,谨勒诸石,以志一时之盛云尔。首事人:白廷孝、权必龙、申大狗儿、白双官、张小狗。主持僧:演升、演训。敬立。大清乾隆岁次庚子葭月上浣毅旦。 -
302019-09
[ 词条 ]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
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1955年7月在兰州举行,包括秦腔、眉户、豫剧、话剧、歌剧5个剧种的17个剧团,共1631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演出,会期33天,演出62场,109台剧目大展风采。最后评选出获奖剧本12个,演出奖7个,音乐奖16个,导演奖9个,舞美奖5个,演员奖222个。甘肃省秦剧团改编演出的《李秀成》、武威地区秦剧团改编演出的《梁红玉》,武都五一秦剧团改编演出的《苏武》,张掖七一秦剧团改编演出的《秦香莲》,庆阳秦剧团演出的《火焰驹》,兰州工人剧团演出的《三打洞》,兰州文化剧社演出的《闯宫抱斗》,兰州新光剧社改编演出的《破宁国》,兰州豫华剧团改编演出的《回荆州》,镇原六一剧团改编演出的《孔雀东南飞》,以及甘肃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在康布尔草原上》,甘肃省歌剧团创作演出的《红花渠畔》,获得剧本奖。 -
302019-09
[ 词条 ]《上天台》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姚期》《马武打朝》《二十八宿归位》。须生、武生、大净唱做戏。含折子戏《斩有元明《云台门聚二十八将》杂剧、《刘阮误入桃源洞》杂剧,明清《群星辅》传奇、《刘晨阮肇误入天台》,明杨之洞《天台奇遇》、清袁于令《长生乐》传奇等。任炳汉、谭建勋等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收录有李天良口述抄录本。另有《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东路梆子》收录房源成口述本,山西省临汾蒲剧院藏蒲州梆子抄录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八集收录孙福祥口述本。剧情简介东汉刘秀时,姚期之子姚刚打死太师郭荣,姚期绑子上殿。刘秀念其父子有功,赦姚刚死罪,将他发配。姚期请求告老还乡,刘秀对其进行慰留。后于酒醉中斩了姚期。一日刘秀至太庙,姚期、马武等阴魂前来索命,刘秀惊倒。代表唱段《斩姚期》一折刘秀有唱。唱词为:马皇兄你也要将孤宽容,宽容孤犯下了般般罪行。想当年你立志灭莽扶汉,反科场奔太行聚义招兵。东西杀南北伐赤胆忠勇,酉阳关定巧计智收岑彭。取洛阳苦肉计你强忍疼痛,为社稷为黎民虽死犹生。老陈俊和邳彤素来英勇,为汉室立下了盖世之功。把这些开国元臣保国忠良一个一个都丧命,都怪我贪酒色大祸酿成。面对先皇把罪请,抬头又见邓先生。众家元臣俱都在,莫非相逢在梦中。音像资料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甘肃省秦剧团谭建勋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张掖市七一秦剧团《上天台》演出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银光重放》
现代本戏。李宇文、刘玉宏、何养正、谢蒙秋、乔支璞编剧。1964年陕西省渭南地区秦腔一团首演。本剧讲述了王一荣队长居功自满,脱离劳动,和副队长李玉竹为防治棉花虫害还是外出包工发生争执。李组织群众阻止外出包工,防止了棉花虫害。王受到教育,重新拿起生锈的锄头,积极参加集体劳动,终使银光辱到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