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3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米清华
(1917~2003)秦腔旦角演员。工青衣。陕西褒城县人。以票友下海,习研李正敏唱腔,自学成才。历任兰州胜利剧团副团长、白银市秦剧团团长、兰州市秦剧团副团长。其心板极稳,演戏颇多。擅演剧目有《五典坡》《三娘教子》《四贤册》《断桥》《铁兽图》《汾河湾》等。 -
32019-10
[ 词条 ]李世民
(1947~)秦腔演员。工小生,文武兼长。陕西高陵县人。13岁考入陕西省戏曲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渭南地区秦腔剧团任演员。1969年调白水县剧团,曾任该剧团副团长。其动作规范,唱腔朴实,功底扎实,扮相端庄。舞台风格严谨、格调明快。先后演出80多个剧目,主要有《黄鹤楼》之周瑜、《逼上梁山》之林冲、《狸猫换太子》之陈琳、《白蛇传》之许仙等。 -
32019-10
[ 词条 ]安鸿印
(1900~1978)秦腔演员。工正旦。陕西西安市人。小名顺安子。13岁入金盛班学艺,拜秃子荣儿为师,初习花衫,后改工正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与王德孝在兰州领班演出,也在兰州化俗社、新兴社搭班多年。1941年以后,在陕西省戏剧专修班、西安三意社、上林剧校任教。1949年后受聘于易俗社新生班。其嗓音得天独厚,可高可低,能刚能柔,音色纯正,韵醇味浓,而且连唱数天数夜,音质依然,人称“铁嗓子”,表演也很老到,台风大气,一招一式皆在情理之中,善于刻画性格不同、气质差异较大的人物形象。所演《善士亭》之孟月华,淑静而娴雅,《黄河阵》之三霄,好勇而泼辣《《辛安驿》一戏中的女扮男装,更是装男即男,扮女即女,性格的转换,无丝毫斧凿痕迹,堪为绝响。拿手戏还有《五典坡》《杀狗》《杀裴生》《杀庙》《怒沉百宝箱》《珍珠衫》《龙门寺》《状元媒》等。 -
32019-10
[ 词条 ]王喜承
(1899-1968)秦腔演员。主工正旦、老旦。甘肃庆阳人。乳名平娃。10余岁人当地班社学艺。1949年进入宁夏固原社教剧团。嗓音洪亮,发声讲究,扮相俊美,做派大气。1951年加入固原人民秦腔剧团。尤其演苦戏最为出色,所演《清风亭》之张氏、《背鞋》之胡氏等均享盛誉。擅演剧目有《三娘教子》《卖苗郎》等。1966年退休。晚年以演老旦戏为主。 -
32019-10
[ 词条 ]杨金声
(1896~1966)秦腔旦角演员、教练。陕西西安市人。10岁入长安清化社学艺。1920年起在西安集义社、正俗社搭班。1950年在西安尚友社任教练。其吐字和行腔功夫较深,尤其注重齿唇音和鼻音,有“咬牙旦”之誉。唱腔质朴、干净、自然,擅长于演唱凄怆悲凉的大段唱腔。他的唱腔对李正敏、李正华、肖若兰等有很大影响。一生所演剧目甚多,尤以《白蛇传》最享盛名。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曾授予他荣誉奖状。 -
22019-10
[ 词条 ]毕雨
毕雨(1918~1979)戏剧家。陕西省延安市人。原名秉泰。1938年8月至1944年6月在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演员、队长、干事。1945年9月开始在西北民众剧团任秘书、协理员。1952年7月在西北戏曲研究院任副秘书长。1953年11月在西北秦腔剧团任副团长:1955年4月至1979年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是延安时期戏曲界“风、云、雷、雨”四位名人之一。 -
32019-10
[ 词条 ]启运儿
(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习同州梆子,工武旦。光绪年间,东西驰名,跷工第一,擅打出手。如《水淹泗州》《盗灵芝》《取金陵》《拨火棍》等戏,绝无仅有。王绍猷作诗赞曰:“跷工出众,武艺绝佳,勘花天女,间不容发。” -
32019-10
[ 词条 ]张涛
(1972~ )秦腔演员。主工小生。陕西临潼人。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秦腔表演班,毕业后到西安市青年秦腔二团(西安秦腔剧院)工作。任三意社分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西安市剧协常务理事。其唱做念舞基本功扎实规范,声音高亢,唱腔注重韵味。经常在剧中担任主演,主要在《火焰驹》饰李彦贵、《三休樊梨花》饰薛丁山、《裡猫换太子》饰陈琳、《三滴血》饰李遇春、《状元打更》饰沈文素、《回荆州》饰赵云、《曲江烈马》饰薛平贵、《少帝轶事》饰赵显、《金沙滩》饰杨五郎、《造俑记》饰石秀、《天山民警》饰赵新民、《郑琪娇》饰徐湘、《打柴劝弟》饰陈勋、《杀狗劝妻》饰曹庄。还在10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中饰演陈琳;秦腔首部数字电影《十五贯》中饰演熊友兰;《寒窑记》饰演薛平贵等。曾获多种奖项,西安市市委、市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德艺双馨”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