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6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钟新民
钟新民(1926~ )秦腔演员、导演。初习小生,后工丑。满族。1933年入甘肃新民学社学艺,出科后,先后于宁夏中卫维新剧社、银川庚展俱乐部、觉民学社搭班演出。先以小生应工。1946年改演丑行,后又兼习导演,并进行剧本改编和创作。表演丑而不俗,有动眉毛、动脸蛋、吹胡子等特殊技巧,并能运甩辱当,为刻画人物增光添彩。曾导演大小剧目100多出,所导之秦腔《弘光一年》,在1955年全省汇演中获导演奖。1982年所导演的现代戏《成双成对》亦在全区汇演中获奖。 -
82019-10
[ 词条 ]三意社剧场
陕西秦腔演出场所。地址在西安市骡马市街中段。原为药材会馆戏楼,正对药王殿,台前有一空地。1921年三意社租作固定演出场所,对舞台进行修理。台口面西,台下留有行人通道,观众看戏站立露天,逢雨停演。1924年用竹竿芦席搭起席棚,每年更换一次。后棚改人字梁,上用旧铁皮覆盖,下设长条坐凳,两边设站票。1934年,仿易俗社剧场模式再次改修,上为歇山顶建筑,砖木结构。池子两侧增建厢楼,男女各居一边。池座与楼座改木制靠背长凳,设700席座位。厢楼下仍保留站票场地,可容纳1500名观众。该剧场1957年改建,由前厅、观众厅(含二楼)、舞台、演员化妆室组成,5专木水泥结构,观众厅设座位1371席。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10米,高7米,舞台进深14米,舞台空间高度10米。两边设有附台,计80平方米,后台化妆室25平方米。有一般扩音、调光设备,并装备有大幕、二幕和天幕,舞台电源负荷量为五万伏。改建后更名为工农剧场。长驻演出单位为西安三意社(后易名西安市秦腔二团),除供本团演出使用外,也接待过外地艺术团体演出。 -
82019-10
[ 词条 ]《新来的按察史》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柴景春编剧。小旦、须生唱做戏。事出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西宁市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清代捻军起义失畋后,捻军英雄韩思亮,流落为怀宁县令。与艺人马占红之女马菊花,用计勘破安庆省臬台贾作二老爷窃取银库奇案,惩处贾作,除掉国害。 -
82019-10
[ 词条 ]《文凤帕》
别名《胭脂》。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淡栖山编剧。小生、花旦、须生唱做戏。事出《聊斋志异》卷十。西安尚友社首演。本剧讲述了历城卞兽医之女胭脂,与同里秀才鄂秋隼一见钟情,事为邻里王氏觉察,乃戏言为其撮合,并将此事暗告情夫宿介。宿介冒秋隼名,夜戏胭脂,胭脂拒之,宿将胭脂所绣文凤帕窃去。适有同里无赖毛大尾随其后,月下见宿遗帕,往王氏家去,遂拾帕潜往窃听,知情心动,越墙至胭脂家,胭脂父闻声持刀追去,被毛大杀死。案经县、府审判,鄂秋隼、宿介连株,而毛大逍遥法外。嗣经学公施愚山,假借神灵显应,终在城隍庙审明真犯,冤情大白,秋隼与胭脂结为夫妻。 -
82019-10
[ 词条 ]大戏棚
清代后期和民国初期出现在西安、兰州等商业都市的营业性秦腔演出场所。随着秦腔由庙会演出开始慢慢向城市渗透,城市里出现专业班社搭建的“大戏棚”。最初的大戏棚多设在庙宇之侧,这些地方,既是宗教信徒烧香拜佛的集中地,又是游人和商业集贸的闹市区。设备简陋,戏棚多用竹竿、芦席、帆布围地搭盖,场内除“土台子”外,无座位设置,观众站着看戏。当时西安的“八仙庵戏棚”“城隍庙戏棚”“东关正街老爷庙戏棚”以及兰州的“双城门戏棚”“东梢门戏棚”“盐场堡戏棚”等,都是较有名的大戏棚。西安的永顺班、玉盛班、金盛班、福盛班、玉庆班、德盛班,以及兰州的福庆班、东盛班、全盛班、万顺班等早期班社,都在自己搭建的大戏棚演戏。各会馆的观剧场,多数也只有个戏楼,戏楼前是一片空地,供观众站立。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地域选择上,“大戏棚”倚重庙宇,会馆倚重闹市。城市里的戏棚维系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陕西易俗社、牖民社成立初始,都曾在大戏棚里演出。1915年冬,苏长泰、耶金山在西安骡马市“梨园会馆”恢复组建长庆社后,先租用钟楼南“银匠会馆”戏楼演出,1922年又租得骡马市“药材会馆”露天戏楼,次年进行改建并搭起戏棚。直至1927年,京剧演员郭勇利、刘魁宫,依然在西安“大戏棚”演出关公戏《刮骨疗毒》《单刀赴会》等。随着戏园子的出现,“大戏棚”方被新兴的戏园子(戏院)代替。 -
82019-10
[ 词条 ]以闰犯宫
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宫调传换手法。“闰”即“!7(sl)v‘宫”即“i(dor。此处所言“犯”者,具有在本宫音阶内某音换用另一音阶的音,也即异宫相犯的“旋宫”和“转调”之意义。意即在本宫音阶内的“1”音换用另一音阶内的“↓7”音,或者说将音乐旋律中的“1”统统改为“!7”。结果促成原来的清乐徵调式音阶之四级音“1”变为燕乐徵调式音阶之三级音“↑7”。对秦腔唱腔音乐来说,便构成了由“欢音”向“苦音”的转换。 -
82019-10
[ 词条 ]变徵犯角
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宫调传换手法。“徵”即“4(fa)”,“角”即“3(mi)”,此处所言“犯”者,具有在本宫音阶内某音换用另一音阶的音,也即异宫相犯的“旋宫”和“转调”意义。意即在本宫音阶内的“3”音换用另一音阶内的“4”音,或者将音乐旋律中的“3”统改为“4”。结果促成原来的清乐徵调式音阶之六级音“3”,变为燕乐徵调式音阶之七级音“4”。对秦腔唱腔音乐来说,便构成了由“欢音”向“苦音”的转换。 -
82019-10
[ 词条 ]赵连璧
赵连璧(1903~?)秦腔演员。工丑,尤擅小丑。陕西人。幼入榛苓社学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甘肃,一直在兰州新兴社搭班演出。1949年后参加玉门油矿文工团秦剧队。形体弱小、面貌滑稽、碎眉碎眼,又口齿伶俐,富于即兴创作,能幵□成章,妙趣横生。擅演剧目有《可怜虫》《白先生看病》《顶灯台》《大考文》《顶花砖》《背娃进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