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2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刀山会戏
为配合“刀山会”举办的庆神、驱邪等演出活动。盛行于陕西西府的宝鸡、岐山、凤翔一带,它综合了民间传统佛会、神会等各种内容与形式,不仅设有主会场,各神庙、佛堂殿前还设有大小不等的众多分会场,各会场有多家大戏班同时搭台唱戏,皮影班、木偶班和曲子坐唱班也参与演出。因此。刀山会戏是一种规模最为恢弘、多种班社、多种戏曲争相竞技的民间大型祭祀演出活动。多在某种大灾消除之后举行,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种大型驱邪和敬神活动,清白岫山所修《岐山县志》卷五,载有“‘刀山会’等相沿已久……”。由于耗资巨大,颇费人力、物力,组织不易,故每30至40年方举办一次,而且清代、民国时期,都须地方申报,县、省两级政府批准后,方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办。其活动的中心内容便是演绎《断王豁豁上刀山》(“断”系西府土语,意即“驱赶”),故名“刀山会”。“刀山会”的活动主体便是“刀山”,即在中心会场搭建起高32丈的木塔,木塔周围搭上红绫,并设台阶共360台,自下而上,盘旋到顶;每一台阶镶嵌铡刀一口,共360面,刃口朝上,封表祭器,此塔即为“刀山”;“刀山”之东南西北四方,则用柳枝搭建四座城门,还建地台若干分布周围。内容有上刀山、踏方城、演神、佛会戏。①上刀山。由艺人分饰若干阴兵和牛头马面,另有一艺人扮作鬼魅王豁豁。表演时,先在舞台演出该戏,演至阎君命阴兵驱赶王豁豁鬼魅上刀山情节处,王豁豁鬼魅开始逃遁,黑虎神手执神鞭,率众鬼神牛头马面持各种兵器追逐,并将其赶下舞台,王鬼穿广场与四门之间,而后又驱回戏台,过天桥,再驱上刀山顶,复又追下刀山,最后被捉方斩。②踏方城。亦称“走方城”。以四门为基点,用白灰勾成方城,内勾迷宫路线图。表演时,大巫持剑,小巫执柳木丧棒等驱疫器械,做各种驱邪舞姿,并按路线穿四城、踏四角、走四边,直至走出迷宫而终。③演神、佛会戏。祈求神、佛消灾免祸,保佑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此外,凡在火神庙、关帝庙演出的戏班,则要演“奠酒戏”“关公戏”“解甲封王”之类的平安戏;佛祖、菩萨庙殿演出者,须演《目莲救母》《倒腕挂经》之类的剧目。戏终“过天桥”向佛祖庙、菩萨殿分别举行送经仪式,前者称“男过天桥”,后者称“女过天桥”,送经仪式毕,整个活动方告结束。 -
302019-09
[ 词条 ]谢迎春
谢迎春(1954~ )秦腔剧作家。女。陕西渭南市人。为渭南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与人合作创作的大型古装剧《青荷吟》,获陕西省剧目综合大奖——优秀剧目奖和编剧奖;与人合作的秦腔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又名《太子调包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小戏《红枣红了》获陕西省小戏小品电视大赛二等奖等;与人合作的大型现代戏《薪火》《柳河湾的新娘》、小戏《警界线》《大事小事》《我是逃兵》《赴约》,和戏曲电视连续剧《青山之恋》均得上演或拍摄。 -
302019-09
[ 词条 ]安神戏
亦称“唱神戏”。庙会演出期间,群众个人给神许愿,要求戏班演员利用会戏空余时间,唱戏安神,了却心愿,故名“安神戏”。这类演出,成为班社演员挣外快的一种机会和途径。所演剧目,按付钱多少,大致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为《蟠桃会》,属安神戏中规模最大的一种,除上八仙、牛郎、织女、东方朔、四季功曹、福禄寿三星、四龙套外,还可增加角色,第二等为《大赐福》,仅次于前者,角色一般只上魁星、财神等;第三等为《三出头》,角色只上天官、洞宾、寿星,俗称福禄寿三星。《三出头》是“安神戏”中最普遍的一种,多属个人还愿时采用。并以钱数多少,有带乐器与不动弦乐之分。 -
302019-09
[ 词条 ]西安市青门秦剧研究会
群众性戏曲研究演出组织。1949年1月在西安成立。“中兴印书馆”经理李海亭任理事长;牛子玺、何剑萍任常务理事;赵崇胤、姚志坚、赵生财、高文俊任理事;杨天基任常务监事;朱伯潘、胡建武为监事。下设总务、文书、外交、戏剧、文场、武场、会计七组。每周三和周六为活动日,曾排演过秦腔传统戏,也演过时装戏,还受邀为传统喜庆节曰演出助兴。因政局发生变化,西安解放时已名存实亡。 -
302019-09
[ 词条 ]中华剧影协会新疆分会
群众性戏剧、电影团体。1946年3月23日成立于迪(今乌鲁木齐)。孙浮生任主席,窦茂春、史跃洲、许广华、徐德泉、王树仁、朱向荣、杨文茂、哈比毛拉、茹克亚等19人任理事。监事有马林、李亚敏、王玉鹤、阿不都术?哈的里等11人,另有候补理事和候补监事数人。会址设于迪化汉文会。 -
302019-09
[ 词条 ]撵台戏
秦腔演出习俗。即主家同时请两个戏班,搭建两个台子进行对台演出。最后一天,要求两个戏班各出一戏,同台套演。其演出方式为:甲班演完所出本戏之第一场,乙班则接演所出本戏之第一场,甲班再套演所出本戏之第二场,继而乙班接所出本戏之第二场。如此两班追逐,场场连套,相互竞演,直至戏终,故名“撵台戏”。“撵台戏”要求双方所出剧目虽有不同,但其剧中人物之行当、服饰、化妆、脸谱乃至戏之长短都要相仿。如甲班所出剧目为《春秋配》,乙班便出与之相仿的《蝴蝶媒》,尽管两剧情节不同,内容不同,但戏之人物皆属大净、正旦、文生、丑角行当,且服饰、脸谱也相雷同。更能显示出演员演技、唱功之高下。 -
302019-09
[ 词条 ]《沙田水秀》
现代本戏。夏羊、栗成荫、李云鹏(执笔)编剧。1964年甘肃省定西地区秦剧团首演。导演王斌秦、栗成荫,音乐设计党培余、王育民。栗成荫、董化兰、惠化俗、王斌秦、耿玉民、刘月娥、杨济民、李贵民演出。本剧讲述了三年困难时期中,红沙河生产队长复员军人郭大壮,欲带领群众铺沙和抗旱打井,使生活再提高一步。副队长杨满生,却满足于现状不予支持。经大队支部书记的耐心说服教育,统一了思想,使铺沙、打井工作顺利开展起来,获得粮食丰收。 -
302019-09
[ 词条 ]延安戏剧工作委员会
戏剧管理机构。1943年夏在延安成立,隶属中共中央文委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文委。周扬任主任、柯仲平任副主任,委员有周扬、柯仲平、张庚、王震之、钟敬之等。任务是总结抗战以来边区戏剧工作的经验教训,研究戏剧的发展道路。1943-1944年,发动边区戏剧团体和戏剧工作者,深人农村、深人群众、开展群众性创作活动。1944年10月召开边区文教大会,提出发扬边区艺术界与工农兵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普及新内容的戏剧。1946年边区各戏剧单位编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秦腔、眉户、京剧,以及陕西道情和秧歌剧目,形成了抗曰战争以来未有的繁荣盛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