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黄河浪》
现代本戏。纤夫编剧。唱做并重。1989年陕西省洛川县剧团首演。蔺焕荣、晁国俊、刘继患、成宏章演出。本剧讲述了青年农民冯二捶,代哥哥冯大来往黄河北岸相亲,山桃见之倾心,送二捶返回途中,于龙王庙中以身相许。乃至成亲时,始明真相。大来宽容了弟弟,意欲出走,二捶不忍哥哥背井禽乡,遂夺门而去。不久大来瘫痪,时山桃已有身孕,既要照顾病人,又要抚育孩子,不胜其难。船老大郝金胜,对山桃始而同情,继而钟爱。山桃迫于生活,经大来首肯,与之结含。不想二捶突然归来,山桃开窗跳河。金胜、二捶分头去救,二捶游至龙王庙处,料山桃必死,遂碰死于龙王脚下抱情。须臾,金胜与众船夫携刚刚救出的山桃也至庙中,山桃见二捶惨状,痛不欲生。但她不忍大来再受剌激,伪称二捶尚在人世,不久即回,而后将践大来之愿,与之成婚。 -
82019-10
[ 词条 ]甄亮
甄亮(1956~ )戏曲理论家。陕西渭南人。是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代戏剧》执行主编。策划并执行主编2009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中国秦腔文化》丛书(含《秦腔音乐》《秦腔传统经典剧目选》《秦腔流播》《戏曲表演美学》《秦腔剧作家》《秦腔表演艺术家》等20部)。个人创作出版《吼出的文化》《秦腔习俗》《真情在民间》等专著9部,发表《发展秦腔重在优化秦腔文化生态统筹秦腔文化资源》《易俗社文化论》等数十篇论文和百余篇文艺作品,多次获全国或省级奖。荣获“全国百名青年文艺家”和“中青年德艺双馨会员”称号。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
82019-10
[ 词条 ]温凉盏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拿王通》。与清代南路秦腔《入侯府》、中路秦腔《背娃进府》为同目异本。小生、老生、二净唱做戏。含折子戏《温凉盏》。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三十三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宋王失落温凉盏,为张元秀拾得,张得知宋王限庞文百曰寻回,前往献盏,途中被王通骗走。庞以计擒拿王通,追回温凉玉盏。 -
82019-10
[ 词条 ]雒社扬
雒社扬(1956~)戏剧理论家。陕西户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讲授“美学”“编剧”“中国戏曲史”等课程。曾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当代戏剧》杂志社副主编兼协会创作理论部主任。参加省内外大型戏剧活动,在《中国戏剧年鉴》《中国戏剧》《剧本》《当代戏剧》《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戏剧理论、评论文章50余篇,其中《戏剧形态学论纲》获中国戏剧家协会“优秀论文特等奖”。出版戏剧专著《戏剧艺术教育》。2011年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课题《陕甘宁边区戏剧史》。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
82019-10
[ 词条 ]《任志贞》
现代本戏。齐天国、谢欣编剧。唱做并重。事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陕北闹红时期被誉为“女状元”“女闯将”和“巾帼英雄”任志贞的史实。陕西省子长县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中共党员任志贞奉党的委派去陕北红军游击队一支队一分队任指导员。该队系由一支农民自发武装队伍改编而成,成分复杂,思想混乱。经她的艰苦努力终成为一支真正的人民武装,在瓦窑堡一带,使敌人闻风丧胆。在革命斗争中任志贞与该队队长白德胜结为伉俪。后因叛徒出卖,夫妻双双被捕。19岁时被敌人杀害于瓦窑堡迎勋门外。临终时,她镇定自若,慷慨就义,并号召群众继续坚持斗争。 -
82019-10
[ 词条 ]《镇台念书》
秦腔小戏。孙仁玉编剧。须生、花旦唱做戏,小旦唱做工并重。陕西易俗社首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民国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易俗社秦腔剧本选》书录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九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清咸丰时,镇台张曜,目不识丁,公文往来常赖夫人李翠仙处理。后立志读书,并拜夫人为师,夫人因要求严格,致夫妻反目,闹成僵局。适上司送来紧急公文,夫人李翠仙不肯处理,张曜只好赔情道歉,夫妻和好,张曜从此发奋读书。惠焜华饰《镇台念书》之张懋、全巧民饰李翠仙、张锦华饰丫鬟(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集义社
陕西秦腔班社。1938年6月创建于西安。社长阎国斌。演员有刘金声、晋福长、刘光华、雒福生、陆顺子、王庆民、王庆林、李益中、屈振华、田玉堂、田玉兰、郭育中、王宝兰等。常演剧目有《苏武牧羊》《卧薪尝胆》《玉堂春》《化墨珠》《状元媒》《十五贯》《薛丁山征西》等。1940年开始招收学生进行培养。出科的学生中,“集”字辈的赵集兴、王集志等影响很大。经常演出于西安及渭北的泾阳、高陵、三原、富平一带。1945年解散。山》之走马观诗。擅演《杨樾真找夫》《三上轿》《二度梅》《骂殿》《和番》等戏。 -
82019-10
[ 词条 ]阎全德
阎全德(1879~1929)秦腔演员。工净。陕西临潼县人。清光绪末年入临潼华清班学艺,与陈雨农、郑香亭、刘立杰、白相等同科。出科后,在关中、渭南一带搭班演出。辛亥革命后,入陕西易俗社任教练。不久又复出江湖,唱戏度日。其身架异众,黑红文武,无一不精。拿手戏有《芦花荡》《取洛阳》《苟家滩》《绝龙岭》《敬德洗马》《艾谦传信》《收严颜》《黄忠带箭》《黑虎拉鞭》等。王绍猷评价其为“声震山谷,气转风云,马嘶芳草,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