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冯杰三
冯杰三(1901~1973)秦腔剧作家、服装设计师。陕西西安市人。曾任陕西省政府编译室科员。由于酷爱秦腔,工作之余常住陕西易俗社,兼任编辑。后正式加入该社,历任剧务主任、教育主任等职。创作剧目近20本,代表作有《投笔从戎》《木兰从军》《草莽英雄》《豪曹剑》《新和氏璧》《范雎相秦》《盗宗卷》《林冲》《牛郎织女》《陆文龙》《岳云》《貂蝉》《项羽之死》《金玉奴》等。对秦腔服装、头盔、发式颇有研究,曾与封至模为易俗社戏装的改良与革新做了贡献,也为电影《火焰驹》《三滴血》服装的设计出过大力,其设计的图案花纹、深受行内行外普遍赞赏,有许多至今仍为北京、江浙戏衣作坊保留并沿用。 -
82019-10
[ 词条 ]王淡如
王淡如(1899~1974)秦腔剧作家。陕西西安市人。幼时家贫,自学成才。先后任过《新秦曰报》编辑、《大公报》驻西安记者。1943年创办《大公报》西安分馆,后又创办长安书店,并任经理,编辑出版以秦腔剧目为主的通俗演唱材料。1961年该书店撤销后,担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三编辑室副主任。先后创作的秦腔剧本有《东郭敛狼》《吕母起义》《蔡伦》《五谷丰登》《二巧离婚》等多种,还改编了《辕门斩子》《铡八王》《打李厥》《打金枝》等传统剧目。其所创办的长安书店,十多年以来出版500多种秦腔剧本,行销西北五省,为秦腔艺术的传播做出了较大贡献。系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候补委员、陕西省第三届政协委员、陕西西安市人民代表。 -
82019-10
[ 词条 ]魏正风
魏正风(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工丑。陕西西安市人。幼年坐科正俗社学艺,因每天对着一张白纸苦练口劲,故人称“口干”。后加入明正社。1949年后转入咸阳专区文工团、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1955年随团加入陕西省戏曲剧院。1965年调入陕西省图书馆。其道白尤见功力,在饰《回荆州》蒋钦一角中,有大段道白十分难念,是特别容易打结巴的地方,许多演员望剧生畏,圏内人将此白称作“栗子布袋”,但由其念来,爽脆键锵,滴水不漏,常常引动掌声迭起;又极善偷气之技巧,大段台词总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其长相个性,身材矮短,额凸脸凹,上台一个亮相就逗人捧腹。所演角色较杂,《走雪》一场中,还能一赶四,有商人、脚夫、军爷和驿卒,而且各操陕西、河南、山西、四川4种口音。擅演剧目有《大考文》《小考文》《顶花砖》《打草鞋》《张松献川》等。 -
82019-10
[ 词条 ]赵文章
赵文章(1930~1983)秦腔演员。工丑。陕西西安市人。1942年入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学艺。1949年参加西北野战军三军宣传队,随军西进至张掖后改编为张掖七一剧团。1972年调入兰州市秦剧团,先后任业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团长等职。嗓音亢坠自如,表演幽默诙谐,动作干净不俗。擅演《十五贯》之娄阿鼠、《游龟山》之卢世宽、《三滴血》之晋信书、《抢亲记》之王老五等,尤以《柜中缘》之淘气最享盛名。 -
82019-10
[ 词条 ]《智审案中案》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柴景春、曹起华编剧。生、旦唱做戏。事出民间传说故事。甘肃礼县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陕西彬县书生李信年幼,其父临终时,将500两黄金托李之岳父赵二郎保藏。后李之家道衰落,找其岳父讨要,赵否认不给,并贿通县官,将李信夫妇赶出省境,不许返乡。李走投无路,欲跳河自尽,幸遇其师李忠厚搭救,命其在甘肃宁县告状。赵二郎续妻周桃花之相好孙某,为吞赵家家产,公堂做证,为李鸣冤。县令施公正,识其计,智断奇案。 -
82019-10
[ 词条 ]龚乃中
龚乃中(1924~1981)秦腔演员、导演。工丑,兼演彩旦。陕西人。1937年招入宁夏觉民学社乙班学艺,毕业后为该社演员。表演诙谐自然,不故作丑态。后自学导演。1955由其导演的《志愿军的未婚妻》获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优秀奖,还导演《屈原》《人间天上》《新大名府》《龙江颂》等剧。 -
82019-10
[ 词条 ]樊新民
樊新民陕西秦腔丑角演员。1923年生。陕西蓝田县人。13岁入陕西易俗社学艺,继承了马平民之艺术风格,既演小丑、方巾丑,还演官帽丑。1989年去世。其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同时又能结合自己的条件。如《游龟山》中饰卢世宽、董威,前者一副仗势欺人的花花公子形象,后者则是谙于世故的老谋深算之态。另有《劝新郎》《蒋干盗书》《三滴血》等戏,诙谐、逗趣、幽默、世故,毫无雷同。曾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學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樊新民饰《三滴血》之晋书(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滚绣球》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金行健编剧。生、旦唱做戏。事出浙江民间故事。本剧讲述了王守义为丑女艳容张榜选婿,屡无结果。书生柳少卿为去王府坐馆,求蓝蕊姑缝补衣衫,正好冯总督之子侯吉行猎过此,羡蕊姑貌美,欲强娶,蕊姑以少卿为自己夫君相拒。侯吉却逼少卿写休书,少卿求王守义主持正义,不料为艳容所见,欲强留少卿婚配,少卿坚拒。王守义以助蕊姑为名,骗少卿往县衙告状。结果,县令受贿,判少卿娶王艳容,侯吉娶蓝蕊姑。后经老秀才李竹山判文重新断句,众轿头换轿换人,终使柳、蓝结成良缘,侯、王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