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蔡文姬》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施葆璋根据郭沬若同名话剧改编。生、旦唱做工戏。事出《后汉书》第八十四回“董祀妻传”。本剧讲述了东汉末年,蔡文姬远嫁匈奴左贤王,生一子一女。13年后,曹操遣使以金璧赎回。文姬顾惜汉与匈奴和好,舍子弃女,只身归汉。遣使董祀以诚相伴,行至长安拜扫父坟。遣使周近怀怨嫉,向曹陷董邀功,使董入狱。文姬执理明言后,曹方知周近诓骗,擢生董祀为长安典衣中郎将。 -
82019-10
[ 词条 ]《汉宫案》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陈稚延编剧。武生、彩旦、正旦唱做戏。事出《史记吕后本纪》。本剧讲述了汉刘邦年老,吕雉与审食其密谋,欲夺汉室江山。刘邦临终诏托陈平,翦除诸吕,被吕雉撕毁遗诏。刘邦驾崩,吕雉酷刑将戚夫人变成歲并毒死太子如意,遂篡位专权。 -
82019-10
[ 词条 ]《何振中谈旦角表演艺术》
秦腔表演艺术论著。何振中口述,王征记录整理。1962年6中剧陕西分。是在剧协所做《戏曲表演艺术探索》报告整理而成。共4个部分,有“多会多能”“上下场表演艺术”“《教子》《赶坡》的艺术处理”及“《游西湖》中李慧娘的表演艺术”,在第四部分中介绍了秦腔吹火特技。 -
82019-10
[ 词条 ]葛正兴
葛正兴(1890~1982)秦腔演员。工净。陕西富平县人。艺名短胳膊。幼入酒泉正俗社,师从杨三保。先后在尕娃子班、西红班、娃娃班、新民学社、红旗剧团、酒泉祁连剧团担任演员、教练。其唱腔浑厚苍劲,台架刚健有力。一生演戏200余本,尤以“三访”(《访白袍》《访冯彦》《访韩信》)最为拿手。扮演《黄河阵》之三教主,在河西极负盛名,当地至今仍有“三教主打坐碧游宫,谁也唱不过葛正兴”歌谣流传。 -
82019-10
[ 词条 ]《马杏儿》
秦腔现代本戏。康志强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三八五旅宣传队首演。本剧讲述了边区某地农民马杏儿,与其父马培恩积极响应边区政府号召,带头生产劳动,获得丰收,并勇于和坏人做斗争,又积极帮助游手好闲的懒汉转变思想,被群众评为劳动英雄。当地政府号召群众:“男学马培恩,女学马杏儿。” -
82019-10
[ 词条 ]《新柜中缘》
秦腔现代小戏。田益荣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三八五旅宣传队首演。本剧讲述了我游击队某队长,化装外出侦察敌情。因意外事故,被敌人发觉,极力追捕。队长跑至一群众家,遇见一位姑娘,队长说明情况,姑娘将他藏在柜中,躲过敌人捜捕。姑娘钦佩队长英勇抗日的精神,队长深感姑娘机智灵活,胆大心细,二人遂结为夫妇,一同归队。 -
82019-10
[ 词条 ]《群儿赞》
古代秦腔著本。清解元陈伯澜著。陈伯澜,陕西三原人,一生酷爱秦腔艺术。秦腔艺人诗赞。全书共有诗156行,从5个方面赞颂了麻子红、党甘亭的秦腔艺术造诣和2人在三秦地区的深远影响。全诗涉及清末陕西秦腔艺人20余人,剧目40多出,提供了这一历史时期秦腔在唱腔、音乐、表演、班社、艺人、剧目、演出习俗诸方面的具体资料。晚清时期曾广泛流传民间,有人把诗与党甘亭(乳名称群儿)合称“人文双绝”。光绪二十一年(1896)同州(今大荔)刻本是目前所见最早刊本。1985年《陕西戏曲资料丛刊》第三辑重刊。 -
82019-10
[ 词条 ]辛兴安
辛兴安(?~1959)秦腔演员、编剧。工净。陕西西安市人。字必达。13岁入陕西省戏剧专修班。毕业后参加国民党三十八军光武剧团。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三军文工团二队任演员。1952年集体转业,参加张掖地区七一秦剧团,先后任演员组长、副团长。其嗓音宽厚,洪亮,韵味醇正。1955年曾以《铡美案》包拯一角,获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學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另还编写过神话剧《大闹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