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秃子闹房》
中路、东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秃子劝妻》。小丑、小旦唱做戏。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1934年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山东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秃子蒋辉,娶一枝花为妻。花烛之夜,见夫无发,不愿同睡。蒋辉说破嘴皮,妻仍哭闹不止。蒋母进屋劝解,说有发之人不务正道也是枉然,妻止哭,感谢婆母教导。 -
82019-10
[ 词条 ]王宝顺
王宝顺(1912~?)秦腔演员。工净。陕西宝鸡人。外号老鸡蛋。自幼学艺,师从李恒开(艺名“瞪眼红”)。1940年入疆,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新中舞台搭班唱戏,也担任过戏班经理、领班等,常在奇台、木垒、阿尔泰等地演出。1956年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秦剧团。他戏路较宽,生、净、丑皆能。擅演《铡美案》之包拯、《破宁国》之朱亮袓、《杨家将》之杨延昭、《四进士》之宋士杰、《游龟山》之田云山、《下河东》之赵匡胤,以及丑角戏《花子拾金》之仁义、《张琏卖布》之张琏等。 -
82019-10
[ 词条 ]《花部农谭》
古代秦腔著本。清焦循著。成书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书前小序对乾隆与嘉庆年间花部戏曲的兴起及在“花雅之争”中的作用做了总评。书中对花雅剧目、音乐唱腔进行了对比,并指出花部戏曲,特别是乱弹(即秦腔)与元杂剧的血缘关系,肯定了它“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全书重点在于后面的分论,共10节,分别对10部影响大的秦腔剧目加以详考和评论,所论剧目包括《铁丘坟》《龙凤阁》《两狼山》《清风亭》《赛琵琶》《义儿恩》《双富贵》《紫荆树》等。 -
82019-10
[ 词条 ]《战临沂》
秦腔现代本戏。田益荣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三八五旅宣传队首演。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我军民于临沂奋勇作战,遂获胜。 -
82019-10
[ 词条 ]《葭萌关》
《葭萌关》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降四魔》《三山关》《土行孙招亲》《三战邓婵玉》《双奇门》《邓九公降周》等。生、净、旦唱打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五十二至五十六回。甘肃、陕西各路秦腔班社常演。山西、山东各路梆子戏有同目。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王道三、魏世玉口述秦腔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殷纣王命葭萌关魔家四将征伐西岐,子牙兵败。杨戬、黄天化奉师命助周,四魔将败伏。纣王又遣三山关守将邓九公伐之,邓女婵玉出战连捷,子牙受挫。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子牙,途遇申公豹,受其挑唆,反投邓伐周,以捆仙绳为邓首立奇功。邓九公大喜,将其女婵玉许之。杨戰搬来土行孙之师惧留孙,将其降伏,邓九公父女亦归顺西岐。 -
82019-10
[ 词条 ]《燕兰小谱》
古代秦腔著本。清吴长元(署名安乐山樵)著。成书于乾隆五十年(1788)。全书共5卷。第一卷为以兰花作比喻咏演员的诗,盛赞了王湘云秦腔表演艺术及成就;二、三、四卷分花部和雅部,是对乾隆年间北京旦角艺人的介绍和诗赞;第五卷为演员相关轶事及诗词的杂录。书中每人均有小传,其中有秦腔艺人23人,诗138首。此外还保存了花雅戏曲,尤其是秦腔的剧目、表演艺术、唱腔音乐、班社、舞美及乐器等方面的重要史料。1959年辑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该书是现存清代的花谱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其后的类似著作,多模仿本书的体例及写作方式,甚至在序言中即自称继承了《燕兰小谱》的写作。版本有叶德辉《双梅景音》丛书本及张江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本。 -
82019-10
[ 词条 ]《两亲家打架》
中路、西路东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看亲家》《亲家母打架》《看女》。摇旦、正旦唱做戏。事出《缀白裘》。现有三个版本存世,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五十六集收录张福来口述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乡里胡妈之女野花,嫁于城里李某为妻。胡妈携子往探,知野花受欺,两亲家为此言语失和,先是辱骂,继而相打,后经邻里劝解,相互赔情,遂和睦。甘肃省秦剧团郭宝宝饰《两亲家打架》之任柳氏、王志萍饰野花(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新中舞台
新疆秦腔班社。1939年由元新戏园、天山戏园部分艺人联合组成。1945年从内地请来刘金荣(须生)、陈景民(正旦)、靖正恭(小生)、楼英杰(青衣)、刘易平(须生)、王晓玲(青衣)、张新国(小生)、王义民(须生)、史韵秋(旦)、党玉亭(老生)等演员,后因物价猛涨,本地艺人流浪演出,外地艺人纷纷转回内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流散艺人返回迪化,重建新中舞台。王义民、楼英杰、王正民、史韵秋、张新国、吕秀民、车宝元、赵兰芳等均为骨干演员。1953年还招收一批学员,如杨新莲、辛新民、李新义等。后更名为“新中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