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孔雀胆》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白雨编剧。须 生、花旦、二净为主唱做戏。事出郭沬若话剧《孔 雀胆》。本居肼述了元顺帝时,大理梁王以阿盖 公主婚配段功,丞相车力特穆尔欲夺之,要阿盖 以孔雀胆毒死段功,阿盖不忍,救段逃走,伏兵 射杀,阿盖乃服孔雀胆以殉夫。 -
82019-10
[ 词条 ]抱妆台
见傍妆台。 -
82019-10
[ 词条 ]《桃叶渡》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关睢编剧。唱做并重戏。本剧讲述了南宋赵构时,釆石一战,金兵大败。山东耿京率领的天平义军行至济州城下,欲乘此时机一举灭金。差辛弃疾、贾瑞等将领,往南宋王朝请兵,合谋北征。赵构苟且临安,拒不出兵,只讲议和。适义军张安国等将领叛变,杀耿京,投降金国。金国总管郭拉们,派张安国返回,借机扑灭义军张帼英部,行至桃叶渡,为北上将领辛弃疾所杀。张部义军又反正归辛。辛与张帼英等部合营,计图进兵北上。 -
82019-10
[ 词条 ]《烈火扬州》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陆苍编剧。须生为主唱做戏。事出《宋史史可法列传》。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宋末,元兵南犯扬州。扬州制使李庭芝、太守姜才统兵御敌。元遣使招降,李拒之,太后亲赴扬州劝其降,亦拒之,后部将朱焕与扬州纟晋绅王国忠等暗与元兵勾结,城破,李斩朱焕、王国忠等,破阵突围,兵撤泰州。 -
82019-10
[ 词条 ]兰州陕西会馆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贡元巷陕西会馆院内。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6)。坐南向北,台口可南北两开,北开可对馆内唱戏,南开可对街道游人演出。为四柱亭式砖木结构,重檐歇山,琉璃盖瓦,雕梁画栋。台口内宽6米、外宽4米,台基高2米,总高9米。1998年在原址建造居民楼时拆除。现由居民分割居住。 -
82019-10
[ 词条 ]《秦腔音乐分析一论秦腔传统曲调及其发展》
秦腔音乐理论专著。潘哲著。1993年12月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结合实例对秦腔旋律与地方语言关系,对欢苦两种旋律的构成与特点,各种板腔的形成及其变化形式,乃至旋法、调式结构、曲牌、现代戏旋律等均做出较深人、较系统的探讨。书首、书尾有作者之“序言”与“后记”。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对戏曲工作者及其研究人员,均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 -
82019-10
[ 词条 ]《秦剧名家声腔选析》
秦腔唱派研究专著。王正强著。1989年1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分析了刘毓中、刘易平、袁克勤、温警学、周正俗、景乐民、沈和中、苏育民、靖正恭、任哲中、陈雨农、党甘亭、李正敏、何振中、孟遏云、王玉琴、肖若兰、王晓玲、田德年、李可易、张建民、刘茂森、王定秦23名陕、甘秦腔演员的声腔艺术创新,对于他们在创腔上的丰富经验和艺术成就,演唱上的发声技巧和风格特点,均通过大量谱例做了科学分析和精辟介绍,首次为秦腔确立唱腔流派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还选析了各家最具代表性的唱腔1~3段,并附有曲谱和唱片编号,以备读者视谱品听。书前有部分演员剧照13幅。 -
82019-10
[ 词条 ]起调毕曲
出自南宋蔡元定之《律吕新书》,主要从唱调起音和结音的运动性质来阐明调式的基本逻辑。明代朱熹认为:“大凡压入音律,只以首尾二字。首一字是某调,章尾即以某调终之。”据此,凡首尾起音与结音为同一音的唱曲,便可认定建立在同一宫调之上。如秦腔《断桥》白素贞所唱“西湖山水还依旧”一段,起于徵音“5”而结束亦为徵音“5”,故可认定是以七声音阶为基础的徵调式唱腔无疑。但在秦腔欢音唱腔里,特别在净角唱腔中,还存在着大量起音与结音不相一致的情形。如《满床笏》郭子仪所唱“汾阳王绑劣子满腔生气”一段,起音“5”而结音则变为“1”,而且在其起始乃至全段行将结束之前,徵音之五级音“2”以及间奏过门中多有三级音“7”频频出现,并给徵音“5”以有力支持,但在全段最后两句,宫音“1”不仅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所属五级音“5”与三级音“3”几乎构成旋律的全部,间奏过门也回避了变宫“7”,最后水到渠成地使全段结束在宫音“1”上,并形成稳定终止。这种“头、身为徵尾为宫”的“起调毕曲”相异局面,显系“以徵犯宫”转调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