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将军爷戏班
甘肃秦腔戏班。最初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庄浪县水洛人刘世福(刘老爷)置办戏箱,由四儿子(名不详)赁箱领班,并任领班班长。不久后刘世福连遭匪扰,家道衰落,遂将戏箱卖与景占奎。景重组戏班,取名将军爷戏班,由马本烈、王东厚、张明政等人相继领班,在庄浪南部赶庙会。主要演员有吴肥子(净)、汉中陈(生)、汉中李(生)、杨家生(旦)、孙占眼(丑)、苏娃子(旦)、杨旦娃(旦)、大大王(净)、皮儿子(丑)、张存存(须生)、岐山李(须生)、刘生财(须生)等。上演剧目有《三闯宫》《五台山》《蛟龙驹》《苟家滩》等四十余本。1941年后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八阵图
秦腔传统小戏。别名《陆逊误入八阵图》《八卦图》。小生、须生唱做工并重戏。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元明杂剧《诸葛亮石伏陆逊》及明清《八阵图》传奇。中路、西路、南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另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收藏山东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孙权部将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蜀军,兵至鱼腹浦,夜人诸葛亮所布“八阵图”中,被困。后得诸葛亮之岳父黄承彦指引,陆逊始出阵,深服诸葛亮之才。 -
302019-09
[ 词条 ]三花脸
见丑行。 -
302019-09
[ 词条 ]《火化白雀寺》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小生、小旦唱做工并重。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逯喜进清光绪二十年(1894)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南海火龙,见人阆帝王择选佳婿,便化作罗天真之一道童应招,公主不愿,父王賜其一死,被佛师达摩相救。公主往白雀寺为尼,父王见公主不愿回宫,命道童火焚烧雀寺,公主妙善又被佛师搭救,封为金身菩萨。 -
302019-09
[ 词条 ]《七人贤》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女抢板》《文武魁》《黄草坡》等。小生、小旦、老丑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女抢板》。事出《宣讲拾遗》。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另有中路梆子抄录本和蒲州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刘全定继母杨氏,为谋家产,使家仆暗杀全定,家仆放之赶考。杨氏又逼媳月英改嫁,月英不从,与弟全义带子女祭奠途中,全义被风刮走。杨氏陷害告官,月英被判死刑。其子金童坚替母刑,太守命母子抢板决之。适全定、全义同中文、武状元归里,审明冤情,雷殛杨氏,全家团聚。 -
302019-09
[ 词条 ]常家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中期由泾川县窑店乡捐生常腾甲(常三爷)创建。主要演员有梁二、梁三、梁生全(春娃子,梁二之子)、雷家娃、雷禄寿、杨福升、宝娃、杨喜民等,均为本地人。该班演员不多,但技艺较高,尤其领班须生兼花脸的梁氏兄弟,更为泾川、灵台、长武以及董志塬一带群众所推崇,至今民间尚有“梁二梁三,领戏一班,写的正月十五,唱到五月十三”的口歌流传。常家班表演风格粗犷,剧目以生净戏和神话戏为主,是典型的甘肃东路秦腔戏班。被誉为“陇东四大班长”之首的演员杨改民(泾川窑店人),就是在该班拜师学艺而成。1920年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秦州魁盛社
秦州魁盛社,甘肃秦腔班社。清咸丰二年(1852)创建于天水。班主姓陈,初唱小曲,兼演 秦腔(光绪十年(1884)陈某病逝,其子陈旺继任班主,陈旺妻子赵岁乖协助丈夫管理社务,使该社在资金、剧目、演出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主要演员有东城子(须生)、温银水(净)、陶大净 (净)、安甜醅(旦、须生、净)等。演出剧目有《宁武关》《回荆州》《游宁夏》《上陈州》等。光绪二十 三年,陈旺病故,赵岁乖继任班主;翌年,周至李炳南率班秦州演出,与赵岁乖结婚,两社合一, 改称西秦鸿盛社。 -
302019-09
[ 词条 ]无云寺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旦、净唱做戏。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仁宗时,新野县书生王进宝、刘进宝联袂赴试。王妻刘蕊花、刘妻赵月英被无云寺恶僧抢去,强与成亲,不从,被勒毙藏尸殿下。王、刘二妇魂游地府,与包公惊梦,包公来到寺中捜出尸体,作法还魂,斩恶僧,并认王、刘做义女。王、刘二生分中状元、榜眼,同拜包府,夫妻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