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袁允中
袁允中(1900~1971)秦腔剧作家。上海市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曾任教育厅长、银行董事长。四十年代到西安开办面粉厂。酷爱戏曲艺术,被三意社聘为业余作者,1954年正式加入该社,任专业编剧。先后编创10余个戏曲剧本,代表作有《峨眉二蛇》(前后本)、《五典坡》(前后本)、《刘婵金》《状元媒》《唐太宗》等;整理改编的戏有《昊天塔》《炮打两狼山》《击鼓战金山》《狸猫换太子》《双罗衫》《凤仪亭》《张羽煮海》《秋江》等。 -
82019-10
[ 词条 ]曹应辰
曹应辰(1881~1958)秦腔剧作家、导演。甘肃宁县人。字枢丞。清已酉(1909)拔贡。同盟会会员。民国初任陕西三边临时禁烟专员,后在兰州、平凉任教,授课之余,以风公为笔名,编剧不辍。后被易俗社聘为编剧,先后为该社编写《顶灯记》《黄花岗拜扫》《民意潮》《因果鉴》《戏中戏》等戏并上演。曾为平凉平乐社编写《信陵君窃符救赵》《扫墓认子》《驴背缘》等,并担任导演。一生共编写大小剧60多本。 -
82019-10
[ 词条 ]卢缙青
卢缙青(生卒年不详)秦腔剧作家。陕西礼泉县人。辛亥革命后参加易俗社工作,曾任社监和编剧等职。代表作有《青天白日》《绣囊记》《含浦珠》《长安狱》以及折戏《艾孝子》《绣衫误》等。 -
82019-10
[ 词条 ]《秦腔艺术论》
秦腔文论集。陕西振兴秦腔艺术系列丛书。张晋元著。1994年11月陕西人 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书汇集了作者发表于各 地报刊约40篇秦腔评论文章,包括《秦腔的流 派与传播》《秦腔艺术在台湾》《秦腔是京剧西皮的远祖》《用数学揭开戏曲美学之奥秘》《论秦腔 艺术“三”形态》《戏曲滚白论》《秦腔彩腔研究》 《略谈秦腔中的“借韵行腔”》《“鸿雁捎书”溯源》 《“乱弹”的称谓及其由来》《大荔剧种何其多》 等。书首有叶增宽的“题词”和袁光之“序”,书后 有作者之“后记”。 -
82019-10
[ 词条 ]王伯明
王伯明(1859-1942)秦腔剧作家。陕西扶风县人。名照禽,字伯明。清末举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同州知府、陕西省临时议会议员、陕西省政府顾问等。1912年与李桐轩、孙仁玉等发起创办易俗社,并先后担任社监、社长、编辑等。编写大小剧本10多部。代表作有本戏《开国图》《熊耳山》《新梅传》等,折戏《梁上君子》《长生鉴》《共和纪念》《欢迎议员》《新糊涂判》等。时人评其剧作谓“其为戏也,切实发挥,不遗余力,庄重之中,时饶兴趣”。1942年卒,国民政府蒋介石、于右任、林森等要员均致唁电哀悼,并拨款助葬。 -
82019-10
[ 词条 ]王筠
王筠(1749~1819)清乾隆朝戏曲作家。女。陕西西安市人。字松坪,号绿窗女士。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16岁结婚,丈夫早逝后,便潜心于诗文戏剧创作。代表作有《繁华梦》《会仙记》(又名《游仙梦》,系《繁华梦》的姊妹篇)《金福记》3部。 -
82019-10
[ 词条 ]马羲瑞
马羲瑞(生卒年不详)清初传记作家。祖籍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字肇易,又字肇一,号潜斋,别署知误道人。其父马炉,为明末陕西、甘肃镇总兵,驻守甘州,寄居张掖。其为康熙初年贡生。康熙十九年(1680曾任安定(今定西)县学教渝。与高海、田敏等人撰修《张掖新志》,未完而罢。晚年编撰有《天山雪传奇》。康熙二十三年(1684)立《甘山道胡工厘剔催科碑》。 -
82019-10
[ 词条 ]郭宝宝
郭宝宝(1962~)秦腔演员。工丑。陕西眉县人。15岁入甘肃庄浪秦剧团,得王辅生、赵新启、杜干秦、王敬乐等西北诸多名丑指导教诲,并将所学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擅演《拾黄金》之胡来、《看女》之任柳氏、《柜中缘》之淘气、《白花曲》之王显、《徐九经升官记》之徐九经等角色。其演技深得全国知名专家肯定,在各种赛事评奖中均获各种表演大奖。1992年以引进人才调入甘肃省秦剧团。2013年参加数字电影《周仁回府》的拍摄,担任奉成东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