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太白枪声》
现代本戏。王清洁编剧。唱做并重。1985年陕西省志丹县剧团首演。经西安易俗社加工整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剧目。本剧讲述了在渭华暴动后,刘志丹受中共地下特委派遣,回陕北、陇东一带搞兵运活动。他巧妙打入陇东民团军并任第六营营长。该民团军司令谭世树刁钻奸猾,为铲除刘志丹,明请刘为教官,暗设重重陷阱。刘志丹机智勇敢、灵活机动,成功地发动兵变,在太白向反动派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
302019-09
[ 词条 ]《苏武牧羊》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苏武回国》。老生、须生唱做戏。含折子戏《苏武牧羊》。事出《前汉书苏建传》。另有宋元戏文《苏武牧羊记》、元周伸彬《苏武持节》杂剧、明《牧羊记》传奇等。各路秦腔常演。郗德育、李夺山、黄致中、陈基来、苏育民、袁兴民等代表剧目之一。麻晓芹饰李陵、闫怀智饰苏武(孟云提供)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多用李逸僧改编本。豫剧、蒲剧、平调、河北梆子有同目,情节各有不同。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同名本,西安纯益成书局刊行同名本,西安同兴书局同名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苏育民演唱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九集书录抄存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六集录有刘和三口述本。剧情简介 汉朝中郎将苏武,奉旨往北方诸另宣慰,被匈奴劫持,并使李陵劝其投降。苏武宁死而不辱节,单于令其北海牧羊。汉几经与匈奴交涉,匈奴均伪称苏武已死。后苏武修书,缚于南飞鸿雁足下,为汉所得,乃再向匈奴索讨苏武,匈奴无奈,只好放苏而归。代表唱段《牧羊》一场苏武有[苦音尖板]转[慢板][二六板]唱腔较著名。唱词为:汉苏武在北海身体困坏,忍不住伤心泪痛洒胸怀。为国家来讲和免受灾害,谁料想狗番奴巧计安排。他命那卖国贼将我款待,又劝我投降北国与他做奴才。我岂肯背叛祖国贪图荣华自安泰,骂的那卖国贼子一个一个头难抬。我不从他将我囚在北海,又命我牧羊郊外来。身上无衣难遮盖,肚内无食饥难挨。我有心舍身跳北海,诚恐落个无用才。无奈何忍饥受饿冒风披雪饥寒交迫再忍耐,苍天爷何一日把眼睁开。音像资料 1959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为苏育民演唱的该剧唱腔录音。1982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为温警学演唱的该剧唱腔录音,中国唱片社分别灌制唱片。 -
302019-09
[ 词条 ]《蝴蝶杯》
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须生、净角唱做并重。行当齐全,人物众多。分前后两本,前本《游龟山》《藏舟》,后本《投衙》《洞房》,均可单独演出。上党梆子{乍《游龟》《蝴蝶杯》《新安桥》《平苗蛮》《双凤配》五本演出。事出《蝴蝶杯》宝卷、《侧蝶杯》鼓词。各路秦腔常演。刘箴俗、王天民、何振中、李益中、孟遏云、肖若兰、肖顺和、沈和中、刘毓中、高符中、张全寿、李可易、姚裕国、樊新民、张咏华代表剧目之一。1932年西安易俗社赴北平演出,1952年西北演出团(秦腔)、山西省演出团(中路梆子),分别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58年陕西演出团赴京演出。河北梆子侧蝶杯》于五十年代拍摄为电影。王天民饰《蝴蝶杯》之卢凤英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改编《游龟山》秦腔本、马健钥改编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吕柏生抄存本,另有中路梆子本、山东梆子抄存本、中路梆子存本及抄本、上党梆子抄存本、蒲州梆子演出本、河北梆子油印本和枣梆抄存本。剧情简介明嘉靖年间,江夏县渔民胡彦与女凤莲,偶尔网得一条娃娃鱼。适两湖总督卢林之子卢世宽龟山闲游,恰遇胡彦卖鱼,卢世宽强买而不付分文,反纵犬及家丁将胡彦毒打致伤。江夏县令田云山之子田玉川,激于义愤,打死卢世宽后外逃。胡彦回船身亡,田玉川逃到江夏,王天民饰《蝴蝶杯》之卢凤英边,胡凤莲问明情由,救他上船,在舟中定下白头之约,玉川拿出家传宝物“蝴蝶杯”赠凤莲为婚约信物,随即渡江逃奔天涯。凤莲则拿蝴蝶杯至江夏县衙认亲。卢林为子报仇,约定按三司会审,拟将田云山问成死罪,恰巧凤莲闯入公堂,以父冤辩三司,卢林词穷,乃限云山缉子归案。总督卢林征蛮被困,为玉川所救,卢爱玉川文武全才,招赘为婿,入洞房后,卢凤英知就里,后胡、卢二女同配玉川。代表唱段该剧有五段唱腔较流行。第一段《回船》一场胡彦(老生)所唱“有为父提篮儿卖鱼上岸”唱词为:有为父提篮儿卖鱼上岸,到了那龟山地惹起祸端。父遇见卢总督公子之面,他买去娃娃鱼不给父钱。那时节父要鱼不把账欠,怒恼了哪个贼恶气冲天。纵虎犬吞去鱼咬父手烂,差家人又打我40皮鞭。多亏了江夏县公子来见,怀抱着不平事气愤上前。他一脚踢死了赛虎恶犬,叫骂那众贼人做事不端。把那些坏人贼一齐打散,才搭救你的父转回江边。一刹时只觉得头昏气喘,我这里一阵阵心血上翻,我手儿拉儿手我的肝肠断,用手儿我自己捶胸前。只说我今一死阴魂不散,我的儿你快去为父申冤。第二段《藏舟》胡凤莲(小旦)所唱“耳听得樵楼上二更四点”。唱词为:耳听得樵楼上二更四点,小舟内难坏了胡氏凤莲。哭了声老爹爹儿难得见,要相逢除非是南柯梦间。田公子遭大难并无抱怨,静悄悄坐一旁低头安眠。月光下把相公仔细观看,好一个奇男子英俊少年。他必然读诗书广有识见,能打死帅府子文武双全。为我父抱不平身遭大难,他本是英雄胆大好儿男。孤身女到后来有谁照管,无亲眷无依靠实实可怜。假若还我与他结为亲眷,女孩儿到后来好将身安0怕只怕他嫌我出身贫贱,这件事我还是不好开言。眼看着就到了深更夜半,叫醒来与我父报仇申冤。我这里把相公一声呼唤,他那里直睡得十分香甜。我这里走上前拉他起站,女孩儿拉少年礼上不端。我这里用手儿将船摇转,叫相公快起来我有话言。第三段《献杯》一场田夫人(正旦)所唱“好一个英明女有胆有见”。唱词为:好一个英明女有胆有见,救我儿果算得恩重如山,渔大姐你不必羞容满面,有老身我还要细问根源。我的儿正青春年方弱冠,渔大姐你本是女中英贤。他为你抱不平身遭大难,你救了他的命恩报恩还。你谢他他谢你真情一片,你二人患难中同病相怜。从下午直坐到更深夜半,心中事难道说没有明言。第四段《洞房》一场田玉川(小生)所唱“田玉川在洞房自思自想”唱词为:西安易俗社李淑芳饰《游龟山》之胡凤莲(易俗社提供)田玉川在洞房自思自想,思在前想在后无有主张。打死了帅府子卢门绝丧,怎肯把亲生女许我成双。莫非是南柯梦显出幻像,小银灯明朗朗照在绣房。双手儿揭罗帐将她观望,见小姐蹑呆呆倒卧牙床。真乃是天仙女从空而降,笑微微又好似醉里海棠。我有心将前情对她细讲,若提起杀兄仇怎能成双。阔忧忧在洞房暂且不讲,等天明禀告我二老爹娘。第五段《洞房》一场卢凤英(小旦)所唱“他不言奴不语闷坐牙床”。唱词为:耳听得谯楼上二更鼓响,洞房里偷眼看奴的新郎。怪不得老爹爹将他夸奖,果然是潘安貌举世无双。今夜晚这花烛喜从天降,却为何锁双眉闷坐一旁。移莲步出罗帏将他观望,初见面只觉得有口难张。新夫妻总难免羞涩景况,他不言奴不语闷坐牙床。西安易俗社李淑芬饰《游龟山》之胡连英(易俗社提供)张宝玮(左)饰《游龟山》之田玉川、毛文德(右)饰卢世宽(易俗社提供)音像资料中国唱片社灌制的演唱该剧唱片;2004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公司录制西安易俗社张宝玮、李淑芬主演的该剧(前后本)光碟并出版发行。 -
302019-09
[ 词条 ]大众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创建于张掖,班主王兴志,因以王氏家族为主体,故又称王家老班子。最初成员不足20人,亦艺亦商亦农,无固定演出场所,主要以山村庙会流动演出,戏衣、道具多系自制,或借用当地民间社火行头穿戴。清同治年间,购置一副戏箱,由李志接任班主,改名乐义班,一年后又更名志兴班。管理体制属箱主制。1942年,丁毓秀接任班主后,改名老化俗社,开始建简易剧场,编演《三国》《封神》等连台本戏。同年,又改名志兴秦剧社。1952年整顿后改称张掖县大众秦剧社。社长傅钰民。主要演出剧目有《佛手橘》《八件衣》《五雷阵》《花云带箭》《辕门射戟》《取洛阳》《出五关》《血手印》〈十道本》等。演员王兴志、李志、张文品、丁毓秀、裴玉林、赵玉璧、蔡金城等;旦角邓娃子、李福、满庭秀等;净角王福寿、王福贵、王升、胡文秀、陆兴福等。1960年全团支边,落脚于新疆塔城。 -
302019-09
[ 词条 ]《东风万里》
现代本戏。薛寿山、李智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兰州市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刘俊才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东风旅社当服务员。却给母亲去信诓称自己在某厂当工人。刘母进城看望儿子,不料下车遇雨致病,被一工人送至东风旅社,刘俊才借口客满,将“病人”拒之门外。服务员金秀美将刘母接到家中,待如至宾。刘俊才得知真情,悔恨不已,经刘母、秀美帮助,俊才始悟,遂安心工作。 -
302019-09
[ 词条 ]《丁家姐妹》
现代本戏。容绍、罗铁宁编剧。唱做并重。1979年宝鸡市人民剧团首演。导演杜生斌。崔惠芳、曹海裳、杜秀霞、吴香序、杜生斌、屈信中、李超峰演出。本剧讲述了青龙河水库工程师丁震河,与技术员施一鹏,完成了错喷支护试验。栾超为窃取其技术成果,诬陷施一鹏有奸情罪,致使施家破人散。施的爱人丁莲英之妹丁继英对此生疑,主动查访勘问,知系栾超陷害,计拟斗争。其姐丁莲英受栾超家验,往劝其妹认错息事,丁震河与继英讲明事实真相莲英醒悟,方知栾超之谋。丁震河死后,丁家姐妹决心与栾斗争到底。 -
302019-09
[ 词条 ]秦钟社科班
1924年由刘立 杰组建于三原。仿效易俗社办学方法,戏曲教育与演出实践结合,专业教育与文化学习并举。招收学生40余名,生角以“秦”起名.旦角以“钟” 起名。成名者有刘裕秦(刘易平)、姜望秦、工斌 秦、张限秦、惠醒秦、何锐秦、杜干秦、姜瑶钟、崔晓钟、汤秉钟、工应钟、李琼钟、张耀秦、孙连秦、 郭治秦等。1931年因人不敷出而破产。 -
302019-09
[ 词条 ]《庄稼人》
现代本戏。谭增成、丁明、王志发、刘凤州编剧。唱做并重。1965年咸阳市人民剧团首演。董务本、张玉贤、刘秉国演出。本剧讲述了一对相爱的高中生,响应号召到农村研究种棉,做出成绩,被誉为新一代“庄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