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枣园沟》
现代本戏。樊德田根据张一弓小说《赵镢头的遗嘱》改编。1981年陕西省渭南地专区秦腔一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四人帮”垮台后,枣园沟一队没有队长,社员纷纷外出谋生。共产党员赵镢头在县委副书记的支持下,提出联产到劳责任制,担任了队长。次年夏收在即,为兑现含同,引起县、社、队领导与懒汉的反对。县委书记吴煜来队调查,被二流子刘卯假象迷惑,向赵镢头施加压力。公社态度暧昧。支部书记李保乘机宣布合同作废,停了赵镢头的职。吴煜听说赵镢头私割集体麦子,要召开全县广播批判大会,李保威逼赵镢头写检查。在重重压力下,赵镢头托女儿向林慧反映,并让会计张明娃代写“检查”,决心服毒明志。幸亏林慧赶到,斥责了李保,救了赵镢头,兑现了合同。地委肯定了联产到劳责任制,社员选举赵镢头上省开会。 -
302019-09
[ 词条 ]刘光华
刘光华(1901~1981)秦腔旦角演员。工武旦、青衣。陕西蓝田县人。幼入西安三意社学戏,后创办西安尚友社,聚集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何振中、张建民、闫国斌、张新华、李爱云、傅凤琴、康正绪、王玉琴、杨金声等,形成稳定而强大的阵容,并与易俗社、三意社鼎足而立。刘任该社社长20余年,先后培养两批学生,以集、尚二字排名,其中赵集兴、王集志、陈尚华等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后又培养出刘茹慧、王君秋、董珣、广雪琴等一代新人。 -
302019-09
[ 词条 ]独木关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枪挑安殿保》《访白袍》。武生唱做并重。事出《征东全传》第二十二至二十四回,《白袍记》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长安书店刊行于炳年秦腔整理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中路梆子本、北路梆子本、山东梆子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辽东盖苏文犯境,太宗御驾亲征。薛礼(仁贵)沿途斩将夺关,总兵张士贵将功记在其婿何宗宪名下。兵至独木关,辽宁守将安殿祥、安殿保悍勇,何宗宪被俘。薛礼带病出战,枪挑二安,遂夺独木关。 -
302019-09
[ 词条 ]郑香亭
郑香亭(1881-1948)秦腔演员、导演。工刀马旦。陕西临潼县人。乳名贵生。清光绪末年人临潼华清班学艺,与陈雨农、闯全德、刘立杰、白相等同科。辛亥革命后,人陕西易俗社,任教练、导演。其嗓音唱腔,为当时一般武旦所没有。表演“声灵调雅,智巧艺精”,名噪一时。拿手戏有《麵姬打宫》《辉姬闹房》《七星庙》《撮合山》《女杀四门》《杀狗》等。 -
302019-09
[ 词条 ]《红绫帕》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吴岐山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书生苏捧章洪鸿侯与张世杰相约游冥王寺,苏题诗于寺墙,白太公之女白遇红观诗和之,互生爱意。白临行遗红绫帕,苏拾得。白太公召苏相见,请柬误投张世杰,张早垂涎白女,至白家,太公却之。白遇红约苏男扮女装绣阁相会。相会时,恰遇白母至,乃藏苏于柜中。张世杰羞恼成怒,到白府抢亲,错抢苏生回府。太公告于官,差人带张去衙。张着妹金娥陪伴苏生,二人一见钟情。暗结丝罗,苏赠红绫帕与金娥,并将金娥改扮男妆安置在自己家里后,赴京应试。白太公至苏家访苏捧章误将金娥认作苏生,以女相许。苏中状元后归家,金娥示红绫帕,二女与苏同拜花烛。 -
302019-09
[ 词条 ]十道本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宫门挂带》。须生唱念工戏。其中有同名折戏流行演出。事出《隋唐演义》第六十回、《说唐演义》第五十九回、《大唐秦王词话》第五十八回至五十九回。中路、西路、南路、东路秦腔常演。陆顺子、郗德育、肖顺和、康正绪、米钟华、李正斌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谭振中藏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冯杰三改编秦腔本,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中路掷子本、中路掷子抄录本、北路梆子抄本等。本剧讲述了唐王李渊听信奸妃谗言,欲斩二王世民,众臣纷纷上殿奏本,皆不得准。褚遂良奏了十道本章,历数累代昏王宠妃亡国之痛。并以宫门所挂玉带珠宝完好证明世民被诬陷。唐王恍然大悟,遂释放世民。 -
302019-09
[ 词条 ]羊娃子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班主羊娃子,原是酒泉全子戏班与之合台演出,除眉户外兼演秦腔。主要演员有杨娃子(羊娃子)、李世盛(须生)、赵炳奎(老生)、车忠林(须生)、张元清(琴师)等。演出剧目有《起解》《老换少》《大保媒》《忠保国》《明公断》《杀裴生》《玉虎坠》《财神图》《玉堂春》《李翠莲大上吊》等10多本。羊娃子戏班演《大上吊》时,在台前10米处立一两米高的高杆,杆的顶端拉一条长绳,演到上吊一场时,李翠莲从舞台上被吊至杆顶,观众仰起头来才能看到这个令人恐怖的吊死鬼。戏班解散年代不详。 -
302019-09
[ 词条 ]王新中
王新中(1964~ )秦腔鼓师。兰州市人。出身于梨园世家。受家教与环境熏陶影响,幼年开始学艺。1979年考入甘肃省艺术学校器乐班,师从于海如专工鼓板,1980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秦剧团担任司鼓。30多年来,曾为40多本戏操鼓,也为刘茂森、王定秦、黄新闵、王晓玲等名家操鼓伴奏并录音、录像和灌制大量唱片。其中领衔执鼓大型秦剧《飞将军李广》、现代秦剧《大河情》两次获辱文化部颁发的司鼓伴奏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