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张正中
(1922~1984)秦腔演员。先工须生,后改唱花脸。陕西西安市人。小名东娃。11岁入西安正俗社丁班学艺,师从王德荣、郭敬堂,所演《吴起回国》《闯宫抱斗》《葫芦略》《临潼山》等戏,均辱二师真传。尤其启蒙戏《司马拜台》诸葛亮之大段[双锤带板],唱得酣畅淋漓,声韵袭人。出科后成为该社挑大梁的须生主角,先后在西安建国社、大华剧院、正艺社以及泾阳明正社搭班演出。1949年后又在正俗社、渭南专区秦腔四团演出,最后落脚耀县剧团。在此期间,因嗓子喑哑而改唱二花脸,《芦花荡》之张飞、《劈山救母》之杨戬、《五典坡》之魏虎、《白玉钿》之和尚、《大报仇》之黄忠、《商洛山》之刘宗敏等都是其典型佳作。其腿功、刀花、身架等,均为观众称道。 -
82019-10
[ 词条 ]姚裕国
姚裕国(1913-1966)秦腔演员。初工小生,后改唱二净。陕西西安市人。10岁入西安三意社学艺,师从李桂芳。出科后,以俊美的扮相和飘逸的做派,享誉西安剧坛。曾与该社名旦田玉堂主演《洞房》红极一时,同易俗社王天民、康顿义之《洞房》相媲美。1939年后,因嗓音发生变化改唱架子花脸。他台架工稳,唱腔富有气势,武打技巧娴熟。拿手戏有《将相和》《九江口》《醉打山门》等,曾塑造过张飞、李逵、荆轲、许世英等众多舞台艺术形象。与闯国斌合演《水淹七军》赢辱“活周仓”之称。1949年后,积极参与现代戏演出,《穷人恨》之地主、《罗汉钱》之张木匠皆备受赞誉。1956年以《扑池送亲》大花儿施恩一角,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
82019-10
[ 词条 ]韩城市北营庙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韩城市北街北营庙内。始建于金,经历代重修,仍保持覆盆式柱础早期形体。戏楼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前台单檐歇山顶。后台卷棚悬山顶。楼顶筒瓦覆盖,前檐两端角梁斜出,起翘深远。通高约12米,宽8.1米,进深5.1米,台基高1.45米,呈三面观式。因年久失修,砖瓦不全,漆色无存。现四周砌墙封闭,充作百货仓库。 -
82019-10
[ 词条 ]《和平使者》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陈稚延编剧。生、旦、净、丑唱做戏。本剧讲述了战国时,楚惠王欲灭宋国,鲁国墨子闻讯,以其“兼爱”“非攻”学说,为宋昭王定计,并徒步楚国游说。惠王不听,发兵侵宋,因盟国军信服墨子言说,皆不起兵。楚王孤军攻战,被宋军击败,生擒。 -
82019-10
[ 词条 ]班长制
旧时,秦腔戏班的组织机构形式。即领班长、跑班长、派班长负责制。领班长即为班主,戏班内的最高负责人,拥有人事、剧目、财务、行动安排等权利;跑班长负责对外联络,“写戏”,与对方洽商演出时间、剧目、戏价及其他条件;派班长负责安排演出剧目,调配演员角色,演出先后顺序,掌握演出进度,适时解决处理演出过程的突发事件,其身份颇似今之业务团长或舞台监督。过去的秦腔戏班,通常都采用“班长制”作为组织管理基础,开展业务活动。 -
82019-10
[ 词条 ]《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
戏曲剧本集。东风文艺出版社编辑部编。1962年西安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马健翎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编写的秦腔《好男儿》《查路条》《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眉户戏《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7个剧本。 -
82019-10
[ 词条 ]供庄王
供庄王亦称“庄王爷”“庄王堂”。旧时所有秦腔戏班都要供奉戏神。其形有二:一是在三尺长、二尺宽的白布之上,上画庄王神像,下画“童子爷”。平时由领班长收藏供奉,春节启箱演出之前,便悬挂于后台,所有演职人员焚香化表(烧纸钱),以示敬奉。二是秦腔《二进宫》之李艳妃所抱明太子道具——身着服装的木雕小人儿。平时供于后台,演剧时则作为道具。如甘肃高台县沙河忠义班所供童子爷,正是剧中定国公徐彦昭和侍郎官杨波死保的明万历皇帝,这正好应了甘肃西秦腔出自明代万历之说。庄王爷系指何人,其说不一:一说为楚庄王,因为《优孟衣冠》是最早的戏曲雏形,艺人认为秦腔本由楚庄王所创,故戏班将其尊为戏之始祖;二说乃指唐玄宗(李隆基),原因是唐玄宗酷爱歌舞百戏,设梨园,置教坊,还曾在参军戏中扮演过丑角;三说是唐五代时的唐庄宗,唐庄宗名李存勖,自幼喜爱唱戏,称帝后依然粉墨登场,嗜戏如旧,常与优人同台演出。唐庄宗本是西突厥沙陀部人,世居甘肃河西。幼时就喜爱演剧,唱念必然操持的是河西秦声,这与后世“秦声”戏曲的出现不无关系。关陇大小戏曲班社皆尊庄宗为“庄王爷”,并奉其为“戏神”,足见庄宗对秦声戏曲影响之大。三说各执一端,却以第二说较为普遍。 -
82019-10
[ 词条 ]《忠烈图》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青海省湟中县贾尔藏村业余艺人贾文卿1934年创编。青海省湟中县贾尔藏村业余秦腔剧团首演,并藏有1936年手稿本。本剧讲述了夏朝时,西夷敖里造反,夏桀王命忠正侯锁先忠为帅、太师鲁毛忠押粮,前往征剿。锁、鲁两家不睦,御史严华忠、丞相白怀忠当殿立书具保。鲁中途按粮不发,致锁阵前被困,鲁反诬锁叛降于西夷。桀王不察真假,将具保重臣白怀忠旨令满门抄斩。其子白生春、女白生花闻讯偕母外逃,为飞龙山大王王岑飞所救,率兵劫法场,救出白丞相,同赴边关打败西夷,锁先忠被救,凯旋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