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拳式
“手姿”的一种。凡五指攥握掌心,以突出拳头形成的手姿造型,均称为“拳式”。秦腔的拳式有方拳、翅指拳、佛手拳等。其中一些为生、净专用,也有生、净、旦通用的,主要区别为生净左丁步,旦角右踏步。①方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攥握于掌心,拇指收拢并靠在食指第二骨节,形成有棱角的方拳。为生、净专用。表演中双手以此式从身体两侧向上撩起,待举到头顶上方立即翻腕握拳,即称“举拳”或“虎抱头”。秦腔《五台会兄》杨延昭在“洒家的劈拳下来了”道白之后的手式表演即为方拳。若将两臂上抬,双手向里扣腕,两拳架于两胯边,拳的虎口朝前,则称“架拳”。戏中武生常以此拳式展示英武之气,走卒则以此式作架车虚拟之状。秦腔《回荆州》中.赵云“亮相”、杂角为孙尚香推车均有穿插表演。②翅指拳。食指、中指攥握于拳心,拇指收垅并靠在食指和中指第二骨节,同时无名指、小指则向掌心弯曲,使小指第一骨节微微翅起。此式生、旦皆用。若以此拳双手坐腕握于胸前(右拳在前,左掌在后),双臂呈半弧状,称“握拳”。戏中,多以此表现勒马状。秦腔《古城会》中关羽、《辕门斩子》中穆桂英出场时均有穿插表演。若以此拳式两手从身体两侧撩至两肘旁,或两拳架于两胯边(两拳虎口朝前),则称“端拳”或“架拳”。秦腔生、旦武将亮相、扎势、拉架子等,均有穿插运用。③佛手拳。秦腔基本功。手姿中“拳式”一种。拇指向掌心收垅,食指弯曲以指尖轻按在拇指尖上,同时中指、小指向掌心弯曲,中指贴靠在拇指旁。秦腔旦角常有贯穿运用。 -
302019-09
[ 词条 ]任兴社
甘肃秦腔班社。董志塬秦腔主要班社之一。1912年由阳县商人任义杰组其子任仲选后期曾参与协理业务。董志塬较有成就的、被誉称为“四大班长”的杨改民、白书来、任国栋、常俊德等艺人在该社演出多年。有一位“提戏”的主要人物赵有维,绰号赵脚户、赵肚子大,会戏很多,人称“外黑里红”,该社演出的剧目主要靠他口授。演员还有杨喜民、张新米、张占山、郭炎英、白广元、黄金玉、杨保娃等;板胡袁秉直,司鼓周开仑。演出剧目有《捉放曹》《华容道》《许田射鹿》《滚鼓山》以及列国、两汉戏400余本。活动区域主要在庆阳、董志塬各处以及泾川、灵台、固原等地。1945年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谭建春
谭建春(1965~)秦腔琴师、作曲,一级演奏员。陕西千阳县人。幼得其父谭异指导主工板胡。15岁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师从王东生、杨天基、杨满元、王万等学习板胡等乐器,毕业后任青年实验剧团板胡演奏员。曾为《杨七娘》《仇荐》《十五贯》《卷席筒》《盗扇》《鬼怨》《盗草》《三娘教子》等数十部剧目操琴,并随团出访演出。曾获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大奖赛板胡主奏一等奖。编撰《秦腔优秀唱腔荟萃》《任哲中唱腔精选》《王东生演奏艺术》已出版发行。 -
302019-09
[ 词条 ]《善士亭》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王有道休妻》《王有道赔情》。方巾生、正旦、闺门旦唱做工并重。含折子戏《踩泥》《吵家》《金榜乐》《会文》。各路秦腔常演。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甘肃人民出版社刊行金行健、石兴亚改编本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朱庆骥口述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书生王有道,赴京赶考。其妻孟月华清明归宁,中途遇雨,至善士亭内避之。恰有柳生也来亭内避雨,见月华欲去,又恐歹徒夜间伤害,便在亭外冒雨守护。翌日早,柳才离去,月华深感柳恩。至家月华将其实情告知妹妹淑英,淑英生疑。后王与柳生同宿一店,话中露出冒雨保护月华之事,有道亦疑其妻有私,遂休之。王有道应试得中,归家查明前情,奏请皇帝,皇帝赐予月华贞节牌坊,夫妻始得团圆。 -
302019-09
[ 词条 ]裴大黑戏班
宁夏秦腔班社。清宣统三年(1911)裴大黑带领戏班20余人从陕西来宁夏演出,定居于宁夏。班主裴大黑(艺名,大、二净行)戏路很宽,代表剧目有《铡美案》(饰包拯)《黄河阵》(饰燃灯佛)。骨干演员本爱娃(旦行),拿手剧目有《百宝箱》(饰杜十娘)《玉堂春》(饰苏三)。另外还有位艺名叫“一两二钱三”的艺人,工须生,本名不详,只要他一出场,就值一两二钱三银子,拿手剧目有《取都城》(饰刘璋)《五雷阵》(饰孙膑)等。1920年裴大黑去世,戏班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失街亭
秦腔传统本戏。须生、净唱做戏。常与《空城计》《斩马谡》连演,统称“失、空、斩”。事出《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五集中路梆子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张继爱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第一集收录胡庆松口述莱芜梆子本,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诸葛亮拟派兵将驻守街亭,马谡请令欲往,孔明叮嘱务于山下近水扎营,马谡得令而去,孔明仍不放心,又派辅将王平督之。马谡恃傲违令,扎营于山顶,王平屡劝不听,司马懿兵至,以火攻之,蜀军惨畋,街亭失守。 -
302019-09
[ 词条 ]李应贞
李应贞(1937-1971)秦腔演员。女。工正旦兼演闺阁、花旦。陕西米脂县人。11岁参加陕甘宁民众剧团。1949年后,转人西北戏曲研究院。其唱腔清丽,表演逼真,特别是眼睛极善于传神。尤善于运用手中信物等道具,为角色增色。故有专家评述其表演“深、细、真、狠”,被誉为陕西“四大名旦之首”。15岁以《游龟山》胡凤莲一角而出名,后又饰演《四进士》之杨素贞、《鱼腹山》之王兰英、《窦娥冤》之窦娥、《断桥》之白云仙以及现代戏《雷锋》之雷母、《丰收之后》之赵五娘等。1957年还参加秦腔彩色艺术片《火焰驹》的拍摄。“文化大革命”中以“三名三高”受到折磨而病故。 -
302019-09
[ 词条 ]孙玉梅
孙玉梅(1937~)秦腔演员。女。蒙古族。工花旦。祖籍河北成安县。1950年加人银川剧社,师从张景华等人。为宁夏秦腔剧团演员兼教练。后来主要从事秦腔教学工作。擅演《打金枝》之公主、《回荆州》之孙尚香、《玉堂春》之玉堂春、《刘三姐》之媒婆等。与屈效梅、王素梅、赵友梅并称为西北地区文艺界“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