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圆场
又称走圆场、跑圆场。既是传统表演程式,也是一种舞台调度手法。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照规定的圆形路线快步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即称“圆场”。跑圆场速度有快有慢,路线有长有短,故有“快圆场”“慢圆场”“大圆场”“小圆场”之分。也因表演人数的多少,形成不同的称谓:“一人圆场”如《四进士》之宋士杰从大街回家喊老伴去救杨素贞时跑圆场表演;“二人圆场”如《走雪》曹玉莲和曹福绕字以示急行赶路;“三人圆场”也称掏三角,即三个角色在舞台上按“绞辫形”路线来往穿插疾行,表现前行后追,如《火焰駒?打路》李夫人、黄桂英、周瑞菊急往法场赶路的圆场表演即是。秦腔生、旦、净、丑均可表演圆场,但以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旦角的圆场起步同于小台步,但只许迈出半小脚的间距,即上步时只“上”至前脚中段(脚距寸余最好),连续换行,快速向前移动。行进时,大腿并垅,脚腕着力,勾脚起步,步步趋紧。且忌提膝、耸肩、晃身;腰肢要柔和,不能僵硬、散垮;脚下轻、溜、飘,恰似急流行舟;手臂还可采用单膀式、顺风旗式、勒马式等不同姿势造型予以辅衬美化。 -
302019-09
[ 词条 ]惠敏莉
惠敏莉(1971~)秦腔演员。女。工文武花旦。陕西黄陵县人。11岁考入黄陵县剧团学员训练班。1985年又入延安戏剧学校。1989年调西安易俗社。现任陕西省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易俗社分公司经理。其嗓音酣泻,表演细腻。饰演过《李陵碑》之琪琪格、《三滴血》之李晚春、《盗虎符》之如姬、《火焰驹》之黄桂英、《貂蝉》之貂蝉、《蝴蝶杯》之卢凤英、《挂画》之耶律含嫣、《河湾洗衣》之田赛花、《霸王别姬》之虞姬、《得意郎君》之尹碧莲、《青山情》之秦红娟等众多舞台形象。曾获“易发杯”大赛一等奖、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新剧目调演一等奖等多种奖项。为第二十四届梅花奖得主。惠敏莉饰《柳河湾的新娘》之柳叶(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夜打登州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打登州》《射红灯》。文武须生、武生、老生、大丑、红生唱做打重头戏。事见《倒铜旗》传奇和《说唐》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南路、中路、西路、东路秦腔常演。其中东路秦腔、中路梆子有《秦琼起解》《男起解》折戏;南路秦腔有《登帅滕锏》折戏单独演出。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清末永庆堂梓行秦腔《秦琼起解》折戏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男起解》折戏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徐德喜、李德远口述秦腔抄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十八集收录李娃升口述本,山西临汾蒲剧院藏蒲州梆子抄本,山西省忻州地区戏剧研究所藏西瓜红口述北路梆子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山东梆子抄本,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隋末时,登州王杨林于光武山和秦琼打赌,输于秦,怀恨在心,遂提解秦至登州,欲置秦于死地。时,秦琼先曾于贾家楼结拜弟兄徐绩、程咬金聚义瓦岗寨,得知秦琼起解,遂分头扮作客商混进登州,约定中秋之夜破城。杨林登周戒备森严,以红灯为号,追杀秦琼。徐绩调遣各路英雄,从四面破阵。罗成射落红灯,秦琼打开四门,放出众人。杨林之子杨天耀领兵追赶,瓦岗英雄杀死杨天耀,大破登州,同回瓦岗。 -
302019-09
[ 词条 ]秦琼卖儿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打临洮》。文武须生唱做并重。事出《说唐》第二十三至二 十七回。西路、南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1956 年长安书店刊行柳风秦腔整理改良本;《陕西传 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一集收录程海清、谢 兴隆、罗德庵、田兴华、徐德喜、李德远口述本,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曹洪有口述抄录本, 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本剧讲述了山东遭灾,秦琼举家投奔临洮盟弟谢映登,适谢出门未归,秦琼困于店中。母死无棺,秦琼卖儿,恰被谢映登之兄谢映双以私吞映登赠秦的十两黄金买去。映登还家,得知情由,杀兄还儿以谢罪。 后映登因杀大厅官祝雄,登州王杨林率兵攻打 临洮,秦琼蒙面打败杨林,与程咬金、王伯当同 上瓦岗寨举义。 -
302019-09
[ 词条 ]安正班
陕西秦腔班社。1916年宝鸡县甘峪乡温安正创办。前身为贾德义戏班,因经营不当被温安正出资接管。随后添置部分戏装道具,邀请名演员,使戏班复兴,温安正任箱主兼领班。主要演员有须生李锐、温金帮、温三元,净角温金环、温平进、温玉堂,旦角德宝、韩毓华、赵振英、温安顺等。演出剧目有《怀王捜太子》《三娘教子》《岳飞大战牛头山》《月光带》《八义图》等50多本。长期活动于陕西宝鸡、凤翔和甘肃天水一带,以演会戏为主,偶尔售票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甘峪乡接管,为乡办业余剧团,温安正为导演。“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段桂珍
段桂珍(1962~)秦腔演员。女。工小旦。陕西三原县人。1979年毕业于三原南郊中学文艺班。后加入三原县剧团。1985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先后在《假婿乘龙》《金琬钗》《六斤县长》《徐九经升官》等戏中饰演主要角色。后以饰演《情仇》之敫桂英、《千古一帝》(二部)之赵姬、《窦娥冤》之窦娥、《回荆州》之孙尚香、《赵氏孤儿》之公主而名声渐起。1984年以《鬼怨》之李慧娘一角,获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咸阳地区青年演员一等奖。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戏曲百佳演员”。2000年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清唱一等奖和表演奖。 -
302019-09
[ 词条 ]《伐北齐》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为主,唱做打并重。事出《隋唐演义》第四回、《说唐演义》第一回。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北周时,宇文泰命杨忠、杨林、杨坚等伐北齐。杨忠兵至济南,北齐丞相高那肱劝守将秦彝投降,秦怒责拒之。高乘秦不备,开城投降,秦战死。秦妻携子秦琼逃出。后杨忠病故,其子杨坚袭父位,周王驾崩,众臣拥立杨坚,杨坚即隋文帝。 -
302019-09
[ 词条 ]张晓桃
张晓桃秦腔演员。女。工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生于1946年己于人。陕西西安市人。10岁考入青海省军区西宁市秦剧院演员训练班,后在西宁市戏曲学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习深造。得封至模、苏蕊娥亲授。毕业后分配到西宁市秦剧团。唱腔圆润流畅,表演细致入微。演出剧目百余本。代表剧目有《游西湖》《法门寺》《夺锦楼》《三打陶三春》《打神告庙》《痴梦》,以及现代戏《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等,尤以《拾玉镯》最为享名,并与顾秋林、李剑佟并称为“西海三奇葩”。1959年、1987年、1991年分获青海省文艺汇演演员表演甲级奖、二等奖。曾为青海省文联委员、西宁市人大代表、西宁市政协常委等。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97年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荣誉称号。曾为青海省文联委员、西宁市人大代表、西宁市政协常委等。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