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栗安印
栗安印(1941~ )秦腔鼓师、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1957年考入陕西省戏曲剧院学打击乐,师承王东生、田英才、王兴昌等。1968年开始司鼓。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鼓师。其演奏文雅细致,技巧娴熟,节奏鲜明,套路富于变化。曾在大小60余个剧目的演出中主鼓,如《十五贯》《窦娥冤》《周仁回府》《谢瑶环》《血泪仇》《卧虎令》《祝福》《洪湖赤卫队》等。系陕西省击乐学会理事。 -
302019-09
[ 词条 ]《六部大审》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九莲灯》《粉宫楼》《审刺客》《审史龙》等。须生、正旦、净角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审朿ij客》。事出清朱良卿《九莲灯》传奇。各路秦腔常演。有判官吹火特技。郗德育、李夺山、孔新昆、张文品、周正俗、王正端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贺振民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大审》抄存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张玉才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郑州市豫剧团陈殿三口述本。本剧讲述了奸相贺道安、宦官贾荣与西宫姜后谋计,使刺客史龙刺杀晋王未遂,晋王下旨命刑部闵阙详审。贺道安毒死史龙以灭口,反移祸于闵阙,闵阙之子闵远逃走,于火神庙辱火神指点,又得阴阳界地藏王九莲灯相助,冤情始白,闵阙辱救。甘肃西和县秦剧团演出《九莲灯》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梁建国
梁建国(1941~)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1951年进西安易俗社学习司鼓,师从杨觉民。后调陕西省艺术学校任教,积极推行“纵向继承,横向吸收”的教学方针。为陕西省打击乐学会理事。点法灵活,能为演员补台。先后担任100多出剧目的司鼓。 -
302019-09
[ 词条 ]仪容整理程
秦腔传统表演程式。由日常生活中整理仪容的动作夸张、美化而成。在角色出场、亮相、接驾、迎宾时整理仪表的表演,有虚拟化、夸张化的特点。具体包括理须、正冠、整鬂、整?、撩袍、捋鬓毛等动作。①理须。又称“捋口条”。“须”即“胡须”,秦腔称“口条”。双手抬起至须根,拇指、中指并垅,拇指拈在须后,中指置于须前,其他三指略向外翅,由须根向须梢顺绺理去。戴三络口条者,梳捋中溜须霄;戴满者梳捋全满;小生角色则以同样程式捋理冠中飘带。理须一般接在整冠之后,在坐场中也常穿插单独表演。②正冠。又称“整冠”。“冠”即“盔帽”。双手平抬于耳际,左右手心相向,中指微屈并向冠沿伸去,虚拟整(正)冠状。戏中,通常与理须、整袖、丨寮袍等动作组含一起表演。③整鬂。“鬂”即“贴鬂”“片子”。多用于青衣、正旦、花旦的迎客、相会、梳妆打扮之时。一般先右后左分别整鬂,整右鬂抬右手出兰花指,食、中二指托按鬂角,左手弯曲抚右肘;整左鬂则反之。④整服。多在见驾、迎宾、出门时表演。凡着蟒、帔、官衣、氅、褶等长袍宽袖服装的角色,先将左腿向里弯曲微抬,使袍襟轻轻扬起,再用右水袖(也称甩袖)顺势躬身轻扫袍襟做掸尘虚拟动作;再抬右腿,左水袖一扫。青衣、花旦则以水袖或手帕分扫衣袖做左右掸尘虚拟表演;着长靠、侉衣者,则以指背左右两胸顺势一扫,并左右分别捏腕便可。然后端带(或紧衣)、整袖(或抓袖)、提襟(或提靠腿),举步出门相迎。整服通常接在理须或整鬂之后。⑤撩袍。人物出场接驾、迎宾、亮相、拉架子、整理冠戴的虚拟表演,由日常生活中抬步提襟行走动作夸张、美化发展而成。左腿向内弯曲,使袍襟轻轻扬起,右手顺势抓住襟角,谓之“撩袍”。戏中,通常与正冠、理须、整》、抖袖等动作组含在一起表演。⑥捋鬓毛。戴耳鬓的二净角色专用。动作为站丁字步,食指、拇指伸直张开,成“八”字,中指略向内弯曲,无名指、小指微微翅起;双手撩至两耳际旁,在离所戴“耳毛”约5厘米处,用腕自下而上同时轻轻一掸(也可先左后右分掸)。同时,随着头部左右轻晃,眼角顺势向左右上方两扫,拟捋整鬓毛之状。 -
302019-09
[ 词条 ]《蛟龙驹》
秦腔传统连台本戏,共四本。别名《忠烈图》《飞凤龙》。生、旦、净、丑齐全,唱念做打并重。含折子戏《拷秋娥》《陆奇舍子》。事出《晋书太宗简文帝》。各路秦腔常演。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咸丰十年(1860)、光绪三十四年(1908)抄本和木刻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道光年间同名木刻秦腔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蒲州梆子抄录本、中路梆子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晋成王崩,其弟怀王篡位。囚皇后于冷宫,又搜杀太子。王尤受先王托孤,使其夫人与儿媳扮作民妇保太子出城,往其子王勉辖地楚中避祸。被奸臣皇甫石得知,擒获太子,押解京城。途中,遇龙凤山好汉刘勋而得救。大将陆奇,得皇后血诏,与王勉、刘勋里应外合,杀怀王及其党羽,扶太子登基。2006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清水县秦剧团排演的全剧(情节略异)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肃省清水县秦剧团演出《蛟龙驹》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左红
左红(1945~ )秦腔演员。女。陕西西安市人。原名左月娥。1959年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师承苏蕊娥,又得王群定、李正敏、杨金凤教诲,及阎更平、任哲中之指导。其扮相俊秀,表演细腻,富于激情,长于唱功;且嗓音明亮,音色纯美,吐字清晰,行腔圆润。曾在《革命自有后来人》《屈原》《朝阳沟》《二堂献杯》《三对面》《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龙江颂》《骆驼岭》《窦娥冤》《谢瑶环》《祝福》《洪湖赤卫队》《姐妹易嫁》《隔门贤》《起解》《放饭》〈〈断桥》《游龟山》《周仁回府》等40多出传统戏和现代戏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获陕西省新创作剧目调演表演三等奖,陕西省“农行杯”大赛优秀表演奖,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中获演唱一等奖。并有论文《提高秦腔唱念艺术的必由之路》等文章发表。曾任民革陕西省委会妇委会委员、陕西省剧协会员、陕西秦腔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左红(戏曲研究院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黄维芬
黄维芬(1945~)秦腔演员。女。工小旦、花旦、刀马旦3陕西汉中市人。12岁人汉中市秦剧。1969年开始登台演出,曾任汉中市秦臆团业务股长、副团长,团长。表演文武兼长,刚柔并济,尤善武打与做工。常演詹色有《黄河阵》之三肖妹、《杨门女将》之穆桂英、《金琬钗》之陶小春、《桃李梅》之袁玉梅、《三请樊梨花》之樊梨花、《白花公主》之白花、《潘金莲》之潘金莲等。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李作西
李作西(1932~ )秦腔鼓师。甘肃灵台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三师政治部宣传队。1951年开始学戏。1954年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学习司鼓。1957年后一直在西宁市秦剧团担任司鼓工作。基本功扎实,手法规范,鼓点到位。与此同时,还参与了数十部剧目的音乐创作和唱腔设计,训导和培养了众多青年司鼓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