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打台戏
秦腔演出习俗。旧时,秦腔戏班专为新建戏台所演的特定民俗剧目。具体演法是:先在前台按八卦方位摆好八块瓦,全体演职人员上台后,由会长分给每人一块银元噙在嘴里,谓之“封口”,再用红头绳和黄表纸封住上、下场门和前台四角,一切就绪后,“打台戏”正式开演。首先,黑虎赵公明在唢呐曲牌[刘海带]伴奏声中出场亮相,接着又在[勾腔]曲牌烘托中,先用钢鞭打断各处红头绳,再绕场一周,踏碎八块瓦后下场;继而,马灵官在大鼓声中上场,跳一番“灵官架子”后退下;然后,天官在庄严的唢呐曲牌声中出场,扫视四周后,至台中高位坐定(舞台正中置桌,桌上置椅);此时,土地神来至台口,招手让台下站立的绅士百姓,抬上备好的整猪、整羊、斗羊米面、满斗铜钱及五色花布等贡品,由土地面神率众献在天官面前,烧香化表后齐呼:“请天官开金口露玉牙!”天官点头允诺,众人分站两厢,先说四句诗,再言某地新修戏台一座,吾奉玉帝旨意,前来打台降幅等语。接着唤上黑虎赵公明,让其用五雷碗打台之四角;再唤来咬鸡仙,当场咬断活鸡的头,并持鸡洒血于前后台,再将鸡血抹在各堂柱之上。同时,土地神指挥众人架好长梯,咬鸡仙攀梯而上,将鸡头钉于台中大梁,并把死鸡扔至台下。之后,天官把铜钱、谷米向四面抛撒,祝愿当地财源茂盛,五谷丰登,土地神率众抬去粮食及铜钱之类,接着,天官高喊“魁星点元”,魁星复出,先“跳架子”,继而点元,无非是一点状元、二点榜眼、三点探花之类。最后,天官说明当地功德无量,新戏台今日今时开始演戏,他回天宫交旨。唢呐尾声伴奏中角色全部下场,“打台戏”遂告结束,正式演出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废止。 -
82019-10
[ 词条 ]李静慈
李静慈(1898~1982)戏剧理论家、秦腔剧作家。陕西含阳县人。早年就读于含阳高等小学、西安师范、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国立西北大学。毕业后在合阳中学、户县师范以及兴国、中山、省立等中学任教。1949年后历任西北军政大学教员,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和中文系副教授、图书馆馆长,陕西省剧目修审委员会负责人,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陕西分会顾问等职。致力于戏曲资料的捜集和研究,整理和勘校数以百计的传统剧目。改编有《戚继光斩子》《帝王珠》《反五关》《鸡鸣山》等秦腔传统剧目;创作秦腔本戏《十二金牌》《陈玉成》等;撰写《漫谈木偶》《略论汉调二黄》《论灯影戏》《浅谈线戏》《合阳跳戏纪要》等学术论文。此外,在挖掘、整理乃至出版线戏和跳戏剧本与珍贵资料方面贡献突出。 -
82019-10
[ 词条 ]王纾
王纾(1930~1999)秦腔剧作家、编剧。女。北京市人。1949年华北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政治部文工团任演员。1951年在西线志愿军文工团期间,获表演一等奖、荣立三等功,朝鲜劳动党授予立功和军功章两枚。1956年转业,先后在西安作协、西安市曲艺团任创作员。1982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专职编剧。与人合作编写的戏曲剧本有《仇荐》《兄弟姐妹》《孙庞之交》《邵小利》《清风亭》(改编)等。 -
82019-10
[ 词条 ]吕南仲
吕南仲(1887~1927)秦腔剧作家。浙江绍兴人。名律,字南仲。清附生。曾任陕西省财政厅科员、股长,临潼、渭南、二华等县厘金局局长。1919年加入易俗社,先后任该社社长、评议长、编辑等。一生编写秦腔剧本24本。代表作有《夺魁阁》《双锦衣》(前后本)《殷桃娘》等,其中折戏有《假金记》《良军服》等。易俗社12周年时,又以“十二”为名写出一组小戏,有《十二先生》《十二戏迷》《十二锦屏》《十二因果》《十二花开》《十二全福》《十二金钗》等。吕南仲(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李约祉
李约祉(1879~1969)秦腔剧作家。陕西蒲城县人。名博,字约祉,亦字约之。李桐轩之长子。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曾就读于陕西三原宏道京师大学堂预科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陕西省立女子高小及省立女中校长,后又任陕西省教育厅督察长、全国教育联合会代表等。易俗社成立后任过该社社长。一生创编秦腔剧目20余本,代表作品本戏有《庚娘传》《韩宝英》《仇大娘》《千子鞭》《优孟衣冠》等,折戏有《杨氏婢》《异卦骗人》等。李约祉(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秦腔音乐概论》
以《秦腔音乐概论》命名的秦腔音乐理论专著有两部。一部是由王正强著,另一部是由吕自强著。①王正强版《秦腔音乐概论》。1994年1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37万字,包括“腔词关系”“板式解析”“两大腔系”“腔调发展”“念白艺术”流派纷呈”与“文武场面”7章。较系统地探讨了秦腔音乐的词格与腔格、字正与腔圆、词情与曲情的关系,各类板式结构的守格与变格,欢音、苦音两大腔系的形成以及调式音阶与转调手法,唱腔音乐的形成、发展与革新,各行当念白艺术特点,近百年来20多位演员流派唱腔的艺术特征,以及文武场面在戏中的具体运用规律等。书前为“开篇",简述了秦腔剧种的历史渊源、秦腔音乐在秦腔艺术形式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书后为“余韵”。作者对明代“西秦腔”做了重点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②吕自强版《秦腔音乐概论》。197年2月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分秦腔和秦腔音乐、秦腔打击乐、秦腔曲牌音乐、秦腔唱腔音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秦腔音乐的创新5章。诸章分节概述了秦腔剧种、声腔的源流历史、打击乐的流汇及其戏剧功能、曲牌的来源与应用、唱腔板式的形成及其艺术规律。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秦腔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不同乐队体制与伴奏形式的运用用调问题和演唱形式的多样化。秦腔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等问题均有较为全面的论述。书前有叶增宽的《秦腔音乐理论研究的新成果》、雷达的《一部展现秦腔音乐全貌的力作》及作者“前言”等。 -
82019-10
[ 词条 ]康海
康海(1475~1540)明代文学家、杂剧作家、音乐家。陕西武功县人。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浒西山人、泝东渔父、太白山人。弘治十五年(1502)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被杀后,因其名列刘瑾党而罢官归里。支持创建秦腔历史上最悠久的班社华庆班。著有杂剧《中山狼》《王兰卿》,另有散曲集《泝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据传与王九思共同创造了秦腔声腔中的康王腔。 -
82019-10
[ 词条 ]《秦腔优秀唱腔荟萃》
秦腔唱腔集。谭建春编整。1994年8月陕西摄影出版社出版。选收任 哲中、刘易平、员宗翰、李正敏、苏蕊娥、马友仙、 田德年、马蓝鱼、李东桥、李小锋、李梅、李娟、孙存蝶等26位秦腔演员演唱的33段精彩唱段。 书前有益书堂之“序”和王志直的《秦风秦韵风 景线》;书后收入24位琴师和鼓师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