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西安城隍庙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路北城隍庙内。据《长安县志?卷十六》载:“城隍庙在县治西,前明建……雍正初毁于火。总督年羹尧改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修,建乐舞楼,后多经修葺”。戏楼坐南向北,为重檐歇山前带歇山卷棚式屋顶,五架梁木架结构。屋面为五脊六兽,琉璃筒瓦覆盖,东、南、西三面回廊环绕。楼高15米。台基高2.45米,面宽11.2米,后宽13.2米,进深13.2米。总面积168.6平方米。整个舞台平面宽敞,前檐栏枋上施列拱九朵,正中施五踩斗拱,角柱施转角五踩斗拱,额板雕五龙腾云,明间檐、前檐、后檐、廊檐分别雕饰“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及龙首、凤头、雕饰花板等。该庙每年四月初八和八月中秋举办庙会,会期三天,其间举行酬神唱戏。 -
82019-10
[ 词条 ]《鲍三娘》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杨智编剧。须生、正旦、净角唱做戏。1982年甘肃省武都地区五一秦剧团首演。熊世芳、王玉娥、张巨林、陈素珍演出。本剧讲述了三国时,孟获叛蜀,诸葛亮率师平叛。邛都夷首领鲍龙受外甥柯拉挑拨,命女儿鲍三娘迎战汉军,阵前与汉将关索萌生爱情,被诸葛亮觉察,因势利导,亲为说媒。鲍龙三番试婿后,允婚。婚后三日,关索南下。柯拉谎报关索阵亡,并传孟获命,要三娘与柯拉联姻,共抗汉军。中秋送亲时,三娘饮下毒酒。适逢汉军班师。关索虽中柯拉毒箭,幸遇祝融夫人救活。三娘所饮毒酒,也早为四妹用麻沸散调换。使悲剧终未酿成;夫妻和好如初。夷汉情谊;山高水长。 -
82019-10
[ 词条 ]关帝庙戏楼
修建于关帝庙的戏楼,有关帝庙的地方几乎都有修建。①庄浪县关帝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庄浪县城中心街上。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砖木结构,总高6.7米,宽5米,深5.7米,左右副台各宽2米,台后分成三间,各宽3米,台面板条铺成,四角四柱支撑,另四柱隔成前后台开间。系顶枋架结构,楸、檀、马台板下空可过行人。后墙挖出上下场门,台后有化妆室,坐南朝北,与正殿相对。戏台左、右、后环墙,檐顶斗拱卧角。椽纵横交错,中间主体为“五檩四椽”式,楼顶绿色琉璃瓦,四周呈放射状,雕饰屋脊,两头鸱吻兽头。楼下中间大门直通关帝大殿,左右为泥塑红、白大马各一匹。横梁有题记,上书:“大清康熙七年岁次戊申孟夏毂旦敕授文林郎庄浪县金壹佰两重建缘首邑民蒙习漾”。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始日,当地民众请戏班在此演出。②嘉峪关市关帝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嘉峪关朝宗门对面南闸门内。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台梁墨笔题记:“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关中曹良臣左哨把总秦兴成右哨把总黄达义经制额外委土遮(庶)军民重建。”坐南向北,台口高3米,宽8.8米,深9.5米,台基高2.5米,总高8.5米,建筑面积114平方米。三间四格,进深两间,青石台基。前台为歇山顶式,后台为硬山顶式。屋顶起脊瓦兽,琉璃盖瓦,前后台以木制隔扇相隔,前台两侧有砖砌八字形屏风,上书对联:“悲欢禽合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正台竖立两根红漆明柱,上悬木刻对联,左为:”时雨助王师宜取万里昆仑争迎马迹”;右为:“春风怀帝力且喜十年帷幄重握刀环”。关帝庙系道教庙,此戏楼也具道观风格。1958、1979年两次维修,风格依旧。 -
82019-10
[ 词条 ]《艺苑英华》
陕西省戏曲演员集锦。孟昭勋、武原、王治国、范德元编撰。1987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图文并茂,印刷精致。通过照片与文字介绍了近10年来活跃在陕西舞台上的48位优秀演员。其中秦腔演员有马友仙、马蓝鱼、王玉琴、王辅生、尹良俗、员安民、贵宗汉、闯更平、阁振俗、刘其慧、刘毓中、任哲中、乔新贤、宋上华、余巧云、李夕岚、李爱琴、肖玉玲、肖若兰、陈妙华、孟遏云、杨金凤、张咏华、张彩香、张新华、段林菊、高登云、郝彩凤、曹海裳、郭明霞、崔惠芳、温喜爱、焦晓春、樊新民34人。剧照187幅,每人有一篇小传。 -
82019-10
[ 词条 ]动作铜器
亦称“动作锣鼓”。配合演员舞台动作和武打表演的锣鼓经。秦腔舞台上各种人物的表演,无论身段、台步等,都有很强的节奏美和舞蹈美,而且须在锣鼓的配合下,借锣鼓音响使其节奏更加鲜明突出,情绪的表现更为强烈夸张。秦腔拥有的动作铜器谱式相当丰富,仅马凌元辑入《秦腔打击乐》的谱式就有210首(套),各个谱式随着节奏、音响、乐器配置而有别,生出各自不同的情绪和表现专长。动作铜器的性质与作用,大致可分为上下场铜器、身段铜器和武战铜器。其中上下场铜器是配合着不同人物的台步,以及上下场时各自所持的不同情绪等,配以不同的节奏音响,有[出场锣锣][下场锣锣][一串铃小打][傲锤][大列锤傳。身段铜器为配合走路、圆场、探物、上下楼、走边、惊愕等表演,有[拥锤[[慢磨][望门][垛头子][钩锤子]等。武战铜器节奏激紧,音响炽烈,并形成“套数”,配合双方的对打表演,营造出战斗气氛,有[紧急风[[乱砸[[马腿][串子]等。一串铃动作铜器的一种。主要配合人物上下场合,进出门台步表演和思考问题等情节。由于人物身份、年龄、性别和当时情绪等不同,乐器配置、击奏的点子以及名称上便有了各种变化。用小铜器奏出的称[小一串铃],一般节奏平稳,音响淡雅,多用于丫鬟、小旦上下场,秦腔《三击掌》的丫鬟、王宝钏出场即用此。用大铜器奏出的称[大一串铃],其音响苍劲,节奏沉稳,配合文臣武将、家院侍从在平静状态下的上下场、进出门等台步表演,秦腔《白玉楼?观画》家院上场时即用此。若以右楗轻击干鼓、小京锣连连独响,则称[京一串铃],音响轻快而显活泼,多配合花小旦、武旦及丫鬟、酒保之类人物上下场。秦腔《拷红》一剧,红娘听见老夫人呼唤,在内应一声“来啦!”之后,即踩花步用此一串铃锣经送上。另还有[一串铃小打],虽以小铜器奏出,因其节奏强弱分明,加上铰子、手锣常以捂音击奏,气氛略显动荡不安,戏中便多配合旦角哀告求情或心事重重、须生踱步思考等表演场面,秦腔《斩秦英》银屏公主执酒欲向詹妃求情时,即用此锣经渲染其内心的矛盾与羞涩。一锤动作铜器的一种。以铜器一击而名。因鼓板起法不同,分为[亮相一锤][[冷锤][压锤][一锤小锣][擂锤带一锤]等多种,多由[擂锤]带起。用途很广,捜衙、闯宫、抖威风、提袍甩袖均有用,尤以配合亮相最为普遍。两锤动作铜器的一种。以铜器两击而名。有[慢两锤][紧两锤][小两锤][两锤亮相:之别,分别配合各种人物说诗、念白、唢呐曲牌“点将”及[尖板]演唱之中。通常和[菜碟子]结合使用。三锤动作铜器的一种。以铜器三击而名。大铜器击奏者称[大三锤],表现观山、看信、思索等场面时常用。小铜器击奏者称[小三锤],突出念白语势、强调手势动作等常用。配合人物三上步表演者称[踏三锤],秦腔《打镇台》王震言毕“大人上得堂了”之后,李庆若三逼王震的上三步即是。 -
82019-10
[ 词条 ]武都市隍庙街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武都市隍庙街。明隆庆年间与城同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州陈勋重修。正殿外面为八卦挑阁銃戏楼,楼檐悬有“立见报施”红底黑字匾额一面,系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经过阶州(武都古称)时为戏楼所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武都军区文工团为庆祝武都解放,在此演过秦腔《鱼腹山》,1955年后拆除。 -
82019-10
[ 词条 ]《文成公主入藏记》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薛寿山编剧。事出《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回。甘肃省实验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唐太宗爱女文成公主,美貌多才,为实现父王开拓边疆之主张,立三约于边疆世子中选婿:一能红丝穿过珑宝玉;二能箭射柳梢双玉燕;三能远涉不迷方向。吐蕃世子松赞连中三元,遂成婚配,长安共度蜜月。忽闻吐蕃爆发叛乱,忽德刺杀松父,文、松即赴吐蕃,平息叛乱,遂建家园。 -
82019-10
[ 词条 ]《擅行传》
《擅行传》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生、净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项羽从始皇墓中盗得财宝无数,火烧阿房宫,大封诸王,并欲迁义帝于湖州。张良为动项羽迁都之心,教唱民歌以激思乡之情。韩信弃楚往投刘邦。项羽闻之,派大将英布追杀。韩信杀散关守将夺关而逃,途中又杀指路樵夫,后得辛奇相助,遂抵褒中刘邦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