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母女俩》
秦腔现代本戏。谢蒙秋根据苏耕夫同名剧改编。1956年西安三意社首演。本剧讲述了金大娘丈夫早丧,大女出嫁,她和二女金凤积极入社。夏收,大女婿托她换社里的优良麦种,她便偷拿了社里寄放在她家的种子。二女发现后不徇私情,与正巧来家的社长批评了金大娘,大娘改过,退还了麦种。 -
82019-10
[ 词条 ]去上添乙
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宫调转换手法。“上”即“1(do)”,“乙”即“7(si)”,意即去掉音乐旋律中的“1”而添入“7”,或者说将音乐旋律中的“1”统统改为“7”。便可构成宫音系统的转换。对秦腔唱腔音乐来说,“欢音”是“苦音”的“去上添乙”,因此,“欢音”便是“苦音”的下四度宫音系统。如果“苦音”是F宫音系统的话,那么,“欢音”便是C宫音系统。其他如京剧中的[西皮]转[反西皮]、越剧中的[弦下腔]转[尺调腔]等,皆以此法实现宫音系统的灵活转换。 -
82019-10
[ 词条 ]汉中市秦剧团剧场
陕西秦腔演出场所。位于汉中市东关正街官儿巷内。1937年汉中刘秀才、邓玉昆等合资建造。1962年汉中市秦剧团出资购得并重建,成为自己的专用剧场。1981年政府出资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剧场面积为619.76平方米,内设座席837个。 -
82019-10
[ 词条 ]延安大礼堂
陕西秦腔演出场所。始建于1941年。原称陕甘宁边区大礼堂,1956年由谢觉哉改题为“延安大礼堂”。位于延安市南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化厅曾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71年按照中央文物部门指示,外表保持原貌,内部做了重修。为砖混建筑,用钢木排架屋顶,一色板瓦覆盖。观众厅内设座席1020位,胶合木板折叠座椅。重:修时西侧增建有观众休息厅7间,东侧增加外宾休息室8间,场外补盖小楼11间为化妆室、服装道具和演员休息室,前厅上设电影放映室。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13米,高7米,通面进深15.7米。主台两侧设有附台,台前设有乐池。舞台上部建有天桥两道,装置吊杆30道。装备有大幕、二幕、三幕和天幕。台口两侧设有灯光楼,装备耳光、面光等各种用灯32个,电源负荷量为32万伏。陕甘宁边区时期,剧场曾为延安平剧院、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等院团的主要演出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接待过曰本齿伦座剧团、中国京剧院等文艺团体来延安演出。1980年以前常驻演出单位为延安文工团。 -
82019-10
[ 词条 ]《墙头记》
根据河北梆子剧目改编移植。老生、小丑唱做戏。各路秦腔常演。本剧讲述了张木匠年老,长子大乖和次子二乖,富有而又吝啬,都不愿奉养老父。大乖、二乖议定各半月轮流管父生活,却总是不按时接来奉养,尤其每逢大月第三十一天,二兄弟将其父架在两家墙头,谁都推脱不管。张木匠好友王银匠看不过去,心生一计,伪称张木匠有大量积蓄,哪个儿子孝顺积蓄归谁。从此,两兄弟争相侍奉老父。张木匠死后,王银匠佯称其父银子埋在墙下,两对子媳争相挖墙,墙倒,均被压在墙下。张掖市七一秦剧团晁永和饰《墙头记》之张木匠(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王正秦
王正秦(1919~1982)秦腔演员。先工生行,后易丑角。陕西蓝田县人。又名有娃。15岁入西安正俗社学艺。1942年于经阳清俗社搭班。后与贾子明等人创办明正社,任副社长、派班长等职。1952年该社并入咸阳专区文工团。1955年随团加入陕西省戏曲剧院。会戏较多,能缺啥补啥,不仅文武不挡,而且诸如特务、地主、壮丁、土匪、喽啰之类的大小角色,都能出彩。如演《法门寺》之贾桂、《十五贯》之过于执、《打砂锅》之张有才、《杨三小》之岳文义、《卧虎令》之李栗,甚至《两颗铃》之胡建蕃、《蝴蝶杯》之田云山等,都能以准确的人物性格和情绪,博得观众好评。 -
82019-10
[ 词条 ]《西湖遗恨》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杨兴、杨通民、谢欣根据马健翎改编秦腔传统本戏《红梅阁》改编。小生、小旦、净角唱做戏。事出《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明周朝俊《红梅记》传奇及《红梅阁》弹词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南宋末,李御史之女李惠娘,与太学生员裴瑞卿相随,为其父扫墓,权奸贾似道见惠娘貌美,将其劫持于贾府。瑞卿也因揭杆抗暴而身陷囹圄。惠娘因不顺从贾之淫威而遭残杀。惠娘死后,对瑞卿忠贞依旧,感动九天玄女,赐阴阳宝扇一把,使其阴魂再往阳世救裴除奸,惠娘大闹贾府,挫败刺客廖寅,救出裴生,但二人终因“阴阳难合”而遗恨于西湖湖畔。 -
82019-10
[ 词条 ]《社稷情》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郝昭庆编剧。1988年略阳县剧团首演,主演杨国才、衡东生、龚幼民、张玉玲等。本剧讲述了朱元璋斩婿的故事。朱元璋为了巩固边防,以茶易马,茶叶由国家专营。驸马都尉欧阳伦顶风畈茶,中饱私囊。汉中褒河小吏耿介忠于职守,拦截私茶,遭恶奴周保毒打,无人敢管。佥都御史邓文铿巡察途中,耿介拦轿告状,邓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带耿介进京告御状。朱元璋被耿介的忠贞刚正感动,从大局出发,领旨将欧阳伦处死。本剧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小吏、高官、皇帝相同又不尽相同的社稷情。该剧1992年11月,获陕西省戏剧(节)目观摩演出综合银奖,优秀剧本创作奖。后荣获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奖和编剧奖;陕西省1992年“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