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8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三结义》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小桃园》《张飞卖肉》《破黄巾》等。须生、红生、净唱做戏。事出《三国演义》第一回,《孤本元明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甘清荣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冯大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王心田口述山东梆子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十一集收录刘和山口述本,天津市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汇编》第十二集收抄录本,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张飞开店卖肉,门首挂一硬弓,置巨石,并有题字:“能拉满弓、举此石者,割肉不收钱。”恰逢关羽路过,拉弓举石,取肉便走。张飞不依,二人比武而不相上下。刘备赶来劝止方罢,张飞桃园设宴,三人结义,同奔袁绍。 -
302019-09
[ 词条 ]《一把尖刀》
现代本戏。别名《汉城春秋》。金葳、雷文博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陕西省眉县群众剧团首演。导演严艺芳。华新中、李香君、姜培中、邵巧玲、冯志民、马明道、王青莲、郭志诚、李振民等演出。本剧讲述了关中某农村生产大队长,右倾思想严重,致村里资本主义势力泛滥。部分社员弃农经商,往八仙庵贩棉花搞投机倒把活动。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和积极分子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势力展开激烈的斗争。在事实面前,教育了大队长,取得了胜利。 -
302019-09
[ 词条 ]刀山会戏
为配合“刀山会”举办的庆神、驱邪等演出活动。盛行于陕西西府的宝鸡、岐山、凤翔一带,它综合了民间传统佛会、神会等各种内容与形式,不仅设有主会场,各神庙、佛堂殿前还设有大小不等的众多分会场,各会场有多家大戏班同时搭台唱戏,皮影班、木偶班和曲子坐唱班也参与演出。因此。刀山会戏是一种规模最为恢弘、多种班社、多种戏曲争相竞技的民间大型祭祀演出活动。多在某种大灾消除之后举行,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种大型驱邪和敬神活动,清白岫山所修《岐山县志》卷五,载有“‘刀山会’等相沿已久……”。由于耗资巨大,颇费人力、物力,组织不易,故每30至40年方举办一次,而且清代、民国时期,都须地方申报,县、省两级政府批准后,方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办。其活动的中心内容便是演绎《断王豁豁上刀山》(“断”系西府土语,意即“驱赶”),故名“刀山会”。“刀山会”的活动主体便是“刀山”,即在中心会场搭建起高32丈的木塔,木塔周围搭上红绫,并设台阶共360台,自下而上,盘旋到顶;每一台阶镶嵌铡刀一口,共360面,刃口朝上,封表祭器,此塔即为“刀山”;“刀山”之东南西北四方,则用柳枝搭建四座城门,还建地台若干分布周围。内容有上刀山、踏方城、演神、佛会戏。①上刀山。由艺人分饰若干阴兵和牛头马面,另有一艺人扮作鬼魅王豁豁。表演时,先在舞台演出该戏,演至阎君命阴兵驱赶王豁豁鬼魅上刀山情节处,王豁豁鬼魅开始逃遁,黑虎神手执神鞭,率众鬼神牛头马面持各种兵器追逐,并将其赶下舞台,王鬼穿广场与四门之间,而后又驱回戏台,过天桥,再驱上刀山顶,复又追下刀山,最后被捉方斩。②踏方城。亦称“走方城”。以四门为基点,用白灰勾成方城,内勾迷宫路线图。表演时,大巫持剑,小巫执柳木丧棒等驱疫器械,做各种驱邪舞姿,并按路线穿四城、踏四角、走四边,直至走出迷宫而终。③演神、佛会戏。祈求神、佛消灾免祸,保佑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此外,凡在火神庙、关帝庙演出的戏班,则要演“奠酒戏”“关公戏”“解甲封王”之类的平安戏;佛祖、菩萨庙殿演出者,须演《目莲救母》《倒腕挂经》之类的剧目。戏终“过天桥”向佛祖庙、菩萨殿分别举行送经仪式,前者称“男过天桥”,后者称“女过天桥”,送经仪式毕,整个活动方告结束。 -
302019-09
[ 词条 ]杨安民
杨安民(1915~1993)秦腔演员、导演。陕西西安市人。幼入西安益民社学艺,原工文武小生,功底扎实深厚,后从事导演工作。1943年加入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八一剧团,辅导演员基本功训练。1949年后加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咸阳人民剧团。擅演《未央宫》之韩信、《下河东》之赵匡胤、《金沙滩》之杨继业、《出五关》之关羽、《出淮阳》之刘淇、《过玄关》之孙膑、《大辕门》之杨延景、《斩李广》之李广、《斩黄袍》之赵匡胤等。还曾排导过不少剧目,有新编历史剧《洪承畴》、现代武打戏《好义村》等。甘谷县秦剧团杨安民饰《困土山》之关羽(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谢迎春
谢迎春(1954~ )秦腔剧作家。女。陕西渭南市人。为渭南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与人合作创作的大型古装剧《青荷吟》,获陕西省剧目综合大奖——优秀剧目奖和编剧奖;与人合作的秦腔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又名《太子调包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小戏《红枣红了》获陕西省小戏小品电视大赛二等奖等;与人合作的大型现代戏《薪火》《柳河湾的新娘》、小戏《警界线》《大事小事》《我是逃兵》《赴约》,和戏曲电视连续剧《青山之恋》均得上演或拍摄。 -
302019-09
[ 词条 ]西安市青门秦剧研究会
群众性戏曲研究演出组织。1949年1月在西安成立。“中兴印书馆”经理李海亭任理事长;牛子玺、何剑萍任常务理事;赵崇胤、姚志坚、赵生财、高文俊任理事;杨天基任常务监事;朱伯潘、胡建武为监事。下设总务、文书、外交、戏剧、文场、武场、会计七组。每周三和周六为活动日,曾排演过秦腔传统戏,也演过时装戏,还受邀为传统喜庆节曰演出助兴。因政局发生变化,西安解放时已名存实亡。 -
302019-09
[ 词条 ]中华剧影协会新疆分会
群众性戏剧、电影团体。1946年3月23日成立于迪(今乌鲁木齐)。孙浮生任主席,窦茂春、史跃洲、许广华、徐德泉、王树仁、朱向荣、杨文茂、哈比毛拉、茹克亚等19人任理事。监事有马林、李亚敏、王玉鹤、阿不都术?哈的里等11人,另有候补理事和候补监事数人。会址设于迪化汉文会。 -
302019-09
[ 词条 ]撵台戏
秦腔演出习俗。即主家同时请两个戏班,搭建两个台子进行对台演出。最后一天,要求两个戏班各出一戏,同台套演。其演出方式为:甲班演完所出本戏之第一场,乙班则接演所出本戏之第一场,甲班再套演所出本戏之第二场,继而乙班接所出本戏之第二场。如此两班追逐,场场连套,相互竞演,直至戏终,故名“撵台戏”。“撵台戏”要求双方所出剧目虽有不同,但其剧中人物之行当、服饰、化妆、脸谱乃至戏之长短都要相仿。如甲班所出剧目为《春秋配》,乙班便出与之相仿的《蝴蝶媒》,尽管两剧情节不同,内容不同,但戏之人物皆属大净、正旦、文生、丑角行当,且服饰、脸谱也相雷同。更能显示出演员演技、唱功之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