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王宝山
王宝山(1881~1935)秦腔演员、导演。初工小生,后改须生,偶尔亦演架子花脸。又名延盛子。陕西兴平县人。自幼家境贫寒,后流落甘肃。清光绪末年入大盛班学艺。12岁时,随大盛班到青海西宁。由于勤奋好学,技艺逐渐纯熟,在西宁、兰州一带开始崭露头角。1908年大盛班散伙,后又到兰州三盛班、羊盛班、云育社等戏班搭班演戏。其嗓音洪亮,表演洒脱,又能在同行业中互教互学,深得同行称赞。会戏很多,仅本戏就有150多出。曾多次被聘请到青海湟中县土门关、贾尔藏、西堡等地担任导演,传授技艺。1935年在西宁演出《大香山》,因扮演的达摩需袒胸露背而染患风寒,不久病逝于西宁。 -
302019-09
[ 词条 ]王文鹏
(1884-1953)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乳名双喜子。17岁时入长安鸿泰班学艺。1916年加入长庆社。常在西安、兰州、宁夏等地演出。其表演朴素自然,雅静安详。嗓音清醇脆亮,善用鼻音共鸣;唱腔变化奇巧,尤以《五丈原》唱腔,以低沉哀怨、婉转凄厉之声色,倾泄了诸葛亮弥留之际悲愤遗憾心情,有“活孔明”“死诸葛”之誉。所演《苟芦略》一剧,成为须生演员模仿的范本。擅演剧目还有《状元媒》《打王强》《四郎探母》《辕门斩子》《五子魁》《乾隆打宫》《探监》《金沙滩》等。 -
302019-09
[ 词条 ]徐明德
(1881-1954)秦腔演员。工文武须生、小生、老生、红生,兼演花脸。陕西人。原名念祖,因排行第三,人称“徐三爷”。10多岁在张掖学艺。二十几岁到武威永和社,名噪一时。其功底深厚,表演利落干净,扮相俊美。在《火焰驹》之艾谦的表演中,扮演扎绦子武生,扎绦子是他的绝技,出场前一面叫板,一面扎绦子,并有一个好看的图形吊在胸前,显其人物英武气概,但因其保守技艺失传。擅演《太湖城》之孙武等角色,以及《出裳邑》《破宁国》等剧目。 -
302019-09
[ 词条 ]薛丁山征西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三请樊梨花》。武小生、武旦、净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三请樊梨花》。事出《征西全传》第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七回。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薛丁山挂帅征辽西,破界牌关,斩守将李虎。至樊江关,又斩樊龙、樊虎。樊之妹梨花出战,生擒丁山,二人私自成亲,丁山刺死樊父,得樊江关。丁山轻信逸言,休梨花。丁山欲夺白虎关,被守将杨藩镖伤,得薛东辽向梨花讨来镖药治愈。丁山再请梨花,仍不下山。无奈,顶香跪拜三请之,夫妻终归和好。丁山让印于梨花,白虎关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三请樊梨花》剧照(戏曲研究院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孙利群
孙利群(1940~)秦腔演员。女。工小旦、刀马旦。陕西西安市人。12岁入西安易俗社学艺,师承王天民、封至模、尚小云。曾任易俗社副社长。唱腔清秀,表演洒脱。曾主演数十本大型剧目及折子戏,如《乾元山》之石矶娘娘、《夺锦楼》之钱琼英,以及现代戏《西安事变》之宋美龄、《白龙口》之小英等。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三等奖。系西安市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马筱云
马筱云(1939~ )秦腔演员。女。工文武小旦。甘肃天水市人。6岁入秦安县王宽民的民警社学艺,拜夏云成、王承华为师。一年后登台演出,所演《游龙戏凤》李凤姐一角,因动作灵巧、嗓音圆润、扮相俊美而获成功,被观众惊呼为“七龄童”。1950年加人天水鸿盛社,1953年到兰州工人剧团(即兰州新声剧团)。中年嗓音变哑,开始向武旦发展,由于她幼功训练扎实,能熟练地运用把子功、腰腿功,武打干净利落,擅于扮演武艺高强的青壮年女性。擅演《盗草》之白素贞、《虹霓关》之东方氏、《破洪州》之穆桂英、《信陵君》之如姬、《打虎计》之银花、《破渑池》之张奎夫人、《三打祝家庄》之扈三娘、《太湖城》之殷梨花、《花线带》之孙二娘等。 -
302019-09
[ 词条 ]高桂兰
高桂兰(1940~)秦腔演员。工旦角。女。宁夏银川市人。满族。14岁考入宁夏银光剧团,后又转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1959年曾在中国戏曲学校进修。在旦行,她广积博蓄,全面发展,刀马旦、花旦、正旦、老旦、彩旦均能应工,在唱腔中大胆吸收京剧、评剧、越剧之长,改变了秦腔刚强有余、优雅不足的缺憾,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拿手戏有《杨排风》《扈家庄》《八蜡庙》《铡美案》《玉堂春》《五典坡》等,在现代戏《团圆之后》《杜鹃山》《沙家浜》等剧目中也担任主要角色。 -
302019-09
[ 词条 ]满床笏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打金枝》《大拜寿》《解甲封王》。小生、小旦、须生、净角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金枝》《进宫背舌》《男绑子》。事出《隋唐演义》第九十九回及《三多记》传奇。各路秦腔常演。高希中、宋上华、费秀民、马振华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1954年长安书店刊行《秦腔汇编》第二集书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潘福堂口述秦腔抄录本,敦煌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传统秦腔剧目选萃》舞台演出本。另有河北梆子本、中路梆子本等。剧情简介演述唐朝大将汾阳王郭子仪寿辰,众儿媳前来拜寿,欢聚一堂。三子郭暧因其妻升平公主恃贵不到,受到嘲笑,一怒之下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向唐王夫妇哭诉,并要求父王惩办郭暧。郭子仪绑郭暧上殿请罪。唐王以国事和君臣团结和睦为重,非但没有惩办郭暧,反将其官升三级,并与皇后一同劝说女儿,使夫妻二人终归和好。代表唱段该剧有两段唱腔较流行。一段为《打金枝》一场中金枝女(小旦)所唱[欢音慢板]套[麻鞋底]彩腔。唱词为:头戴翡翠双凤齐,身穿五彩镩绣衣。八宝罗裙腰中系,轻挪寸步往前移。父王当今为皇帝,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公公就是那郭子仪,他三子郭暧是御女婿。汾阳王今日寿诞期,众哥弟拜寿在宴席。他都是成双成对的,只有驸马独自一。他叫我过府拜寿去,我想此话无道理。自古皇朝有纲纪,君拜臣来不可以。寺儿们将红灯高挂起,等驸马回宫来安排宴席.一段为《男绑子》一场郭子仪(大净)所唱[欢音慢板]转[二六板]唱腔。唱词为:汾阳王绑劣子满腔生气,骂一声小郭暧儿惹是非。曾不记安禄山曾把兵起,他要夺大唐的锦绣社稷。带人马杀到了长安城里,把一个唐天子赶奔蜀西。李太白荐为父领王旨意,率领着灸三军前去杀敌。有为父用尽了千方百计,才斩了安禄山一颗首级。万岁爷见人头龙心欢喜,把为父调进京官上加级。父封王儿封侯同在朝里,把一个金枝女与儿做妻。招东床哪一件不称儿意,谁叫你回宫去招惹是非。小奴才你一死咎由自取,连累了年迈人也受委屈。音像资料1943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李可易所唱唱腔灌制唱片一张,2008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西安易俗社排演的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