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枣园沟》
现代本戏。樊德田根据张一弓小说《赵镢头的遗嘱》改编。1981年陕西省渭南地专区秦腔一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四人帮”垮台后,枣园沟一队没有队长,社员纷纷外出谋生。共产党员赵镢头在县委副书记的支持下,提出联产到劳责任制,担任了队长。次年夏收在即,为兑现含同,引起县、社、队领导与懒汉的反对。县委书记吴煜来队调查,被二流子刘卯假象迷惑,向赵镢头施加压力。公社态度暧昧。支部书记李保乘机宣布合同作废,停了赵镢头的职。吴煜听说赵镢头私割集体麦子,要召开全县广播批判大会,李保威逼赵镢头写检查。在重重压力下,赵镢头托女儿向林慧反映,并让会计张明娃代写“检查”,决心服毒明志。幸亏林慧赶到,斥责了李保,救了赵镢头,兑现了合同。地委肯定了联产到劳责任制,社员选举赵镢头上省开会。 -
302019-09
[ 词条 ]刘光华
刘光华(1901~1981)秦腔旦角演员。工武旦、青衣。陕西蓝田县人。幼入西安三意社学戏,后创办西安尚友社,聚集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何振中、张建民、闫国斌、张新华、李爱云、傅凤琴、康正绪、王玉琴、杨金声等,形成稳定而强大的阵容,并与易俗社、三意社鼎足而立。刘任该社社长20余年,先后培养两批学生,以集、尚二字排名,其中赵集兴、王集志、陈尚华等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后又培养出刘茹慧、王君秋、董珣、广雪琴等一代新人。 -
302019-09
[ 词条 ]独木关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枪挑安殿保》《访白袍》。武生唱做并重。事出《征东全传》第二十二至二十四回,《白袍记》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长安书店刊行于炳年秦腔整理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中路梆子本、北路梆子本、山东梆子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辽东盖苏文犯境,太宗御驾亲征。薛礼(仁贵)沿途斩将夺关,总兵张士贵将功记在其婿何宗宪名下。兵至独木关,辽宁守将安殿祥、安殿保悍勇,何宗宪被俘。薛礼带病出战,枪挑二安,遂夺独木关。 -
302019-09
[ 词条 ]《皇姑打朝》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鸳鸯梦》《斩吴彦龙》《皇姑出家》《打北京》。正旦为主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朝》。各路秦腔常演。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孙太正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云南王吴三桂之子吴彦龙,受敖奎诬陷狱。吴于狱中差人往五台山调妻。其妻福吉女,乃康熙皇帝之姑,得知丈夫遭陷,星夜回朝。敖奎假传圣旨,将吴彦龙处死。福吉冲上金殿,责打敖奎,又打康熙。康熙向姑母道歉,厚葬吴彦龙,将敖奎收监治罪方休。 -
302019-09
[ 词条 ]《虎头桥》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魏延》。中路、西路秦腔常演,净角唱做工戏。事出《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陈西泰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诸葛亮临终遗言于马岱,令监视魏延。诸葛亮死后,魏延果不服姜维等人,欲同马岱谋反,马岱假意应允。兵至虎头桥,马岱求魏延于辕门外大喊三声“反”,魏延从之,及喊,被马岱斩之。富平县剧团柏福荣《虎头桥》之魏延(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马友仙
马友仙秦腔一级演员。女。工小旦,兼演青衣。1944年生。陕西咸阳市人。13岁入咸阳大众剧团学艺。1960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得李正敏、杨金凤等名家指导。嗓音高亢嘹亮,富有光彩,演唱在继承传统韵味的同时,借鉴西洋发声法和民歌、歌剧等技巧,故在行腔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代表剧目有《窦娥冤》《白蛇传》《谢瑶环》,以及秦腔现代戏《洪湖赤卫队》等。曾多次获陕西省戏曲汇演表演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委员。其妹马金仙亦为秦腔名旦。马金仙(1946~1997)。秦腔演员。女。工小旦。陕西咸阳市人。1958年入咸阳地区大众剧团学艺,后曾任剧团副团长。戏路与其姐马友仙接近。其嗓音高亮,表演细腻。曾在30多本戏中担任主角,擅演剧目有《白蛇传》《双锦衣》《哑女告状》《捡柴》等。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马友仙精彩唱段:精彩视频:《窦娥冤》选段-马友仙精彩视频:《白蛇传》选段-马友仙 -
302019-09
[ 词条 ]顶功
秦腔毯子功的一种。训练演员的臂力和上、下体协调能力的方法,以便为翻身、筋斗等舞台表演打好基础。分靠墙顶、空顶、三角顶等名目。总体要领为:两手托地,五指并拢、拇指断开,两臂伸直,双脚一前一后向上甩起,并拢伸直,绷脚面,头部上扬、挺胸。有靠墙顶,两脚前撑靠墙;空顶与三角顶则两脚直竖悬空。三角顶以头部顶端贴地,两手左右托地,成三角形状。 -
302019-09
[ 词条 ]王满民
王满民(1918~1983)秦腔鼓师。陕西宝鸡人。绰号“疙瘩娃”。13岁入凤翔易风社学艺,初工须生,后因倒嗓,拜郭有成学习武乐。20岁坐鼓。1950年随团加入陇县人民剧团。因其有过演戏和拉板胡的经历,能与演员配含默契,受到众多名家的敬重。底锤清晰,轻巧灵活,音色干亮,不暴不火,能在疏密轻重之间同人物感情融为一体。如《拾玉镯》孙玉娇数鸡,他以牙子配干鼓,施以单奏、连奏等手法,与人情戏理融含辱恰到好处;他的双牙子更为独到,强奏慢鼓点,脆而清晰,鼓槌密繁紧,稳而不暴,且能让字让音;尤其长擂锤,快慢疾徐,随演员动作起伏而变,还能以近似擂锤的泛音技法奏出[倒四锤]以配合表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散,被分配去卖醪糟。1970年剧团恢复后又召回坐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