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苏武
秦腔《苏武牧羊》中的人物造型。字子卿,汉朝中郎将。汉武帝时,奉旨北国议和,因拒降匈奴被放逐北海牧羊,汉昭帝继位后方遣使接回,有《汉书苏建传》记述其生平。该人物造型属生行,以老生应工。郗德育、李夺山、黄致中、刘易平、夏景民、康正绪、黄致中、陈基来、苏育民、袁兴民、苏永民、赵集兴、温警学、白忠敏、王君秋、魏洁民、炱宗汉、丁良生、刘随社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人物扮相为俊扮,挂白三,戴白髻发,草帽圈,穿秋缃色道袍,扎青色大带,袍襟上提,下穿青素彩裤,足穿白色长筒袜、布麻鞋。平凉闫怀智饰苏武(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程婴
秦腔《八义图》中人物造型。春秋时期晋国人,国相赵盾的门客。因赵盾被奸臣屠岸贾,满门抄斩,程婴为救赵盾之孙赵武,以自己儿子与之调换,将其抚养成人。15年后,赵武长大,程婴以“八义图”对其述说身世,后赵武亲手杀死屠岸贾,赵氏终沉冤昭雪。该人物造型属生行,须生、老生两门抱应工。清末以来,李云亭、刘毓中、苏育民、杨全儿、郗德育、都成子、王益民、盛三德、马炳南、刘易平、张方平以及炱宗汉、雷开元、白贵平、阎瑞民、李胜中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该人物为陕西名须李云亭之拿手戏;易俗社刘立杰、刘毓中父子,三意社苏育民,甘肃名须杨全儿、郗德育、盛三德、李夺山等以须生应工程婴,皆红极一时。人物扮相为俊扮,从第二回《抄杀赵府》至第七回《舍子救孤》以须生应工,挂黑三绺,戴高方巾,穿青素褶子,系丝绦,下穿青素裤,足穿厚底靴。第八回之后,以老生应工,挂白三,戴鸭尾巾,穿绛色素褶子,下穿青素彩裤,足穿厚底靴。第十一回,戴白发鬏,穿古铜色褶子。第十二回,则戴员外巾,穿蓝色鹤帔。刘立杰饰《八义图》之程婴 -
82019-10
[ 词条 ]王允
秦腔《五典坡》人物造型。为唐代三朝元老,官居宰相之职。生三女。大女王金钏,与苏龙为妻;二女王银钏,与魏虎为妻;三女即王宝钏,与薛平贵为妻。是秦腔艺术造型中嫌贫爱富的典型。此人物属生行,以老生应工。陆顺子、刘立杰、郗德育、谢鸿民、文汉臣、王君秋、赵超峰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其扮相为俊扮,挂白三,戴相貂,上穿绣金团龙红蟒、围玉带,下穿素红彩裤,足穿厚底高靴。渭南市人民剧团赵超峰饰王允(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李炳南
李炳南(1878~1927)清光绪秦腔演员。甘肃天水西秦鸿盛社创始人之一。主工须生,兼演花脸。陕西周至县人。艺名金娃,因其戏路宽,声嗓好,有“金嗓子”之称。幼时随农村戏班学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率江湖班到天水与当地魁盛班合并,创建西秦鸿盛社,并任社长。1919年率社至兰州演出,轰动一时。扮演《洪羊峪》之吕蒙正、《甘露寺》之乔阁老、《烙碗计》之刘志明等,颇具风米。在净角戏中,还成功饰演了屠岸贾、贾似道、曹操、项羽等角色。曾主持排演《封神》《列国》《三国》等多部连台本戏,其中52部连台本戏《东周列国志》,为世所罕见,成为目前中国梆子剧目中规模最大的一部连台本戏。 -
82019-10
[ 词条 ]田云山
秦腔《游龟山》中人物造型。为明代江夏县令,进士出身。该人物造型属生行,以须生应工。三元官、刘毓中、耿善民、王义民、肖顺和、王超民、王正民、高升平、陈信民、赵集兴、李林平、姜能易、杨天易、惠焜华、白贵平、王凤梧、雷开元、任炳汉等均饰演过这一角色。其扮相为俊扮,挂黑三绺,戴方翅纱帽,穿黑色或蓝官衣,围玉带,下穿红色素裤,足穿厚底靴。 -
82019-10
[ 词条 ]牛宝山
牛宝山(生卒年不详)清末秦腔演员。工须生。甘肃通渭县苟家堡人。自幼丧父,母携其再嫁于刘姓。刘乃宝鸡人,以须生擅长。清光绪四年(1878)刘随戏班入陇,至苟家堡,其地学戏者甚多,见刘腹笋甚广,亦乐于授人而受到众人挽留。后刘娶宝山之母安室以居。宝山生性聪颖,自幼承刘□传身授,尽得其秘,又受班中老伶熏陶,故能兼蓄并重,撷取所长,由是名噪一时。擅演《八义图》之程婴、《辕门斩子》之杨延景、《断臂说书》之王佐、《审头刺汤》之陆炳等角色。最为脍炙人口剧目一为《十道本》,为王宝童亲授;一为《司马邈断阴》,为陈明德亲授。其司马邈一角,高肩凸臀,面目狰狞,手舞资板,花样百出。演出时台上置一盆,盛烧酒数斤点燃后蓝光熠熠,鬼声嗷嗷,阴森可怖,真似阎罗再现。 -
82019-10
[ 词条 ]二楼子
二楼子(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期秦腔演员。工须生,为清光绪初年玉盛班之须生台柱。陕西咸阳人。擅演长靠和纱帽戏,如《铁冠图》之周遇吉、《光武山》之秦琼、《广寒图》《玉凤簪》《八件衣》《九件衣》之县官等。最出奇者要数《秦琼表功》《李渊劝军》二剧,白口清晰,深情兼美,一气呵成,令人赞叹。王绍猷曾著文称其为“秦腔泰斗”,并有诗赞曰“独立鸿爪,流水无闻”。后来的文须生演员,多有继承与发扬其技艺专长者。 -
82019-10
[ 词条 ]万成子
万成子(生卒年不详)清末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本姓刘,自幼好戏,拜银福子学艺,后继其师成为金盛班之多年台柱,故有“假银福子”之誉。其戏路较宽,纱帽、靠甲均通,文武皆能。尤善演杨家将各戏,如《金刚庙》《状元媒》《洪羊洞》《破天门》等剧目,无一不精。其胞弟年儿,亦学须生,但以唱工著称,表演动作逊于万成子。其子刘钰华在益民社工青衣,颇具功力。因一家三人剧坛献艺,故被传为梨园佳话。王绍猷赞其为:“刚毅豪爽,气派伟大,难兄难弟,梨园佳话。”